華文網

梁漱溟:這3種人生態度,才值得每個中國人追求!

“人生態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傾向而言,向深裡講,

即入了哲學範圍;向粗淺裡說,也不難明白。

第一種人生態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

如,飲食、宴安、名譽、聲、色、貨、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誘,一面受問題刺激,顛倒迷離于苦樂中,與其他生物亦無所異;此第一種人生態度(逐求),能夠徹底做到家,發揮至最高點者,即為近代之西洋人。

他們純為向外用力,兩眼直向前看,逐求於物質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實甚偉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稱讚。

第二種人生態度為“厭離”的人生態度

人與其他動物不同,其他動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則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別發達。

其最特殊之點,即在回轉頭來反看自己,此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於人者。

當人轉回頭來冷靜地觀察其生活時,即感覺得人生太苦,

一方面自己為飲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糾纏,不能不有許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會上又充滿了無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計較,以及生離死別種種現象,更足使人感覺得人生太無意思。

第三種人生態度,可以用“鄭重”二字以表示之

鄭重態度,又可分為兩層來說:其一,

為不反觀自己時——向外用力;其二,為回頭看自家時——向內用力。

在未曾回頭看而自然有的鄭重態度,即兒童之天真爛漫的生活。兒童對其生活,有天然之鄭重,與天然之不忽略,故謂之天真;真者真切。

天者天然,即順從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處我特別提出兒童來說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鄭重”一詞似太嚴重。其實並不嚴重。

我之所謂“鄭重”,實即自覺地聽其生命之自然流行,

求其自然合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