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薔薇》導演金曄:諜戰題材,實非本意

文 │ 穀雨

1月11日,《紅薔薇》虐淚收官,網路播放量13.9億,收視率持續破1,這部由鄭曉龍監製、金曄導演,擁有諜戰劇1.0骨骼,又融合當下時代氣質諜戰劇,自一開播,就受到不小的關注度。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觀眾被導演帶回了九十多年前,體會遙遠年代風雲際變、諜海浮沉的奇女子一生。

上海街頭的明亮清麗,軍政內部的暗黑殘酷。在兩種色調糅合之間,時代裹挾之下,三位女性因為性格與信仰不同,各自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走向不同的人生結局。

偶像化、大女主?抱歉。

金曄不贊同“偶像化”這個詞,也不大願意別人評價他的作品是偶像化諜戰劇。

這兩年諜戰劇偶像化的這股風兒刮地勁勁兒的,越來越多的鮮肉面孔紮堆到諜戰劇裡,本該呈現特殊時期英雄人物錚錚鐵骨的軍裝,最後反倒成男主角們酷酷的制服。借諜戰劇外衣,包裹禁不起推敲的劇情,著筆過於輕率的電視劇,豆瓣上掛了不少。

的確,對一位以“悲憫心”做諜戰年代戲的導演來說,

“偶像化”這個詞實在不太適合用來揣測一位元一心只耕耘內容的人。

巨蟹座的金曄人過四十,聲音溫厚磁性,文人味兒濃厚。

兩張真實歷史照片,成了《紅薔薇》這部電視劇的起源。“我想用影像來表達那個時代殘酷的真實,她們真實的人生是什麼樣的,我想通過這個故事來探究,她們到底在執著追求什麼?”基於這樣的緣由,《紅薔薇》想法成型。

到真正開始實施這個劇的時候,金曄查閱了很多的民國資料、包括《朱楓傳》《黃慕蘭自傳》等多部人物傳記,《潛伏》《黎明之前》《暗算》《模仿遊戲》也是他仔細研究的案列。

“我們想做不一樣的諜戰劇。在那樣一個時代,從事危險工作的普通人,他們的生活、人生。”

在如今這個講究題材、講究人生、講究行銷的影視市場來說,《紅薔薇》其實是一部冒險之作。它的冒險在於導演不刻意追求“腎上腺素”快感,

讓人看完過癮的諜戰劇固有情節。而是以一顆樸實無華的心,執拗的要一個答案:危險年代裡,那些做著諜報工作的人,放置當下,也合該如你我一樣,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物,過簡單的人生。但時代不能選擇,人物的命運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她們,她們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

“那個時代是翻天覆地的時代,大變革時代。人性的高尚或者卑微,大家都裹挾在這個時代裡。

因此金曄一開始根本就不是奔著諜戰劇去的,他只想好好地講點故事,讓觀眾走近那個時代的人物,他是奔著人物去的。

《紅薔薇》以夏雨竹、顧霜菊、肖成碧三人的故事線條,節奏敘事稍顯緩慢。同時啟用陳曉、楊子姍青年兩位演員,橫跨二十二年之久,講述諜戰背景下,6位諜戰人員的人生選擇。

鄭曉龍提出“諜戰人生”

鄭曉龍是金曄的師父,二人相交十一年之久。

金曄第一次見到鄭曉龍,是在十一年前在江西拍攝《春草》時。回憶當初金曄感慨師傅鄭曉龍讓他覺得很親切,當時鄭曉龍是《春草》電視劇的導演,金曄任剪輯師,二人緣分從此開始。

從那之後,他們在一起又合作過很多部電視劇製作,離現在最近的就有《甄嬛傳》《羋月傳》這兩部熱議度非常高的作品,二人一路走來,配合默契。

這次二人合作《紅薔薇》,鄭曉龍成了這部劇的藝術總監,金曄則親自操刀整部劇的整體部分。談到鄭曉龍對這部劇提過哪些建議,金曄回憶說鄭曉龍開始就給這部劇提出一個“諜戰人生”的概念。

“曉龍導演是這部劇的藝術總監,他在這個劇上面給出創作方向,提出來一個諜戰人生的概念。我們要做一個不一樣的諜戰,跟別人都不太一樣。”

和以往諜戰劇不同,《紅薔薇》是以女性視角出發講述了一個年度橫跨22年之久的故事。

“我們以女性成長蛻變為主線。這個戲的淵源基於兩張歷史照片,主要是1927年到1949年,特別是27年大革命失敗之後,那個時代的新女性,自我救贖,自我覺醒,並投身到革命歷史洪流中,尋求自由,尋求平等,尋求信仰的過程。只是,她們的尋求之路要比男性更艱難,她們面臨的阻礙更困難。”

這種頗有“女性成長的諜戰故事”也吸引了該劇編劇周萌、王瑩菲夫婦。他們此前接受採訪時,曾向媒體表示因為視角獨特,所以和導演金曄一起重新創作了《紅薔薇》的劇本。對劇中場景人物進行細緻的設定。到最後去拍攝現場,手上拿得已經是第10稿的修改。

普通人,不普通的事兒

談到角色,金曄的話明顯增多了。

“大家會牢牢記住這個人物,要在人物上下功夫。這個故事是否能打動觀眾,這個人物是不是能走進內心,人物的命運是不是讓觀眾感同身受,能在這個人物或者故事裡找到共鳴點。”

劇情播播到一半的時候,觀眾被劇中人物的感情糾葛弄得揪心不已,對劇中肖君浩(陳曉飾)、夏雨竹(楊子姍飾)、顧霜菊(毛林林飾)等人熱議度頗高。其中“竹菊CP”戲劇性的成為大家熱議的“情侶檔”。

小姐和丫鬟兩個人一起長大,夏雨竹和顧霜菊兩人前期的姐妹情誼深深的打動別人,但到後期,二人因為信仰不一致,徹底分道揚鑣。

雨竹在經歷哥哥遇難之後雨竹慢慢蛻變成了堅強的女性。而霜菊則對自己本身出身的自卑,拼命想獲得認可,最後與好姐妹雨竹走向不同道路。

金曄說楊子姍飾演的夏雨竹不是一個完美人設,她是一步步蛻變成長,擁有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人生。而顧霜菊身上則是普通人的縮影。從播出後的效果來看,相當多地觀眾已經在彈幕上為“顧霜菊鳴不平”了。

金曄會看觀眾對這部劇的討論。在《紅薔薇》播出期間,他看到有人不理解“夏恒煊為什麼不寫自白書保命”,他以《芳華》裡黃軒飾演的劉峰、為民族大義犧牲的譚嗣同來舉例“可能有人會覺得傻,覺得蠢,但是在那個時代,在那樣一個環境,的確是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選擇就代表著他的信仰。”

金曄想讓觀眾能對比當下,去理解過去的人物,但對於觀眾來說,這似乎有些難。

在演員選擇上,金曄最初就定了楊子姍,採訪中提起來對她還讚不絕口。在《紅薔薇》播出後,楊子姍發了一段長長的文字,其中說道:“這是我在《致青春》之後拍的最“膽戰心驚”的一部戲,4個月的漫長時光裡,我甚至曾一度焦慮到失眠,不僅僅因為它的篇幅很長、哭戲很多、劇情很豐富,更因為它的厚度。”

金曄說楊子姍身上的氣質很符合夏雨竹這個人物。男演員的敲定就有些難了,找人很多人,最後找到了陳曉,和他見面談。

金曄說《紅薔薇》這部戲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成長地過程。戲裡每個演員都很真誠、很努力,楊子姍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是“導演,不要擔心週期、時間,只要我拍得動,我就能一直拍下去”;陳曉急性腸胃炎也先緊著拍戲。

到《紅薔薇》收官後,金曄還給楊子姍、陳曉、毛林林等人都寫了一段小詩,感謝結緣。

在採訪結束後,對於內容,關於不一樣的諜戰劇,金曄又給骨朵講了一段話。這句話裡你也可以窺見,他對這部戲最本真的態度。

“其實如果觀眾放開諜戰劇的外衣,正常的去看這樣一個劇,就知道我們其實講述的內容不太一樣。 ”

講述諜戰背景下,6位諜戰人員的人生選擇。

鄭曉龍提出“諜戰人生”

鄭曉龍是金曄的師父,二人相交十一年之久。

金曄第一次見到鄭曉龍,是在十一年前在江西拍攝《春草》時。回憶當初金曄感慨師傅鄭曉龍讓他覺得很親切,當時鄭曉龍是《春草》電視劇的導演,金曄任剪輯師,二人緣分從此開始。

從那之後,他們在一起又合作過很多部電視劇製作,離現在最近的就有《甄嬛傳》《羋月傳》這兩部熱議度非常高的作品,二人一路走來,配合默契。

這次二人合作《紅薔薇》,鄭曉龍成了這部劇的藝術總監,金曄則親自操刀整部劇的整體部分。談到鄭曉龍對這部劇提過哪些建議,金曄回憶說鄭曉龍開始就給這部劇提出一個“諜戰人生”的概念。

“曉龍導演是這部劇的藝術總監,他在這個劇上面給出創作方向,提出來一個諜戰人生的概念。我們要做一個不一樣的諜戰,跟別人都不太一樣。”

和以往諜戰劇不同,《紅薔薇》是以女性視角出發講述了一個年度橫跨22年之久的故事。

“我們以女性成長蛻變為主線。這個戲的淵源基於兩張歷史照片,主要是1927年到1949年,特別是27年大革命失敗之後,那個時代的新女性,自我救贖,自我覺醒,並投身到革命歷史洪流中,尋求自由,尋求平等,尋求信仰的過程。只是,她們的尋求之路要比男性更艱難,她們面臨的阻礙更困難。”

這種頗有“女性成長的諜戰故事”也吸引了該劇編劇周萌、王瑩菲夫婦。他們此前接受採訪時,曾向媒體表示因為視角獨特,所以和導演金曄一起重新創作了《紅薔薇》的劇本。對劇中場景人物進行細緻的設定。到最後去拍攝現場,手上拿得已經是第10稿的修改。

普通人,不普通的事兒

談到角色,金曄的話明顯增多了。

“大家會牢牢記住這個人物,要在人物上下功夫。這個故事是否能打動觀眾,這個人物是不是能走進內心,人物的命運是不是讓觀眾感同身受,能在這個人物或者故事裡找到共鳴點。”

劇情播播到一半的時候,觀眾被劇中人物的感情糾葛弄得揪心不已,對劇中肖君浩(陳曉飾)、夏雨竹(楊子姍飾)、顧霜菊(毛林林飾)等人熱議度頗高。其中“竹菊CP”戲劇性的成為大家熱議的“情侶檔”。

小姐和丫鬟兩個人一起長大,夏雨竹和顧霜菊兩人前期的姐妹情誼深深的打動別人,但到後期,二人因為信仰不一致,徹底分道揚鑣。

雨竹在經歷哥哥遇難之後雨竹慢慢蛻變成了堅強的女性。而霜菊則對自己本身出身的自卑,拼命想獲得認可,最後與好姐妹雨竹走向不同道路。

金曄說楊子姍飾演的夏雨竹不是一個完美人設,她是一步步蛻變成長,擁有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人生。而顧霜菊身上則是普通人的縮影。從播出後的效果來看,相當多地觀眾已經在彈幕上為“顧霜菊鳴不平”了。

金曄會看觀眾對這部劇的討論。在《紅薔薇》播出期間,他看到有人不理解“夏恒煊為什麼不寫自白書保命”,他以《芳華》裡黃軒飾演的劉峰、為民族大義犧牲的譚嗣同來舉例“可能有人會覺得傻,覺得蠢,但是在那個時代,在那樣一個環境,的確是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選擇就代表著他的信仰。”

金曄想讓觀眾能對比當下,去理解過去的人物,但對於觀眾來說,這似乎有些難。

在演員選擇上,金曄最初就定了楊子姍,採訪中提起來對她還讚不絕口。在《紅薔薇》播出後,楊子姍發了一段長長的文字,其中說道:“這是我在《致青春》之後拍的最“膽戰心驚”的一部戲,4個月的漫長時光裡,我甚至曾一度焦慮到失眠,不僅僅因為它的篇幅很長、哭戲很多、劇情很豐富,更因為它的厚度。”

金曄說楊子姍身上的氣質很符合夏雨竹這個人物。男演員的敲定就有些難了,找人很多人,最後找到了陳曉,和他見面談。

金曄說《紅薔薇》這部戲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成長地過程。戲裡每個演員都很真誠、很努力,楊子姍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是“導演,不要擔心週期、時間,只要我拍得動,我就能一直拍下去”;陳曉急性腸胃炎也先緊著拍戲。

到《紅薔薇》收官後,金曄還給楊子姍、陳曉、毛林林等人都寫了一段小詩,感謝結緣。

在採訪結束後,對於內容,關於不一樣的諜戰劇,金曄又給骨朵講了一段話。這句話裡你也可以窺見,他對這部戲最本真的態度。

“其實如果觀眾放開諜戰劇的外衣,正常的去看這樣一個劇,就知道我們其實講述的內容不太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