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新京報·騰訊年度華文好書出爐,廣西師大社兩種好書上榜

1月14日,2017新京報·騰訊年度華文好書出爐,分別是:《孩子們的詩》《詩的八堂課》《回望》《餘音》《青苔不會消失》《重塑中華》《改革大道行思錄》及“北京口述歷史系列”。其中《回望》《餘音》為廣西師大社出版。

“2017新京報·騰訊年度華文好書致敬禮”現場

2017新京報·騰訊年度華文好書

《回望》致敬辭

《回望》

作者:金宇澄

2017年1月出版

信件、日記裡往往燒錄著最真實的人生體驗,而這些材料人們總是傾 向於隱藏甚至銷毀。金宇澄在《回望》中,以最為得體的形式,呈現父輩的信劄與口述材料,從中我們得以感知一個江南普通讀書人家庭近百年來的悲愁與歡欣,並借此感知那些被遮蔽在正統歷史敘事和文化符號冰層下面的中國人靜水深流的生活。

書中最為動人的,是無數具體的名物,人的名字、器物的名字、書籍的名字、村莊、街道、店鋪甚至公車輛的名字,它們在回望中復活成曾經有過的生命,且平等地攜手向我們走來。

我們致敬《回望》,作者以實驗性的非虛構手法,為我們留下了20世紀普通人物生活的樣本,並重現不復存在的舊日生活場景。這種重現,本身就是創造。

金宇澄·獲獎感言

寫這本書,有很大的偶然性,也像有一種必然,仿佛我有過長期準備,是等到了某一個契機,才被完全帶動起來。

某位文學前輩說:“生命是這樣,它有它的圖案,我們唯有臨摹。”

非虛構的“臨摹”,能到什麼程度,收集細節能到什麼程度,

我能發現了什麼?

我發現了舊時代的對話、信文和畫面,以及那些早已坍塌的陳舊舞臺,仍然有頑強的生命力,它們同當下的讀者,仍然有牢固的連接紐帶,它們是記憶、敘事必須佔據的主要空間。我的狀態,只在於仔細爬梳,亦步亦趨,如履薄冰,我奢望依賴這些反差與對照,建立通往世界、社會、生命及人性的某個狹窄的入口。

在歷史長河中,個人的作用,往往極為弱小,我曾寫過這種小說對白:人其實不是一棵樹,

是一張樹葉,每年有那麼多落葉,都去哪裡了,都不見了。

希望這本書,能表達個人歷史的某種體悟與啟示。在我眼裡,這些記憶與印象,普通或不普通的根須,那麼鮮亮,也那麼含糊而羸弱,它們在靜然生髮的同時,也迅速脫落與枯萎,隨風消失,在這一點上說,如果我們回望,留取樣本,是有意義的。

內容簡介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金宇澄繼《繁花》之後的第二部非虛構力作,2017年被《中華讀書報》、《新京報》書評週刊、豆瓣讀書、2017年新浪好書榜等年度媒體榜單力薦。該書講述了作者父母輩的故事,仿佛是一點點地在恢復那段曾經失落的往事:血與犧牲、理想、青春、愛與守候,以及歷史的宿命……最終這一切都隨風而逝。

部分所獲榜單推薦

中華讀書報 年度十佳

騰訊·新京報 年度華文好書

豆瓣讀書年度榜單100本

新浪好書榜年度50佳

介面文化編輯部年度100本私人書單

相關專題介紹

2017新京報·騰訊年度華文好書

《餘音》致敬辭

《餘音》

作者:葛兆光

現如今,以學術為工作者多,而以學術為志業者少。學術的道路清冷而寂寞,孤獨而難耐。在商業文化發達的今天,學術研究更顯得不合時宜,寒蟬淒切。葛兆光在學術道路堅守半生,從古典文獻研究到詩詞研究,由宗教文化研究而入思想史研究,旁涉中西,打通古今,思接千載。用生命融入學問,用感情熔鑄關懷。《餘音》雖寫民國學術人物的思想絕響,卻更像一個心有戚戚的現代學者,在“時”與“勢”中體會學問堅守的艱難。

我們致敬《餘音》,除了致敬葛兆光多年的研究成果之外,更是致敬他幾十年來在學術道路上踽踽獨行,矢志不渝的堅守,對民國思想精神進行承續與發揚的努力。日子雖陰晴不定,世間也已都是滾滾紅塵,但作為人文學者,內心波瀾不驚,也就能獨看雲卷雲舒了。

葛兆光·獲獎感言

《餘音》一書彙集了從 1992年到2015年為紀念前輩學者寫的若干文章,因為涉及學術史,所以叫“學術史隨筆選”。關於這部隨筆選集的主旨,我在有點兒長的“序”裡都說了:第一,是想談談如何回顧和評價晚清民國的學術,第二,是在學術史裡討論“國學”這個頗有問題的概念,第三,就是借著重訪這些學者生平和志業的機會,談談獨立和自由的環境對人文學術意味著什麼。話已說盡,這裡就不再重複。

有時候我總有點感慨,晚清、民國到現在的一百多年裡,時代充滿太多變動,原本要從容幾個世紀的歷史進程,好像壓扁了濃縮在這一個多世紀裡,衝擊、反應、啟蒙、救亡、革命,到告別革命,歷史在加速度地翻篇再翻篇,弄得人們目不暇接,甚至不知所措。學者也是人,身處這種劇烈動盪的時代,他們的思想在經受彎道加速和顛簸,他們的學術也不得不預流和轉型。如果他們的思想不連滾帶爬追蹤主流,如果他們的學術不畫地為牢固守故轍,那麼他們的身心“輒痛苦非常”,仿佛分乘二馬“受車裂之刑”(陳寅恪、吳宓語)。於是,比起承平時代的學者來,他們平添了好多曲折,生出了好多故事。

從據說是“學術史熱”的上世紀90年代起,我就注意這些學者的身世、思想和學術,常常抽時間讀他們的日記、讀他們的作品,也滿世界收集他們的遺墨和圖像。說是寫“隨筆”,其實寫起來一點兒無法隨意,唯一的好處,是寫作的過程中,仿佛漸漸進入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多地理解了他們的學術取向。這二十幾篇文字,陸陸續續寫了二十幾年,寫這二十幾篇文字時的心情,也折射了這二十幾年的歷史。有人曾問我,你一直強調胡適,為什麼偏偏你沒有寫寫他?說實在的,胡適是一個理性堅定、觀念明晰和始終樂觀的學者,我很想寫但寫不好。而我筆下大多數晚清民國的學者,心情卻往往“徘徊到糾結”,無論是沈曾植、王國維、陳寅恪、顧頡剛還是吳宓,就連稍後的黃仁宇、週一良和楊聯陞,遭際這個為難的時代,身世不免帶有一些悲涼,似乎他們的這種際遇,正巧吻合我對這個時代的感受。這就像我解釋書名時說的,餘音雖然還在繞梁,但我卻懷有杞憂,總在追問三日之後,“餘音”是否會成“絕響”?因此,面對他們這批人不免心有戚戚,似乎更容易落筆成文,也似乎更容易呈現心境。

內容簡介

國家與民族的動盪不安,把所有學者拋進巨浪顛簸之中,把那個時代知識人的心靈撕得四分五裂。在這些學者身上,可以看到時代的吊詭、潮流的變遷和思想的動盪,一個時代的學風與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霧中漸漸消失,學術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識與政治在彼此糾纏,理智與情感在相對 角力。儘管說餘音繞梁也可以“三日不絕”,但是“三日”之後呢?餘音或成絕響,總會嫋嫋遠去。

本書收錄了葛兆光教授紀念晚清民國以來16位已故學人的隨筆。這些人中,有的融入歷史的大動脈中,有的成了被遺忘的暗流。作者回顧他們的經歷,探尋他們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的“變”與“不變”,捕捉思想史與學術史、時代與個人間那微妙的角力與交融。

部分所獲榜單推薦

騰訊·新京報2017年度華文好書

新京報書評週刊2017年度好書候選書目(社科類)

經濟觀察報書評2017年春季好書榜(社科類)

-END-

這是我們為你準備的第951次推送

2017年被《中華讀書報》、《新京報》書評週刊、豆瓣讀書、2017年新浪好書榜等年度媒體榜單力薦。該書講述了作者父母輩的故事,仿佛是一點點地在恢復那段曾經失落的往事:血與犧牲、理想、青春、愛與守候,以及歷史的宿命……最終這一切都隨風而逝。

部分所獲榜單推薦

中華讀書報 年度十佳

騰訊·新京報 年度華文好書

豆瓣讀書年度榜單100本

新浪好書榜年度50佳

介面文化編輯部年度100本私人書單

相關專題介紹

2017新京報·騰訊年度華文好書

《餘音》致敬辭

《餘音》

作者:葛兆光

現如今,以學術為工作者多,而以學術為志業者少。學術的道路清冷而寂寞,孤獨而難耐。在商業文化發達的今天,學術研究更顯得不合時宜,寒蟬淒切。葛兆光在學術道路堅守半生,從古典文獻研究到詩詞研究,由宗教文化研究而入思想史研究,旁涉中西,打通古今,思接千載。用生命融入學問,用感情熔鑄關懷。《餘音》雖寫民國學術人物的思想絕響,卻更像一個心有戚戚的現代學者,在“時”與“勢”中體會學問堅守的艱難。

我們致敬《餘音》,除了致敬葛兆光多年的研究成果之外,更是致敬他幾十年來在學術道路上踽踽獨行,矢志不渝的堅守,對民國思想精神進行承續與發揚的努力。日子雖陰晴不定,世間也已都是滾滾紅塵,但作為人文學者,內心波瀾不驚,也就能獨看雲卷雲舒了。

葛兆光·獲獎感言

《餘音》一書彙集了從 1992年到2015年為紀念前輩學者寫的若干文章,因為涉及學術史,所以叫“學術史隨筆選”。關於這部隨筆選集的主旨,我在有點兒長的“序”裡都說了:第一,是想談談如何回顧和評價晚清民國的學術,第二,是在學術史裡討論“國學”這個頗有問題的概念,第三,就是借著重訪這些學者生平和志業的機會,談談獨立和自由的環境對人文學術意味著什麼。話已說盡,這裡就不再重複。

有時候我總有點感慨,晚清、民國到現在的一百多年裡,時代充滿太多變動,原本要從容幾個世紀的歷史進程,好像壓扁了濃縮在這一個多世紀裡,衝擊、反應、啟蒙、救亡、革命,到告別革命,歷史在加速度地翻篇再翻篇,弄得人們目不暇接,甚至不知所措。學者也是人,身處這種劇烈動盪的時代,他們的思想在經受彎道加速和顛簸,他們的學術也不得不預流和轉型。如果他們的思想不連滾帶爬追蹤主流,如果他們的學術不畫地為牢固守故轍,那麼他們的身心“輒痛苦非常”,仿佛分乘二馬“受車裂之刑”(陳寅恪、吳宓語)。於是,比起承平時代的學者來,他們平添了好多曲折,生出了好多故事。

從據說是“學術史熱”的上世紀90年代起,我就注意這些學者的身世、思想和學術,常常抽時間讀他們的日記、讀他們的作品,也滿世界收集他們的遺墨和圖像。說是寫“隨筆”,其實寫起來一點兒無法隨意,唯一的好處,是寫作的過程中,仿佛漸漸進入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多地理解了他們的學術取向。這二十幾篇文字,陸陸續續寫了二十幾年,寫這二十幾篇文字時的心情,也折射了這二十幾年的歷史。有人曾問我,你一直強調胡適,為什麼偏偏你沒有寫寫他?說實在的,胡適是一個理性堅定、觀念明晰和始終樂觀的學者,我很想寫但寫不好。而我筆下大多數晚清民國的學者,心情卻往往“徘徊到糾結”,無論是沈曾植、王國維、陳寅恪、顧頡剛還是吳宓,就連稍後的黃仁宇、週一良和楊聯陞,遭際這個為難的時代,身世不免帶有一些悲涼,似乎他們的這種際遇,正巧吻合我對這個時代的感受。這就像我解釋書名時說的,餘音雖然還在繞梁,但我卻懷有杞憂,總在追問三日之後,“餘音”是否會成“絕響”?因此,面對他們這批人不免心有戚戚,似乎更容易落筆成文,也似乎更容易呈現心境。

內容簡介

國家與民族的動盪不安,把所有學者拋進巨浪顛簸之中,把那個時代知識人的心靈撕得四分五裂。在這些學者身上,可以看到時代的吊詭、潮流的變遷和思想的動盪,一個時代的學風與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霧中漸漸消失,學術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識與政治在彼此糾纏,理智與情感在相對 角力。儘管說餘音繞梁也可以“三日不絕”,但是“三日”之後呢?餘音或成絕響,總會嫋嫋遠去。

本書收錄了葛兆光教授紀念晚清民國以來16位已故學人的隨筆。這些人中,有的融入歷史的大動脈中,有的成了被遺忘的暗流。作者回顧他們的經歷,探尋他們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的“變”與“不變”,捕捉思想史與學術史、時代與個人間那微妙的角力與交融。

部分所獲榜單推薦

騰訊·新京報2017年度華文好書

新京報書評週刊2017年度好書候選書目(社科類)

經濟觀察報書評2017年春季好書榜(社科類)

-END-

這是我們為你準備的第951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