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未來354億美元的3D列印市場,期待3D列印教育行業攻破瓶頸

2013年3D列印有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通用電氣公司利用3D列印技術為其最新飛機製造超過8.5萬個噴氣發動機燃料噴嘴。與傳統方法不同的是,他們不再需要組裝20個不同的零部件,

而是利用3D印表機一體成型。

2016年,一棟400平方米的兩層別墅在北京通州區宋莊鎮的工業區亮相,整個別墅的牆體都是用3D列印技術整體列印而成,工期僅45天。

3D列印技術被譽為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近年來備受矚目,不但引領科技行業走向一個新的方向,

同時也為教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據報導,2016年國內幾乎大城市的中小學都配置了3D印表機。國內的3D列印教育應用情況發展如何?存在那些桎梏及解決辦法?3D列印上市公司的發展和盈利能力如何?未來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一、3D列印技術研究派系分佈圖

3D列印作為高端製造技術的指引者備受業界重視,國內開展3D列印技術研究的時間基本與世界同步,目前開展3D列印研究的幾個單位各有特色。清華大學在國內較早地開展了3D列印技術研究,研究領域主要是在電子束選區熔化技術方面,並且研發了相關的3D列印設備。北航開發出飛機大型整體鈦合金主承力結構件鐳射快速成形工程化成套裝備。西北工業大學建立了鐳射快速成形系統,

針對多種金屬材料開展了工藝實驗;華中科技大學對金屬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的3D列印進行了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在生物醫學用內置物的3D列印以及金屬材料的鐳射熔融沉積成形方面開展了工作,完成了多例骨科3D列印個性化修復的臨床案例。國內比較著名的3D列印企業與高校之間的關係,及其從事3D列印產業的相關情況見表1所示。

國內主要3D列印產業公司業務及其支撐科研團隊

二、3D列印公司的教育佈局

據調查顯示,2015年國外主要3D列印上市公司處於虧損或微利狀態,國內主要3D列印上市公司的狀況亦是如此。據悉,國外3D列印上市公司的上市地點以納斯達克為主,其中包括Faro、MaterialiseNv、ExoneCo、Stratasys,3D列印巨頭3DSystems將上市地點選在了紐交所。在這些國外3D列印上市公司中,Faro、SLMSolutions處於微利的狀態,其餘上市公司處於虧損的狀態,Stratasys虧損的程度比較高。

相對而言,國內3D列印行業的上市公司較少,包括先臨三維、峰華卓立、聯泰科技、三的部落、嘉一高科。國內大部分3D列印公司把上市地點選在新三板,三的部落將上市地點選在了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在國內3D列印上市公司中,聯泰科技、先臨三維以及峰華卓立等處於盈利的狀態,其餘上市公司大多處於虧損的狀態。

3D列印上市公司對教育都抱有極大期望,先臨三維的三大業務佈局之一就是在教育創意消費領域以3D列印創新教室和3D列印創新體檢中心商業模式為抓手,結合3D資料雲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快速予以複製推進,激發廣大學生、家庭、大眾消費者對3D列印產品的消費熱情和興趣。與教育相結合,成為了3D列印行業突破的方向之一。“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的客戶。”先臨三維副總經理趙東來說。北科光大耕耘三維技術領域已經近10年,推出了3DCloud照片建模服務平臺、3D印表機等產品。但北科光大並沒有僅止步於3D產業,而是將其與青少年教育相結合,引進steam教育理念,開發出一系列相關課程並建造巧客3D+智造館,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將最新科技送到青少年身邊。嘉一高科投資設立武漢嘉一三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3D技術在教育教學的應用,提供3D教育教學整體解決方案。

國內主營3D列印上市公司

資本市場對3D列印教育的追逐。2015年10月3D列印平臺“魔猴網”獲得泰嶽梧桐千萬級別A輪融資。早期魔猴網團隊主要面向專業使用者提供3D列印服務,為了適應來自各行各業專業用戶對尺寸,材料,精度各不相同的要求,魔猴網團隊積累了很多台不同規格的3D印表機,並把他們組成了列印網路。

毛豆科技是全球第一家以3D印表機應用為主業的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專為3D印表機開發應用軟體的公司。2015年11月25日,幼兒3D列印教育方案商毛豆科技眾籌超額融資完成1447萬,這是毛豆科技在京東金融發起的一次股權眾籌,最終只要了其中709.2萬元的投資,本輪毛豆科技的投前估值是3200萬元。

資本市場對3D列印教育的追捧

三、3D列印教育投資案例

3D列印技術能實現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有機結合,將觸覺和視覺結合,通過學生的觸覺抓住核心概念的三維模型,把枯燥的課程變的生動。3D列印與教學結合不在於其技術,而是作為工具,原來抽象的可以通過3D列印成為具體的實物。針對3D列印的校本課程也會不斷開發,但其重點依然在於設計,3D列印成為課程的必要載體,就像電腦一樣,融合中小學的教育體系。

四、行業瓶頸待攻破

國內涉足3D列印的企業仍處於粗放生產設備的階段,缺少核心龍頭企業,更重要的是,國內3D列印企業存在生產效率、材料短缺、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

“無法商業化量產,這也是被業內詬病最多的一點。”究其原因,業內專家透露,一方面3D列印所使用的耗材非常有限。目前3D列印的耗材原料僅有石膏、無機粉料、光敏樹脂、塑膠、陶瓷等10多種,且價格較為昂貴,金屬尤是。另一方面,3D印表機的價格十分高昂,大多桌面級的3D印表機售價都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國內仿製品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但品質卻難以保障。

“3D列印在教育的瓶頸問題有兩個,一是缺少師資。二是缺少真正理解3D列印專案的主管領導。”中科院3D列印創新實驗室的楊德洪說。“沒有實質性成果的3D列印專案,終究會被淘汰”

五、3D列印教育展望:爆發在即

3D列印教育有瓶頸,但發展勢頭銳不可當。據最新調查顯示,3D列印行業2011年全球的收入為17.14億美元,2015年上漲到51.65億美元,從2011年2015年3D列印行業的收入保持了30%的複合增速。2016年,3D列印行業依然保持了快速發展的態勢。一份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3D列印市場規模將達354億美元。

在新興技術領域,3D列印已經走過了炒作階段,正快步融入人們生產與生活之中。3D教育作為一種優質教育資源和嶄新的教育資訊化形式,將開創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

3D列印對教育的促進不是單向的,反過來,向教育領域的滲透又能推動3D列印技術的進化。無論是3D列印對教育的促進還是教育對3D產業的反哺,3D列印呈現出的強勁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前景,都讓人興奮。

3D列印上市公司對教育都抱有極大期望,先臨三維的三大業務佈局之一就是在教育創意消費領域以3D列印創新教室和3D列印創新體檢中心商業模式為抓手,結合3D資料雲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快速予以複製推進,激發廣大學生、家庭、大眾消費者對3D列印產品的消費熱情和興趣。與教育相結合,成為了3D列印行業突破的方向之一。“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的客戶。”先臨三維副總經理趙東來說。北科光大耕耘三維技術領域已經近10年,推出了3DCloud照片建模服務平臺、3D印表機等產品。但北科光大並沒有僅止步於3D產業,而是將其與青少年教育相結合,引進steam教育理念,開發出一系列相關課程並建造巧客3D+智造館,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將最新科技送到青少年身邊。嘉一高科投資設立武漢嘉一三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3D技術在教育教學的應用,提供3D教育教學整體解決方案。

國內主營3D列印上市公司

資本市場對3D列印教育的追逐。2015年10月3D列印平臺“魔猴網”獲得泰嶽梧桐千萬級別A輪融資。早期魔猴網團隊主要面向專業使用者提供3D列印服務,為了適應來自各行各業專業用戶對尺寸,材料,精度各不相同的要求,魔猴網團隊積累了很多台不同規格的3D印表機,並把他們組成了列印網路。

毛豆科技是全球第一家以3D印表機應用為主業的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專為3D印表機開發應用軟體的公司。2015年11月25日,幼兒3D列印教育方案商毛豆科技眾籌超額融資完成1447萬,這是毛豆科技在京東金融發起的一次股權眾籌,最終只要了其中709.2萬元的投資,本輪毛豆科技的投前估值是3200萬元。

資本市場對3D列印教育的追捧

三、3D列印教育投資案例

3D列印技術能實現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有機結合,將觸覺和視覺結合,通過學生的觸覺抓住核心概念的三維模型,把枯燥的課程變的生動。3D列印與教學結合不在於其技術,而是作為工具,原來抽象的可以通過3D列印成為具體的實物。針對3D列印的校本課程也會不斷開發,但其重點依然在於設計,3D列印成為課程的必要載體,就像電腦一樣,融合中小學的教育體系。

四、行業瓶頸待攻破

國內涉足3D列印的企業仍處於粗放生產設備的階段,缺少核心龍頭企業,更重要的是,國內3D列印企業存在生產效率、材料短缺、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

“無法商業化量產,這也是被業內詬病最多的一點。”究其原因,業內專家透露,一方面3D列印所使用的耗材非常有限。目前3D列印的耗材原料僅有石膏、無機粉料、光敏樹脂、塑膠、陶瓷等10多種,且價格較為昂貴,金屬尤是。另一方面,3D印表機的價格十分高昂,大多桌面級的3D印表機售價都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國內仿製品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但品質卻難以保障。

“3D列印在教育的瓶頸問題有兩個,一是缺少師資。二是缺少真正理解3D列印專案的主管領導。”中科院3D列印創新實驗室的楊德洪說。“沒有實質性成果的3D列印專案,終究會被淘汰”

五、3D列印教育展望:爆發在即

3D列印教育有瓶頸,但發展勢頭銳不可當。據最新調查顯示,3D列印行業2011年全球的收入為17.14億美元,2015年上漲到51.65億美元,從2011年2015年3D列印行業的收入保持了30%的複合增速。2016年,3D列印行業依然保持了快速發展的態勢。一份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3D列印市場規模將達354億美元。

在新興技術領域,3D列印已經走過了炒作階段,正快步融入人們生產與生活之中。3D教育作為一種優質教育資源和嶄新的教育資訊化形式,將開創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

3D列印對教育的促進不是單向的,反過來,向教育領域的滲透又能推動3D列印技術的進化。無論是3D列印對教育的促進還是教育對3D產業的反哺,3D列印呈現出的強勁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前景,都讓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