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左側交易機會隱現?公私募基金2018年佈局這些成長股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徐唯佳 2018年開年,

A股市場繼續演繹著此前的藍籌主導行情,代表大盤股的上證50指數持續強于創業板指數。在貴州茅臺、伊利股份的股價相繼創出歷史新高的同時,地產股、銀行股也在1月8日-12日的一周裡相繼發動。

在公募基金抱團擁抱大藍籌的同時,也有部分基金經理開始悄然佈局價值成長股。記者近期走訪各大公募、私募基金以及從部分上市公司調研資訊中瞭解到,醫藥、文化傳媒以及軍工板塊被部分機構重點關注和逐步佈局。

不過,多數基金經理認為,藍籌盛宴仍將持續,公募擁抱成長股尚需時日。

香港醫藥股漲勢傳導

採訪中,最被看好的是醫藥股。華安基金首席投資官翁啟森在近日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2017年醫藥行業出臺一系列密集政策,或將影響醫藥上市公司中長遠業績,而政策的洗牌效應在2018年開始顯現。

另一方面,近期A股房地產板塊的大幅上漲,

令一眾公募基金經理再次看到由港股及A股聯動帶來的估值修復行情,在他們看來,行情或將蔓延至醫藥股。

過去一年,港股市場上醫藥龍頭股表現強勢,以石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以及三生製藥為代表的港股醫藥“三劍客”表現搶眼,漲幅均超過100%,與A股市場漲幅最大的醫藥龍頭公司恒瑞醫藥相比,亦優勢明顯。

上述龍頭股漲幅巨大的背後,是實質性利好的刺激。

“2017年港股醫藥公司表現搶眼,主要是因為三生製藥、中國生物製藥等幾家表現搶眼的港股不斷有仿製藥通過一致性評價和創新藥進入優先審評名單、拿到創新藥批件等的利好刺激。”對兩地醫藥上市公司均有涉獵研究的瑞華證券醫藥研究員向記者表示。

但他同時認為,就長期機會而言,A股市場上的醫藥股潛力同樣巨大:“醫藥新政之下洗牌正在進行中,未來強者恒強的格局將形成,

500億以上規模的藥企和一些創新型成長藥企都具有顯著競爭優勢。”

來自交易所的資料顯示,多隻醫藥ETF自2017年12月以來份額持續增加。其中,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和華安中證細分醫藥ETF份額均獲得數百萬份增持,其中申購主力是機構投資者,成為做多醫藥板塊的“市場風向標”。

公募密集調研文化傳媒股

不同於醫藥板塊因政策落地而看好的邏輯,

文化傳媒行業則因為估值優勢重新進入公募基金視野。

記者從不同管道瞭解到,包括鵬華基金、易方達基金以及萬家基金在過去一個月均持續對文化傳媒行業進行加倉。

據雪球網資料,過去一個月,傳媒板塊內有20餘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涉及超過120家券商、基金、保險等機構。接受調研的公司中,尤其以2017年業績增長最多的遊戲上市公司為主,包括星輝娛樂、三七互娛、掌趣科技、吉比特等公司。

2017年四季度初,考慮到歲末賀歲檔下的投資機會,機構則更為關注影視類上市公司,電視劇板塊的華策影視、唐德影視、慈文傳媒和電影板塊的中國電影、幸福藍海、北京文化等都頗受關注。

以三七互娛為例,公告顯示,該公司在過去一個月接受了華南地區、華北地區多家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調研,雙方對未來一年遊戲新發產品和公司研發情況進行了深度交流。

但在2017年12月29日大比例限售股解禁以及眾多機構調研後,三七互娛股價並未出現上漲。“現在公募基金即便看好也不會大筆買入,遊戲行業受到監管政策影響,短期很難有催化劑出現,但估值優勢已經顯現。”華夏基金一位元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等待,“如果基金經理選擇左側交易,那就會比較痛苦。”

長線佈局軍工股

與公募基金對於醫藥和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中短期佈局不同,記者採訪瞭解到,有少數基金經理開始長期佈局軍工板塊。

受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等因素影響,軍工板塊居於2017年行業跌幅榜前列,目前公募基金持倉和行業平均PE都處於歷史低位元水準,在部分機構眼中,長期投資價值開始顯現。

“我們從草根調研的回饋來看,2018年國企改革或將提速,而軍民聯合會是貫穿未來幾年的投資主題。”興全基金某一位元金經理告訴記者。

民生證券的一位元分析師向記者表示,2017年國防軍工指數累計下跌15.31%,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26.49%,軍工板塊相對收益-41.80%。軍工板塊整體估值已經接近近10年的估值中樞,安全邊際顯著。

東吳證券分析師陳顯帆在記者採訪中表示,在國家繼續加大投入並且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軍工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是長期穩定增長。

記者採訪中,對成長股在2018年的投資機會最樂觀的有博時基金的基金經理韓茂華,他表示,目前A股大市值公司和中小創公司的性價比又進入了另一個臨界點,而在一年多之前是恰恰相反的。

他認為,很多中小創股票的平均估值水準已經跌到2015年初的水準,但其中很多公司的基本面改善並未因股價暴跌而停滯。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中小創領域相對優秀的企業不斷改善其基本面,成長股的性價比在股價萎靡中正在逐步提升。

但大多數基金經理認為,對於公募主流投資轉向成長股,無疑還需要時間。他們判斷藍籌股盛宴或仍將在2018年一季度延續。正如上述採訪的基金經理所言,左側交易者是非常痛苦的,“業績考核的壓力和追求相對排名的天然屬性,都要求基金經理將大部分資產放在熱點板塊之上。”

2017年四季度初,考慮到歲末賀歲檔下的投資機會,機構則更為關注影視類上市公司,電視劇板塊的華策影視、唐德影視、慈文傳媒和電影板塊的中國電影、幸福藍海、北京文化等都頗受關注。

以三七互娛為例,公告顯示,該公司在過去一個月接受了華南地區、華北地區多家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調研,雙方對未來一年遊戲新發產品和公司研發情況進行了深度交流。

但在2017年12月29日大比例限售股解禁以及眾多機構調研後,三七互娛股價並未出現上漲。“現在公募基金即便看好也不會大筆買入,遊戲行業受到監管政策影響,短期很難有催化劑出現,但估值優勢已經顯現。”華夏基金一位元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等待,“如果基金經理選擇左側交易,那就會比較痛苦。”

長線佈局軍工股

與公募基金對於醫藥和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中短期佈局不同,記者採訪瞭解到,有少數基金經理開始長期佈局軍工板塊。

受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等因素影響,軍工板塊居於2017年行業跌幅榜前列,目前公募基金持倉和行業平均PE都處於歷史低位元水準,在部分機構眼中,長期投資價值開始顯現。

“我們從草根調研的回饋來看,2018年國企改革或將提速,而軍民聯合會是貫穿未來幾年的投資主題。”興全基金某一位元金經理告訴記者。

民生證券的一位元分析師向記者表示,2017年國防軍工指數累計下跌15.31%,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26.49%,軍工板塊相對收益-41.80%。軍工板塊整體估值已經接近近10年的估值中樞,安全邊際顯著。

東吳證券分析師陳顯帆在記者採訪中表示,在國家繼續加大投入並且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軍工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是長期穩定增長。

記者採訪中,對成長股在2018年的投資機會最樂觀的有博時基金的基金經理韓茂華,他表示,目前A股大市值公司和中小創公司的性價比又進入了另一個臨界點,而在一年多之前是恰恰相反的。

他認為,很多中小創股票的平均估值水準已經跌到2015年初的水準,但其中很多公司的基本面改善並未因股價暴跌而停滯。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中小創領域相對優秀的企業不斷改善其基本面,成長股的性價比在股價萎靡中正在逐步提升。

但大多數基金經理認為,對於公募主流投資轉向成長股,無疑還需要時間。他們判斷藍籌股盛宴或仍將在2018年一季度延續。正如上述採訪的基金經理所言,左側交易者是非常痛苦的,“業績考核的壓力和追求相對排名的天然屬性,都要求基金經理將大部分資產放在熱點板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