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邦股權激勵:股權激勵中關於期權池、稅務等相關問題的解答

股權激勵在企業界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一個話題。但是在每個階段都要解決員工的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的問題,不同階段要面臨不同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

將極有可能影響激勵的效果。在本文中,經邦的股權專家將為大家帶來股權激勵中關於期權池、稅務等相關問題的解答。上海經邦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中國股權激勵領導品牌,擁有豐富的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經驗。薛中行博士以"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為基礎,帶領國內頂尖股改專家,幫助企業制定股權激勵方案,確定股權激勵計畫,幫助企業啟動了股權這一"中樞"。
經邦諮詢累計培訓企業家超過數萬人次,眾多企業集團在經邦的幫助下成為行業寡頭。

Q1:期權池留多少合適?

期權池這個概念,現在國內的操作時有不規範的地方。

通常做期權時,流出了這部分,叫“期權值再發”,實際上你留出來的期權池很難存在直接定增的問題,

結果就是先認繳但沒有實繳,當我在有限合夥上把這一部分發給相關人時,這一部分相當於有限合夥是實繳,然後有限合夥再把這一部分認繳東西補足。

這裡的問題是,當你的公司偏中後段的時候(早期問題不大),對資本市場的發展不太好估計,比如預期是三年上市,突然國家有一個創新板,明年你可能就能做,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情況,

原來留的這部分期權在期權池裡邊還沒有發出去,但你已經認繳了,就會有“這錢誰出”的問題。

如果是30萬、50萬的,大家都能有點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當你公司比較大的時候,差一個四五百萬的窟窿,實繳資本要繳進來,誰來繳?所以這種情況我們會建議根據你的發展狀況去考慮預留多少合適。

如果你偏早期, A輪、B輪以前投資人通常會要求你留出5%,10%,甚至最多15%。一般到B和C輪大家可能就不太在意一定要提前把期權池留出來,

那時候會量力而行,根據需要來發。尤其是你真的到B輪、C輪以後你的公司價值蠻高的,那個時候可能3%、5%的股份都很重要。

Q2:通過持股平臺做期權,中後期操作應注意什麼問題?

持股平臺會有價值,如果你的股份價值升值了,理論上平臺的價值就會增。當然財務上的淨資產體現不出來,但從估值的角度來講其實是可以去計算的。

所以這裡帶來一個問題,你早期認繳的時候,如果按照兩塊錢已經認繳了,後期發的時候拿著四塊錢去發,就會有一個差值進入到持股平臺。

但是它進不到公司,反之當你前面做得比較高,但是後來公司發展得不太理想,中間會有這個空。所以說持股平臺帶持、期權池的模式,建議是偏早期。

持股平臺通常由有限合夥來做。這裡有一個很複雜的稅務問題,當一家公司去持另外一家公司的股份時,一定是按市場的價格,如果低買稅務局一定會認定有風險,有收益時會要求你補稅,尤其現在在北京和上海,是非常嚴格的。

如果直接在公司的股東層面在做變更的時候,公司的資產情況會比較透明。包括前期做的融資,稅務局都知道,其實是能夠看到你的估值。

Q3:股權涉及的稅務問題通常發生在什麼地方?需要注意什麼?

按照正常的股價,公司估值已經高了,但交易價格低時,稅務局會有一個核定徵收,實際上在這個時點上你的股份並沒有完全賣掉,拿到總額的現錢,因為核定徵收是高標準去收,從拿現錢的角度,其實是沒有拿到。但是在這個時點,你已經產生納稅義務,要交這個稅了。即便這家公司五年後死掉了,這個核定徵收也不能免。

當你的公司真的走到上市的時候,中間某一次有限合夥做了股權轉讓,這個會不會涉及到稅,當時交沒交稅,稅又是誰承擔的,有沒有什麼法律後果?到後邊你可能真的走到上市越來越嚴苛的時候,就會有稅務問題。你到那時候可能還得跟稅務局商量,補當年的稅。

Q4:為什麼員工行權時會攤薄公司收入和利潤?

攤薄核心的問題取決於財務上的一個要求:所有的公司對外增發股份的時候,不管是給員工還是給投資人、其他人,低於公允價值就要進行股份支付,相當於公司把股票送人了,那就意味著公司這一部分錢應該從你的當期成本裡支出,從你的費用裡去支出。

兩三年就想上市的公司,我們通常會建議你不要考慮做股權激勵了,因為等於沒意義,股改時會面臨這部分要你提前處理掉的問題,導致你的財務成本大增,利潤會減少;放棄就變成取消了,本來就打算上市的,等於成熟一年剩下都取消了,意義就不大了。

Q5:既然說持股平臺早期可以做,後期就不太要做,意思是到後期就要把支付平臺關掉?

其實我更建議你解決幾個問題,比如股權變更,不要所有人都簽字出席,其實就是減少管理成本。現在好多人不需要直接持股,是因為開股東會麻煩嘛,正好變成股份公司的時候,不用所有股東都來,其實持股平臺的意義就變的越來越少,實際上會有這種情況。

Q6:什麼時候會出現回購?

已經成熟的股份,已經行權的股份當這個人離職或觸發一些條款時,我們要把這個股份回購回來,就會有一個回購的價格安排。這個回購價格實際操作通常有三種方式:一個就是行權價格;如果是零元的,那就零元回購了;如果是成本價兩塊錢、一塊錢,就按照期權方式。

回購方分成幾類,有人約定公司回購,但公司回購現在通常我們在做的時候不建議這樣去做。做不了,也會有不存在。除非是全部公司股東簽字來回購。而且現在公司回購會有法律上限制的問題,法律上不接受這種情況。

所以一般我們現在在做回購的時候,用平臺來做,大股東做GP回購的時候是GP回購LP的份額,會出現一個問題,大股東都已經投錢到這個公司去了,拿什麼錢回購?他會有沒錢回購的問題,要麼過橋,要麼先回購再按同樣價格發出去,就能把錢回過來,把它做平。否則現在很多回購某種程度上如果你額度比較高,你回購不了。而且現在隨著我們對大股東賬款、借款越來越關注,可能也會造成一定的障礙,所以說實操上確實會有回購層面的一定的問題。

那價格當然就是基本上是按這三種方式,行權價、競價和一個所謂公允價值,最低融資的價格來回購。

我們現在操作要求規定行權制,解決行權期是十年,可能會有一個條款規定說公司有權決定提前行權,就免得投資人A輪、B輪、C輪進來時,有一塊甚至可能比如他占的比例比較大,這個行沒行權、什麼時候行權也不知道。這個對於投資人來說,公司估值,稀釋時怎麼算,都會有問題。

所以我們現在通常的操作是你只要成熟了,理論上行權期對標起碼一年兩年之內,乾脆就行了,趕緊脫手,不要等到上市之前。否則如果真的就是所謂公允價或者市場價行權,後面就可能有賠錢。

Q7:離職員工手裡的期權如何處理?

離職有幾個層面:一是離職的時候就中止了,就是成熟肯定是中止了,這時候就會存在已經成熟的部分和非成熟的部分作廢。已經成熟的部分怎麼處理,通常有兩種方式,公司有一個選擇權將成熟的部分回購,成本很大,又麻煩,一回購可能需要創始人幾百萬元資本的時候,可能就不會夠了。那麼就保留,所以一般會設立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會有一個選擇權,即公司有權回購,但不是有義務回購。

公司選擇回購就會有價格問題,是融資的價格,或者是融資價格打折都會有。我們通常會在前面的授予協議當中約定

Q8:員工到了競爭對手的公司呢?

第一,股權激勵一定會跟公司的保密協議、勞動合同、競業禁止協議相關,如果有競業禁止,已經不存在去競爭對手的問題,國內競業最多不能超過兩年,一般會是6個月,12個月。競業禁止是不需要給補償的,有一些項目特定的,比如VP或者是聯合創始人情離職,可以保留股份,但你不能去競爭對手那裡。因為你是我的股東或者是比較重要的股東,那基於股權關係的競業禁止是不需要你補償的;如果是基於勞動關係的,他要你補償,這個補償是不會支持的。所以說競業禁止實際上在那邊具有一個約束。

反過來就包括我們成熟和前面講的考核都會跟你的勞動合同相關,比如說你是什麼崗位、有沒有、違反勞動法可能就不成熟了。在做股權激勵的時候,其實是對公司的勞動層面的法規和制度的嚴密、規範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沒有一個特別規範的公司勞動制度,你就會發現在這個協議裡邊約定了很多。

以上就是由經邦諮詢www.chinaoption.net帶來的股權激勵中關於期權池、稅務等相關問題的解答,希望企業家通過以上的股改知識學習,而有所得。目前,中國各行各業正處於轉型的過程中,對於眾多民營企業來說是個難得的歷史機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家應儘早認識到股權激勵機制的重要性,運用好股權這一利器,通過專業的股權激勵課程和股權激勵培訓,進行股權激勵方案設計。經邦諮詢18年來專注股改一件事,其首創股權激勵頂層設計和寡頭股權激勵,已經幫助眾多企業成為行業寡頭。

一定是按市場的價格,如果低買稅務局一定會認定有風險,有收益時會要求你補稅,尤其現在在北京和上海,是非常嚴格的。

如果直接在公司的股東層面在做變更的時候,公司的資產情況會比較透明。包括前期做的融資,稅務局都知道,其實是能夠看到你的估值。

Q3:股權涉及的稅務問題通常發生在什麼地方?需要注意什麼?

按照正常的股價,公司估值已經高了,但交易價格低時,稅務局會有一個核定徵收,實際上在這個時點上你的股份並沒有完全賣掉,拿到總額的現錢,因為核定徵收是高標準去收,從拿現錢的角度,其實是沒有拿到。但是在這個時點,你已經產生納稅義務,要交這個稅了。即便這家公司五年後死掉了,這個核定徵收也不能免。

當你的公司真的走到上市的時候,中間某一次有限合夥做了股權轉讓,這個會不會涉及到稅,當時交沒交稅,稅又是誰承擔的,有沒有什麼法律後果?到後邊你可能真的走到上市越來越嚴苛的時候,就會有稅務問題。你到那時候可能還得跟稅務局商量,補當年的稅。

Q4:為什麼員工行權時會攤薄公司收入和利潤?

攤薄核心的問題取決於財務上的一個要求:所有的公司對外增發股份的時候,不管是給員工還是給投資人、其他人,低於公允價值就要進行股份支付,相當於公司把股票送人了,那就意味著公司這一部分錢應該從你的當期成本裡支出,從你的費用裡去支出。

兩三年就想上市的公司,我們通常會建議你不要考慮做股權激勵了,因為等於沒意義,股改時會面臨這部分要你提前處理掉的問題,導致你的財務成本大增,利潤會減少;放棄就變成取消了,本來就打算上市的,等於成熟一年剩下都取消了,意義就不大了。

Q5:既然說持股平臺早期可以做,後期就不太要做,意思是到後期就要把支付平臺關掉?

其實我更建議你解決幾個問題,比如股權變更,不要所有人都簽字出席,其實就是減少管理成本。現在好多人不需要直接持股,是因為開股東會麻煩嘛,正好變成股份公司的時候,不用所有股東都來,其實持股平臺的意義就變的越來越少,實際上會有這種情況。

Q6:什麼時候會出現回購?

已經成熟的股份,已經行權的股份當這個人離職或觸發一些條款時,我們要把這個股份回購回來,就會有一個回購的價格安排。這個回購價格實際操作通常有三種方式:一個就是行權價格;如果是零元的,那就零元回購了;如果是成本價兩塊錢、一塊錢,就按照期權方式。

回購方分成幾類,有人約定公司回購,但公司回購現在通常我們在做的時候不建議這樣去做。做不了,也會有不存在。除非是全部公司股東簽字來回購。而且現在公司回購會有法律上限制的問題,法律上不接受這種情況。

所以一般我們現在在做回購的時候,用平臺來做,大股東做GP回購的時候是GP回購LP的份額,會出現一個問題,大股東都已經投錢到這個公司去了,拿什麼錢回購?他會有沒錢回購的問題,要麼過橋,要麼先回購再按同樣價格發出去,就能把錢回過來,把它做平。否則現在很多回購某種程度上如果你額度比較高,你回購不了。而且現在隨著我們對大股東賬款、借款越來越關注,可能也會造成一定的障礙,所以說實操上確實會有回購層面的一定的問題。

那價格當然就是基本上是按這三種方式,行權價、競價和一個所謂公允價值,最低融資的價格來回購。

我們現在操作要求規定行權制,解決行權期是十年,可能會有一個條款規定說公司有權決定提前行權,就免得投資人A輪、B輪、C輪進來時,有一塊甚至可能比如他占的比例比較大,這個行沒行權、什麼時候行權也不知道。這個對於投資人來說,公司估值,稀釋時怎麼算,都會有問題。

所以我們現在通常的操作是你只要成熟了,理論上行權期對標起碼一年兩年之內,乾脆就行了,趕緊脫手,不要等到上市之前。否則如果真的就是所謂公允價或者市場價行權,後面就可能有賠錢。

Q7:離職員工手裡的期權如何處理?

離職有幾個層面:一是離職的時候就中止了,就是成熟肯定是中止了,這時候就會存在已經成熟的部分和非成熟的部分作廢。已經成熟的部分怎麼處理,通常有兩種方式,公司有一個選擇權將成熟的部分回購,成本很大,又麻煩,一回購可能需要創始人幾百萬元資本的時候,可能就不會夠了。那麼就保留,所以一般會設立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會有一個選擇權,即公司有權回購,但不是有義務回購。

公司選擇回購就會有價格問題,是融資的價格,或者是融資價格打折都會有。我們通常會在前面的授予協議當中約定

Q8:員工到了競爭對手的公司呢?

第一,股權激勵一定會跟公司的保密協議、勞動合同、競業禁止協議相關,如果有競業禁止,已經不存在去競爭對手的問題,國內競業最多不能超過兩年,一般會是6個月,12個月。競業禁止是不需要給補償的,有一些項目特定的,比如VP或者是聯合創始人情離職,可以保留股份,但你不能去競爭對手那裡。因為你是我的股東或者是比較重要的股東,那基於股權關係的競業禁止是不需要你補償的;如果是基於勞動關係的,他要你補償,這個補償是不會支持的。所以說競業禁止實際上在那邊具有一個約束。

反過來就包括我們成熟和前面講的考核都會跟你的勞動合同相關,比如說你是什麼崗位、有沒有、違反勞動法可能就不成熟了。在做股權激勵的時候,其實是對公司的勞動層面的法規和制度的嚴密、規範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沒有一個特別規範的公司勞動制度,你就會發現在這個協議裡邊約定了很多。

以上就是由經邦諮詢www.chinaoption.net帶來的股權激勵中關於期權池、稅務等相關問題的解答,希望企業家通過以上的股改知識學習,而有所得。目前,中國各行各業正處於轉型的過程中,對於眾多民營企業來說是個難得的歷史機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家應儘早認識到股權激勵機制的重要性,運用好股權這一利器,通過專業的股權激勵課程和股權激勵培訓,進行股權激勵方案設計。經邦諮詢18年來專注股改一件事,其首創股權激勵頂層設計和寡頭股權激勵,已經幫助眾多企業成為行業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