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度照片故事」萌娃哭著“質問”:一直不回家的爸爸,到底去哪兒了?

《爸爸去哪兒》,這檔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曾經火遍了半邊天。

其實,全國各地萌萌的警娃們,幾乎天天都在追問著同樣的問題:總是不回家的爸爸,到底去哪兒了?

而恰恰是這種稚嫩的“質問”,

卻擊中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今天的年度照片故事,長安君與你一起走近入選“中國長安網2017年度照片”的《爸爸去哪兒了》這張照片,一起走進警娃找爸爸的日常……

中國長安網2017年度照片——《爸爸去哪兒了》2017年6月7日晚,四川蓬溪縣巡特警大隊民警孔洋在巡邏時偶遇散步的妻兒。

兒子已多日未見父親,他一把抱住孔洋,帶著哭腔喊:“爸爸,你怎麼還不回家?”四川遂寧市蓬溪縣巡特警大隊輔警李軍 攝

去年6月,一張小男孩和員警在街頭的照片刷爆朋友圈。

路過的群眾說,小男孩一定是走丟了,要不然怎麼會拉著員警的胳膊哭得這麼傷心?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他們是一對父子。

照片裡的員警叫孔洋,31歲,在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工作。

7日晚間,高考第一天,他和同事正在執行巡邏任務,正好被逛街的妻子和四歲的兒子嘟嘟(小名)遇見。

遠遠地看到站在巡邏車旁的爸爸孔洋,小嘟嘟興奮地甩開媽媽的手,快步跑到跟前,搖著爸爸的胳膊:

“爸爸、爸爸,你幾天沒回家了?”

“爸爸,你怎麼還不回家?”

面對兒子稚嫩的“質問”,孔洋不知如何回答,只能摸著孩子的頭說:“你和媽媽先回家,

爸爸還要上班。”聽到這,嘟嘟委屈地哭了起來,他抱著爸爸的手臂哭喊:

“我要和爸爸一起回家……”

“當時別提多難受了”

為保障高考,孔洋所在的蓬溪縣公安局集中在6月5日和6日夜間,對影響考生休息的社會環境開展清查行動。

“從晚上8點到12點,主要對夜市、KTV和廣場等嘈雜的場合進行巡察。”孔洋告訴中國長安網記者,由於7日和8日要上班,行動結束後,他沒回家,直接住在了單位。

7日早上8點,

孔洋帶領的勤務組來到某高考考點,拉開警戒帶,將考生家長、圍觀群眾和散發傳單人員等進行隔離,保障考場周圍秩序,直到下午5點考試結束。

當天大約有3000多考生,期間孔洋和同事們還負責考點內外巡邏和考生進門驗證的工作。

孔洋和同事們在高考考點執勤。

蓬溪公安供圖

19點左右,孔洋一行七人,來到縣城最繁華的紅星橋附近巡邏。

碰到妻子和兒子嘟嘟時,他剛和同事巡邏完,回到警車旁。

“他很開心地跑過來,拉著我的手,嘴裡一直嘟囔:爸爸,你怎麼還不回家?”在人群中突然看到家人,孔洋覺得欣喜又意外。

從警5年來,妻子早已習慣他經常性的加班和值班,但每次聽到電話中兒子稚嫩的問話: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他心裡很不是滋味,不知該如何回答。

呆了幾分鐘後,孔洋對嘟嘟說,“你和媽媽先回家,爸爸還要上班。”心情正好的嘟嘟,立馬著急得哭了,用力抱著孔洋的大腿,帶著哭腔喊著:“爸爸和我一起回家。”

“聽到兒子這麼說,當時心裡別提多難受了。”回憶當時的場景,孔洋聲音顫抖。

孔洋站著,摸著嘟嘟的頭,繼續哄道:爸爸一會兒就回去,你和媽媽先走。嘟嘟抽泣起來,低頭拉起爸爸的手臂,擦著眼淚。

孩子的眼淚落在自己手臂上,孔洋心頭泛起一陣心酸和愧疚。

“兒子拉著我哭的時候,路過的群眾有人議論,這可能是誰家孩子找不到爸媽,來求助員警了吧,不然怎麼會哭的那麼傷心。”孔洋說。

兒子拉著爸爸的手臂擦眼淚

孔洋趕忙蹲下來抱起嘟嘟,嘟嘟不再說話,只是摟著他的脖子,不停地抽著鼻子。他一邊哄著,一邊給嘟嘟擦眼淚,自己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爸爸抱著兒子

爸爸給兒子擦眼淚

一旁的司機李師傅看到這一幕,提議說“要不我給你們一家人照張相吧。”

孔洋抱著嘟嘟,站起身,一家三口在夜色中留了影。

照片上,嘟嘟的兩手仍緊摟著爸爸的脖子,撇著嘴,一臉的不高興。

拍完後,孔洋把嘟嘟放下,心中滿是愧疚。妻子拉著兒子的手離開了,“走的時候他很不情願,還在小聲哭。”孔洋哽咽了。

兒子最早認識的字是“公安”、“員警”。

在調到縣巡特警大隊之前,孔洋在刑警隊工作,那時嘟嘟不到一歲。

“刑警的工作任務很繁重,經常半夜接到電話就要出門,有時候為偵破一起案子,加班加點、出差抓捕是常態。”

孔洋記得,最長的一次,是一個多月沒回家。

嘟嘟三歲半時,孔洋被抽調到現在的崗位工作,負責維穩處突、治安防控,搶險救災等。日常要巡邏執勤、值班備勤,遇到像高考這樣的大事件,進入應急備戰狀態時,也不能回家。

嘟嘟在家中不常見到爸爸,在外邊倒是碰到過幾次。

“一般都是在巡邏的警車旁碰到,每次匆匆看上幾眼,待上幾分鐘,就覺得很滿足。”孔洋對中國長安網記者說。

現在,為了能和孩子多相處,調休時,他會早早去幼稚園接嘟嘟。“他很喜歡寫字,會讓我陪他一起寫字、識字,一起玩遊戲。”

“在外見的次數多了,‘公安’、‘員警’成了兒子最早認識的字。每次看到警車或者帶有公安標誌的警務室,他就像看到爸爸一樣,興奮地說,這是公安、那是員警……”

轉自 長安劍

不知該如何回答。

呆了幾分鐘後,孔洋對嘟嘟說,“你和媽媽先回家,爸爸還要上班。”心情正好的嘟嘟,立馬著急得哭了,用力抱著孔洋的大腿,帶著哭腔喊著:“爸爸和我一起回家。”

“聽到兒子這麼說,當時心裡別提多難受了。”回憶當時的場景,孔洋聲音顫抖。

孔洋站著,摸著嘟嘟的頭,繼續哄道:爸爸一會兒就回去,你和媽媽先走。嘟嘟抽泣起來,低頭拉起爸爸的手臂,擦著眼淚。

孩子的眼淚落在自己手臂上,孔洋心頭泛起一陣心酸和愧疚。

“兒子拉著我哭的時候,路過的群眾有人議論,這可能是誰家孩子找不到爸媽,來求助員警了吧,不然怎麼會哭的那麼傷心。”孔洋說。

兒子拉著爸爸的手臂擦眼淚

孔洋趕忙蹲下來抱起嘟嘟,嘟嘟不再說話,只是摟著他的脖子,不停地抽著鼻子。他一邊哄著,一邊給嘟嘟擦眼淚,自己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爸爸抱著兒子

爸爸給兒子擦眼淚

一旁的司機李師傅看到這一幕,提議說“要不我給你們一家人照張相吧。”

孔洋抱著嘟嘟,站起身,一家三口在夜色中留了影。

照片上,嘟嘟的兩手仍緊摟著爸爸的脖子,撇著嘴,一臉的不高興。

拍完後,孔洋把嘟嘟放下,心中滿是愧疚。妻子拉著兒子的手離開了,“走的時候他很不情願,還在小聲哭。”孔洋哽咽了。

兒子最早認識的字是“公安”、“員警”。

在調到縣巡特警大隊之前,孔洋在刑警隊工作,那時嘟嘟不到一歲。

“刑警的工作任務很繁重,經常半夜接到電話就要出門,有時候為偵破一起案子,加班加點、出差抓捕是常態。”

孔洋記得,最長的一次,是一個多月沒回家。

嘟嘟三歲半時,孔洋被抽調到現在的崗位工作,負責維穩處突、治安防控,搶險救災等。日常要巡邏執勤、值班備勤,遇到像高考這樣的大事件,進入應急備戰狀態時,也不能回家。

嘟嘟在家中不常見到爸爸,在外邊倒是碰到過幾次。

“一般都是在巡邏的警車旁碰到,每次匆匆看上幾眼,待上幾分鐘,就覺得很滿足。”孔洋對中國長安網記者說。

現在,為了能和孩子多相處,調休時,他會早早去幼稚園接嘟嘟。“他很喜歡寫字,會讓我陪他一起寫字、識字,一起玩遊戲。”

“在外見的次數多了,‘公安’、‘員警’成了兒子最早認識的字。每次看到警車或者帶有公安標誌的警務室,他就像看到爸爸一樣,興奮地說,這是公安、那是員警……”

轉自 長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