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路媒體走轉改」文水:中藥材種植引領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黃河新聞網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呂梁市文水縣東舊村因地制宜,引進中藥材種植,靠著這一特色產業,當地村民走上了一條增收致富的道路。

數九寒天,滴水成冰,東舊村的中藥材基地裡卻孕育著一股旺盛的生命。

1月15日,記者在金鑫農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牧占明的陪同下來到中藥材基地,“你看這丹參的根莖又長又粗,等到明年收成肯定錯不了!”牧占明拿著剛挖出來的丹參臉上洋溢著笑容。

2016年,金鑫農牧專業合作社外出考察,

與安徽亳州開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進了中藥材種植項目。在村“兩委”的帶動下,按每畝土地600元租金將村內600多畝土地集中流轉,採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農民發展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為農戶免費提供化肥、技術指導,統一配送藥材、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輻射帶動了全村120餘戶參與種植。

老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直以種植玉米為主,一年到頭滿打滿算也就能掙幾千塊錢。

去年在合作社的帶領下,老趙種植了3畝柴胡,平時閒暇時間還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來收入差不多能有3萬元。

“跟以前相比,我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了!這在過去我們想都不敢想!”老趙高興地說。藥材種植不僅要勤勞,還得懂技術,老趙希望合作社能多請專家進行實地指導,他想在春節期間多學些藥材種植技術及知識。

“過去的這個時候我還在忙著打掃、置辦年貨,現在我隔三差五就去中藥材基地看看藥材的長勢,關心價格走勢。你看,那片藥材是去年育的丹參苗、白芷苗,今年能擴大種植五六十畝。”合作社成員胡寶昌對來年充滿信心。

十九大報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

“新的一年又趕上鄉村振興的好時代,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風調雨順,藥材長得好,合作社社員收益高,這比什麼都高興!”牧占明對未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