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堅持用冷水洗手、洗臉,可以防生凍瘡!這是真的嗎?

冬天剛到,妹妹就跟我抱怨,手上又長凍瘡了,我一看,哎呦,腫得像個肉包子,妹妹一個勁的抱怨又癢又痛…

凍瘡常見於冬季,由於氣候寒冷引起局部皮膚反復紅斑、腫脹性損害,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後自愈,易復發。

出現凍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寒冷是本病發病的最主要原因;

機體組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下降;

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等也可造成凍瘡;

缺少運動、手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或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下都可能導致凍瘡的發生。

預防凍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入冬時節天氣突然變冷此時最易發生凍傷,要特別注意保暖,尤其是凍瘡好發部位的保暖,寒冷是凍瘡產生的主要病因。同時盡可能地減少環境中的相對濕 度,

保持所處局部環境乾燥。

堅持體育鍛煉,可改善周身血液迴圈,提高抗寒能力及整個機體的免疫功能。凍瘡病在局部,但與全身情況分不開。所以體育鍛煉是預防凍瘡的最好方法。

堅持用冷水洗手、洗臉、或進行冷水浴、冬泳等,可明顯加快血液迴圈,提高抗寒能力。

鞋襪不宜過緊 肢體遠端末梢血液迴圈不好,會誘發或產生凍瘡。鞋襪過緊,會使腳部血液迴圈變差,所以預防凍瘡不宜穿過緊的鞋襪。要穿寬大舒適、滲汗能力較強的鞋墊以保持乾燥,避免局部受壓。

如在寒冷的環境中時間過久,如騎車外出,回家後馬上用溫水浸泡受凍較重及局部受壓的部位,或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強局部的摩擦及運動,

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迴圈。

積極治療有關疾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肢體遠端血液迴圈差、手足多汗、營養不良、貧血等,都會引起或誘發凍瘡。有過凍瘡病史的人,可在每年入冬以前,治療其有關疾病或提早服用一些能改變遠端末迴圈的藥物。

輕度凍瘡可以在家自己處理。

這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凍傷之後,切忌烤火,或用熱水泡洗。這樣很容易引起皮膚潰爛,加劇損傷。應該把凍傷的肢體泡在37到40度接近體溫的溫水裡20到30分鐘。時間不能太久。皮膚溫度回復正常後注意保持乾燥。

凍傷之後發生瘙癢,不能使勁搔抓,凍傷皮膚局部保護能力降低,抓破了很容易感染。

可以用紅糖、生薑煎水內服,紅糖能活血,生薑能散寒,方便有效。

可以用幹紅辣椒研碎泡酒外塗,急用時也可以取小紅辣椒或花椒50克,用半斤黃酒或2兩白酒加1升水煎20分鐘後放涼外塗。更簡便的還可以直接用生薑切片外塗。

如果凍傷已久或較嚴重,已經出現水皰,甚至血皰,那麼就得立即去醫院找醫生處理了。

可以用幹紅辣椒研碎泡酒外塗,急用時也可以取小紅辣椒或花椒50克,用半斤黃酒或2兩白酒加1升水煎20分鐘後放涼外塗。更簡便的還可以直接用生薑切片外塗。

如果凍傷已久或較嚴重,已經出現水皰,甚至血皰,那麼就得立即去醫院找醫生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