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宋清輝:外延式並購伴隨著高風險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則向記者表示,外延式並購對上市公司業績提升和業務轉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由於缺乏相對可靠的估值參考體系,

部分上市公司的跨界並購難以令人滿意。由於並購標的預期收益不達標,造成上市公司商譽減值計提準備和未履行業績承諾等情況不時發生,這樣做可能會面臨巨大風險。

不重“溫泉”重“文娛” 國旅聯合轉型之路面臨挑戰

每經記者 吳凡 每經編輯 楊軍

深知主營溫泉酒店業務已無法為自身帶來持續穩定的業績,以做酒店溫泉起家的國旅聯合,專注於轉型事宜,那麼目前國旅聯合的新業務進展如何?國旅聯合方面2018年1月16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旅聯合的體育全產業佈局雛形已漸漸形成,下一階段,將體育賽事、體育服務等環節進行有機整合,並與旅遊、健康等周邊產業形成積極融合,將是公司的階段性目標。

主營業務持續受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國旅聯合原主營業務是以溫泉主題公園為單一業務主線,著重發展以溫泉為核心資源的休閒度假開發建設與經營管理。

在尚未發生虧損的前幾年,國旅聯合每年平均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100多萬元,公司的主要營收來自溫泉酒店業務。然而,由於我國溫泉酒店等旅遊資源不斷增加,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國旅聯合溫泉酒店業務開始出現經營性虧損。

2011年至2012年,國旅聯合的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負6234萬元、負5606萬元,2013年通過變賣資產而扭虧為盈,2014年,國旅聯合的虧損額擴大到了1.66億元。

不僅如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雖然國旅聯合在部分年份中實現了盈利(比如2013年、2015年),但是記者通過WIND查詢後發現,上市公司自2008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其扣非後的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持續為負。

對於上述現象,上交所曾在對國旅聯合2016年事後年報審核中進行了問詢,對於國旅聯合2014年至2016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收益後均出現虧損,且累計虧損達到3.51億元這一情況,上交所曾要求公司結合目前酒店主業的經營情況,分析該業務板塊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擬採取的應對措施。

彼時國旅聯合認為,主要是四個情況導致該業務的虧損,即行業內競爭加劇、部分溫泉酒店採取的降價競爭行為、管道商、OTA平臺的談價需求不斷增加,

以及固定成本的不斷增長。而國旅聯合同時也表示,將在新的一年裡採取加強專業市場開發工作、擴大對區域市場的開發範圍、擴展業務管道等措施,試圖在新的經營年度實現盈虧平衡。

湯山溫泉掛牌出售

在國旅聯合提出要向文體娛樂方向轉型後,其在2016年報告中就表示,要參與並分享未來10年屬於體育、娛樂、旅遊產業的黃金時代。

此外,在提出轉型口號的兩年多時間裡,國旅聯合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湯山溫泉還一直是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5年,該子公司營收為7697.14萬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87%;2016年,該子公司營收為6920萬元,占國旅聯合總營收的63%。

然而,作為公司溫泉酒店業務的主要運營實體,2015年和2016年,湯山溫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則分別為虧損2816.33萬元和虧損2583.68萬元。

2017年上半年,國旅聯合的業績依然沒有起色,雖然無從得知公司是否實施了多種措施改善溫泉酒店業務,但是2017年上半年,湯山溫泉並未走出虧損的“泥潭”中,其報告期內虧損1537萬元。

2017年半年報中,國旅聯合也並未花費過多的筆墨描述公司的溫泉酒店業務,而是將“目光”更多地投向文體娛樂的轉型方向上。

事實上,由於溫泉酒店業務所面臨的經營壓力,以及上市公司將自身的發展戰略調整為戶外文體娛樂,國旅聯合已有了將湯山溫泉進行掛牌出售的想法。

2017年6月29日,國旅聯合就發佈了相關公告,擬出售其全資子公司南京國旅聯合湯山溫泉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最終,該筆拍賣經過兩次“無人問津”後,以2.99億元的價格進行了出售。

股權投資佈局文體

戶外文娛的前景毋庸置疑。公開資料顯示,娛樂產業已經連續6年實現了40%以上的複合增長,而到2025年,我國的體育產業規模要將超過5萬億元。

為此,國旅聯合自2015年便開始在戶外文體領域積極佈局。

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至2017年前9個月,國旅聯合投資了大量的公司,其中多以股權投資為主。而這些被投資公司的經營範圍也是“各不相同”,其中,在體育方面,其投資的項目包括:泰拳業務、檯球業務、電子競技業務、籃球業務等;在文體娛樂方面,其參與了山水盛典巡演、設立文化產業並購基金等。

國旅聯合方面回復記者稱,國旅聯合以戶外文體娛樂為核心發展戰略,佈局體育全產業是實現戰略的必經之路。“雖然一些投資的體育專案看似分散,但從產業結構上看,有的投資是為了佈局優質頂級IP、有的投資則是帶來了體育培訓行業的豐富經驗及先進管理模式等。”

在關鍵之道體育諮詢有限公司CEO張慶看來,國旅聯合採取的這種外延式擴張的措施,在戰略方向的判斷上是正確的,“實際上,現在能夠並購的高價值的資產並不多,上市公司現在更多的是去做一些早期的投資”,張慶稱,“不要用控股的方式,而是用參股的方式,可以設定某些條款,相當於是培育和孵化,讓標的成長到一定階段或者是體量後,可以繼續並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被投資的一部分公司,國旅聯合參股的比例並不高,公司也將這些資產放在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項目下。

對比發現,2015年,國旅聯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3451萬元,而2016年末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增長至1.08億元,該項目比上年初增長212.03%。國旅聯合表示,主要系股權投資增加所致。

而截至2017年三季報,國旅聯合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為1.21億元。

除了股權投資外,國旅聯合也在對“中意”的標的公司進行股權並購,包括“一波三折”最終以現金認購以及增資的方式獲新線中視51%股權,拓展互聯網業務,以及此次擬作價4.95億元,收購度勢體育100%股權。

那麼,目前公司轉型之路的進展情況如何?

國旅聯合方面回復稱,近年來公司進行了多次投資並購行為,雖然涉及多種多樣的細分領域,但通過公司的有效整合,上述公司均與國旅聯合形成了緊密配合的工作狀態。

張慶向記者表示,目前體育行業很多公司都是小而散的,沒有形成規模,上市公司可以在不同的細分市場找到潛力企業,然後去選擇合適的對象進行培育,利用平臺化的支撐,大概兩三年的時間是能夠培育出小的龍頭性企業的。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則向記者表示,外延式並購對上市公司業績提升和業務轉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由於缺乏相對可靠的估值參考體系,部分上市公司的跨界並購難以令人滿意。由於並購標的預期收益不達標,造成上市公司商譽減值計提準備和未履行業績承諾等情況不時發生,這樣做可能會面臨巨大風險。原標題:不重“溫泉”重“文娛” 國旅聯合轉型之路面臨挑戰

此外,在提出轉型口號的兩年多時間裡,國旅聯合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湯山溫泉還一直是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5年,該子公司營收為7697.14萬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87%;2016年,該子公司營收為6920萬元,占國旅聯合總營收的63%。

然而,作為公司溫泉酒店業務的主要運營實體,2015年和2016年,湯山溫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則分別為虧損2816.33萬元和虧損2583.68萬元。

2017年上半年,國旅聯合的業績依然沒有起色,雖然無從得知公司是否實施了多種措施改善溫泉酒店業務,但是2017年上半年,湯山溫泉並未走出虧損的“泥潭”中,其報告期內虧損1537萬元。

2017年半年報中,國旅聯合也並未花費過多的筆墨描述公司的溫泉酒店業務,而是將“目光”更多地投向文體娛樂的轉型方向上。

事實上,由於溫泉酒店業務所面臨的經營壓力,以及上市公司將自身的發展戰略調整為戶外文體娛樂,國旅聯合已有了將湯山溫泉進行掛牌出售的想法。

2017年6月29日,國旅聯合就發佈了相關公告,擬出售其全資子公司南京國旅聯合湯山溫泉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最終,該筆拍賣經過兩次“無人問津”後,以2.99億元的價格進行了出售。

股權投資佈局文體

戶外文娛的前景毋庸置疑。公開資料顯示,娛樂產業已經連續6年實現了40%以上的複合增長,而到2025年,我國的體育產業規模要將超過5萬億元。

為此,國旅聯合自2015年便開始在戶外文體領域積極佈局。

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至2017年前9個月,國旅聯合投資了大量的公司,其中多以股權投資為主。而這些被投資公司的經營範圍也是“各不相同”,其中,在體育方面,其投資的項目包括:泰拳業務、檯球業務、電子競技業務、籃球業務等;在文體娛樂方面,其參與了山水盛典巡演、設立文化產業並購基金等。

國旅聯合方面回復記者稱,國旅聯合以戶外文體娛樂為核心發展戰略,佈局體育全產業是實現戰略的必經之路。“雖然一些投資的體育專案看似分散,但從產業結構上看,有的投資是為了佈局優質頂級IP、有的投資則是帶來了體育培訓行業的豐富經驗及先進管理模式等。”

在關鍵之道體育諮詢有限公司CEO張慶看來,國旅聯合採取的這種外延式擴張的措施,在戰略方向的判斷上是正確的,“實際上,現在能夠並購的高價值的資產並不多,上市公司現在更多的是去做一些早期的投資”,張慶稱,“不要用控股的方式,而是用參股的方式,可以設定某些條款,相當於是培育和孵化,讓標的成長到一定階段或者是體量後,可以繼續並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被投資的一部分公司,國旅聯合參股的比例並不高,公司也將這些資產放在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項目下。

對比發現,2015年,國旅聯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3451萬元,而2016年末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增長至1.08億元,該項目比上年初增長212.03%。國旅聯合表示,主要系股權投資增加所致。

而截至2017年三季報,國旅聯合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為1.21億元。

除了股權投資外,國旅聯合也在對“中意”的標的公司進行股權並購,包括“一波三折”最終以現金認購以及增資的方式獲新線中視51%股權,拓展互聯網業務,以及此次擬作價4.95億元,收購度勢體育100%股權。

那麼,目前公司轉型之路的進展情況如何?

國旅聯合方面回復稱,近年來公司進行了多次投資並購行為,雖然涉及多種多樣的細分領域,但通過公司的有效整合,上述公司均與國旅聯合形成了緊密配合的工作狀態。

張慶向記者表示,目前體育行業很多公司都是小而散的,沒有形成規模,上市公司可以在不同的細分市場找到潛力企業,然後去選擇合適的對象進行培育,利用平臺化的支撐,大概兩三年的時間是能夠培育出小的龍頭性企業的。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則向記者表示,外延式並購對上市公司業績提升和業務轉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由於缺乏相對可靠的估值參考體系,部分上市公司的跨界並購難以令人滿意。由於並購標的預期收益不達標,造成上市公司商譽減值計提準備和未履行業績承諾等情況不時發生,這樣做可能會面臨巨大風險。原標題:不重“溫泉”重“文娛” 國旅聯合轉型之路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