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梁宏達:職業聯賽憑什麼為國家隊成績買單?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發展了20多年,依然問題重重的根本原因在於,從甲A到中超都是根不紅、苗不正。今天他專門講講這個問題。看完之後,你評判中國足球的水準會提升一個高度,

中國足球的很多問題你也會有自己的答案。

1992年,在北京西郊的紅山口召開了一次會議,提出要搞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搞職業聯賽的目的是為什麼呢?國家隊水準太差,想通過職業聯賽來提高國家隊水準。對不對呢?大錯特錯。沒有一個國家的職業聯賽是以提高國家隊水準為目的。

聯賽首先是滿足觀眾的觀賞需求,國家隊成績的好壞,和聯賽關係不大。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拿職業聯賽當回事,只要國家隊水準上去,聯賽好不好、死不死,都沒關係。

從一開始,搞職業聯賽的目的就背離了聯賽應該有的功能,所以說根不紅、苗不正。

繞了一圈,足協脫鉤獨立了,漂亮話說了一堆,聯賽還不是要為國家隊服務,還不得犧牲中超聯賽嗎?還是政績思想在。

最近出臺的兩個政策,不是管理者糊塗,他們很聰明,知道討好上級,為國家隊服務。我們怎麼能指望這樣的足協能把中超聯賽真正搞好呢?

儘管足協提出了強制U23隊員上場的政策,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徵收引援調節費用,

各隊就會把錢投入青訓嗎?根本不是。鑽漏洞總有辦法。

而且,涉及到各中超球隊集體利益的政策,要集體討論,這個政策出臺的沒頭沒尾,晴空霹靂一樣,經過正當程式了嗎?你能指望這樣的足協為中國足球發展提供很好的幫助?

附:5月24日,中國足協出的兩個通知:

從2018賽季起,中超、中甲聯賽俱樂部在參加中超、中甲聯賽、中國足協杯賽的過程中,各俱樂部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U23國內(港澳臺除外)球員,必須與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外籍球員人數相同。

自2017年夏季註冊轉會期起,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徵收引援調節費用。對於有關俱樂部通過轉會引入球員的資金支出,將收取與引援支出等額的費用,該項費用全額納入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

用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社會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