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失眠,除了泡腳,也可以拔罐

工作了一天,帶著疲憊的身心回家,我們最需要的,就是一頓熱騰騰的晚飯和一晚到天亮的安穩睡眠。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有的人躺在床上卻久久不能入睡,或者睡眠時易醒,

不但影響健康,還會影響工作生活。失眠是很讓人苦惱的,在應該休息的時候卻不能休息,是很折磨人的。

失眠症,中醫學稱之“不寐”,是指不能獲得正常睡眠,入睡困難,睡眠中間易醒及早醒,睡眠品質下降,睡眠時間明顯減少,甚至徹夜不眠,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

中醫學認為,失眠一症,主要原因在於機體內在的氣血、臟腑功能失調所致,以陰陽失調,陽不入陰,浮越於外為主要病理機制。正常情況下,在夜間睡眠時,體內的陽氣是要潛伏於內的。當臟腑失調,陽不入陰,陽氣就會浮越於外,由於陽氣主動,就會讓人易醒或醒後不易入睡,這也是失眠的根本,因此,治療應著重於調和陰陽和內臟的平衡,緩而調之,逐漸改善失眠。

治療失眠,中醫方法有很多,湯藥、針刺、艾灸、穴位按摩配合拔罐等等,今天給大家介紹在五臟背俞穴叩刺配合拔罐的方法。

肺俞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心俞

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俞

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

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

在脊柱區,第2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操作方法:

取俯臥位,選取穴位,常規消毒,以腕力輕叩穴位皮膚,以潮紅為度,加拔火罐15分鐘。若有出血,取罐後用無菌棉簽擦拭血跡,碘伏消毒,無需包紮。以上方法隔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

失眠現在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病症,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巨大變化,生活節奏的加快,發病的人數逐漸增多。大部分人會選用服用鎮靜類的藥物,幫助睡眠。安眠藥物的使用至今雖有百年歷史,但藥物的依賴性、不良反應、成癮性及“宿醉”現象依然是限制其應用的主要問題。選用五臟背俞穴,通過拔罐的溫和刺激,能調和五臟功能,宣通氣血,從而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

同時叩刺配合拔罐,操作方便,效果明顯,且不良反應小,無藥物依賴性,安全實用。

除了叩刺配合拔罐,還可以用推拿配合背俞穴拔罐的方法,下面介紹給大家:

取仰臥位。用右中指按揉印堂穴1分鐘,揉神庭 1分鐘,再由神庭點按至前神聰、百會和後神聰,每穴點按1分鐘。掌摩臍腹部 3分鐘左右,逆時針方向操作,按揉中脘、下脘、神闕、氣海、關元各1分鐘。按揉上述穴位後,用掌根從上向下直推督脈3~5遍,以局部覺得熱為度。取雙側膀胱經心俞、膈俞、肝俞、脾俞和腎俞,用閃火法各拔一個罐,每次留罐10分鐘,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以上治療每日1次,6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1天,共治療4個療程。

通過點按頭面部督脈腧穴,能宣通陽氣,鎮靜安神,通過點按腹部任脈腧穴,能引氣歸元,培腎固本。故通過以上任督脈按摩,能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背部膀胱經背俞穴為五臟六腑之氣輸注於背部的腧穴,通過拔罐的溫和刺激,能調和五臟功能,宣通氣血,從而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 羅大倫

以局部覺得熱為度。取雙側膀胱經心俞、膈俞、肝俞、脾俞和腎俞,用閃火法各拔一個罐,每次留罐10分鐘,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以上治療每日1次,6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1天,共治療4個療程。

通過點按頭面部督脈腧穴,能宣通陽氣,鎮靜安神,通過點按腹部任脈腧穴,能引氣歸元,培腎固本。故通過以上任督脈按摩,能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背部膀胱經背俞穴為五臟六腑之氣輸注於背部的腧穴,通過拔罐的溫和刺激,能調和五臟功能,宣通氣血,從而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 羅大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