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最後一級戰列艦

戰列艦又稱為戰鬥艦、戰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與厚重裝甲為特色的大型水面艦艇,主要承擔遠洋作戰任務。從15世紀末的帆船時代開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列艦一直是各國海軍的絕對主力艦種。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最後一級戰列艦。它於1943年開始服役,直到1992年才徹底退役,是為數不多的幾種可以從二戰一直活躍到當代的大型艦隻,稱它為“活化石”絕對名副其實。

雄踞美國歷史上最大一級戰列艦寶座的依阿華級戰列艦,

標準排水量達到了45000噸,甚至超過了二戰時的絕大多數航母。這樣的塊頭,也只有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可以與之一戰。

依阿華級戰列艦總共完成建造4艘,依次是“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密蘇裡”號和“威斯康辛”號。此外,還有2艘未完成建造的戰艦,

它們是“伊利諾”號和“肯塔基”號。

別看依阿華級戰列艦的噸位這麼大,但它的速度一點也不慢。當時,美國政府傾盡所能,為依阿華級配置了最先進的動力設備。

早在1940年,美國軍方就開始計畫建造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繼任者——蒙大拿級戰列艦。它的設計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90000噸,

如果建成,將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艦。

除了個頭大,巨炮也是戰列艦的標誌性特徵。據二戰老兵回憶,當9門主炮向同一側方向齊射時,巨大的後坐力竟然能讓整艘戰列艦向另一側平移10米!

雖然依阿華級戰列艦曾經橫行海上無敵手,但面對不斷更新的海戰模式,它也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