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內蒙古磴口縣:四大產業集聚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磴口縣抓住烏蘭布和沙漠土地資源廣、陰山大漠黃河美景多等資源優勢,打好“沙”“水”組合牌,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今後,磴口縣將堅持差異化發展道路,

依託資源條件和地域特色,圍繞“百湖之鄉、魅力磴口”主體形象,做強旅遊、農畜產品加工、中草藥材生產加工和電力新能源四大產業,爭當塞上江南、綠色崛起的排頭兵,奮力書寫縣域經濟發展新篇章。

旅遊產業提升魅力磴口新形象

納林湖景區遊人如織

過去五年,磴口縣旅遊景區建設累計投入5.8億元,可觀可游景點達30餘處,累計接待遊客312.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2億元。納林湖、三盛公國家水利樞紐風景區獲評國家4A級景區,馮玉祥西北軍糧倉、兵團博物館等景區高標準建成,萬泉湖景區引領沙金蘇木牧民新村成為鄉村旅遊新亮點,城關村等6個鄉村被納入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扶貧村,納林套海農場被評為旅遊特色名鎮,

納林湖被認定為全國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金馬湖被認定為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

今後,磴口縣將全面實施“旅遊+”行動,承接甯蒙陝甘、呼包銀蘭的黃金旅遊線路,形成與周邊地區融合貫通的大旅遊圈,打造自治區西部獨具河套特色的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創建成為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縣,初步建成“區內著名、國內知名”的旅遊目的地。該縣將緊緊圍繞沿河、沿沙、沿山三線,

以大專案為龍頭、大服務為保障、大行銷為依託、大型文化活動為載體,形成以三盛公國家水利樞紐風景區為支點的黃河人文歷史遊覽區、以納林湖為支點的百湖濕地遊覽區、以奈倫湖為支點的觀沙漂流遊覽區、以金馬湖為支點的河套休閒農莊遊覽區、以萬泉湖為支點的民族風情遊覽區、以雞鹿塞為支點的陰山歷史古跡遊覽區。創建納林湖、三盛公國家水利樞紐風景區為國家5A級景區,
促進旅遊業品質升級、效益突破,帶動房地產、餐飲住宿、商貿物流等傳統服務業品質提升,物流家政、養老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業態創新,以消費升級帶動服務業快速增長,真正讓旅遊業火起來,讓老百姓富起來。

農畜產品加工業實現轉型發展新突破

沙漠水稻豐收

磴口縣聖牧高科從2011年開始建設生產線,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5.17億元,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1000多噸,有機奶牛存欄達到8.2萬多頭,有機草場發展到20多萬畝,種養加工為一體的全程有機產業鏈逐步形成。聖牧高科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有機奶生產加工企業,也成為全市首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本土企業。

近年來,以聖牧高科、仁創科技集團、王爺地公司、洪濤山藥公司等為主體的企業和個人紛紛在磴口搶灘登陸,磴口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產業從無到有再從小到大,從單一產品發展到形成產業鏈條。目前,該縣147個農產品通過綠色有機認證,建成高產優質苜蓿基地1.3萬畝,特色水產養殖達到5.5萬畝,1500畝沙漠和鹽鹼地改良水稻試種成功,畝均產值11690元;烏蘭布和沙漠梭梭、花棒等灌木林面積達到3550畝,形成了以肉蓯蓉植物為主,沙漠羊、沙漠雞等為輔的沙生動植物種養鏈,並培育形成了以有機奶、沙漠水稻、番茄汁、植物油、葡萄酒、蓯蓉保健品為主的有機農畜產品種、養、加工一體化產業鏈。

今年,磴口縣將繼續發揮烏蘭布和沙漠綠色無污染的優勢,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依託聖牧高科、仁創科技等龍頭企業,培育一批以聖牧有機奶、泰順番茄、多力植物油、食為天麵粉、漠北金爵葡萄酒、大漠香水稻等為代表的農畜產品知名品牌,建成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標準生產基地。

中草藥材生產加工產業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王爺地公司員工包裝肉蓯蓉飲片

磴口縣擁有425萬畝沙地可待利用,光照充足、地下水資源豐富、天然無污染的自然環境成為該縣發展中草藥材生產加工業的最大優勢,肉蓯蓉、甘草等中藥材也特別適應在烏蘭布和沙漠中大面積種植。

去年以來,磴口縣引導光伏發電企業在光伏發電板下種植沙生植物。這種利用光伏板遮陰效果在沙地上種植沙生植物的方式既可以減少風天沙塵對光伏面板的影響,也能為沙漠增綠,實現生態、經濟效益的雙贏。這也為光伏+中草藥材種植模式在磴口成功實踐提供了基礎。未來幾年,該縣將積極爭取實施3萬畝光伏+中草藥材種植專案,提高光伏發電附加值。

磴口縣洪濤沙漠山藥基地內,基地負責人靳洪橋在山藥種植上完全採用機械化作業,而且還使用了膜下滴灌技術,使山藥節水增產。去年,基地的300畝山藥實現了大豐收,畝均產量達到5000斤,每畝純收益達三四萬。靳洪橋告訴記者,他還打算發展山藥深加工,倉儲、物流、加工一條龍,提高山藥附加值,讓山藥種植形成規模,走產業化發展路子。

今後,磴口縣將積極引進一批中草藥材深加工企業,使肉蓯蓉種植面積達到8.5萬畝、黃芪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擴大牛蒡、甘草、鎖陽等中草藥材種植規模,王爺地中草藥材交易市場投入運營。力爭到2022年中草藥材原料基地面積達到30萬畝,引進和培育3~5個中草藥材產業龍頭企業,努力打造自治區西部中草藥材集散和加工利用中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電力新能源產業加快工業化進程

光伏農業

近年來,磴口縣利用廣闊的土地資源和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將光伏、光熱產業與種養、治沙產業有機結合,集中佈局,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電力新能源產業初具規模,清潔能源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正在形成。

在磴口縣國電光伏發電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塊塊光伏發電板下密集地種植著梭梭、苜蓿等沙生植物。青島昌盛日電公司在磴口投資建設的光伏現代農業產業專案實現了棚上發電、棚下發展種植業,光伏大棚內蘑菇、黃菊、人工養殖的蚯蚓等正在形成規模,附加值極高。

目前,磴口縣已建成占地7800畝、裝機容量185兆瓦的光伏產業園。今年,該縣將繼續加大對電力新能源產業的投入力度,力爭通過5年時間建成占地6萬畝、裝機容量3000兆瓦的自治區級光伏農業示範園,努力打造以光、電為主的清潔能源名片。

磴口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產業從無到有再從小到大,從單一產品發展到形成產業鏈條。目前,該縣147個農產品通過綠色有機認證,建成高產優質苜蓿基地1.3萬畝,特色水產養殖達到5.5萬畝,1500畝沙漠和鹽鹼地改良水稻試種成功,畝均產值11690元;烏蘭布和沙漠梭梭、花棒等灌木林面積達到3550畝,形成了以肉蓯蓉植物為主,沙漠羊、沙漠雞等為輔的沙生動植物種養鏈,並培育形成了以有機奶、沙漠水稻、番茄汁、植物油、葡萄酒、蓯蓉保健品為主的有機農畜產品種、養、加工一體化產業鏈。

今年,磴口縣將繼續發揮烏蘭布和沙漠綠色無污染的優勢,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依託聖牧高科、仁創科技等龍頭企業,培育一批以聖牧有機奶、泰順番茄、多力植物油、食為天麵粉、漠北金爵葡萄酒、大漠香水稻等為代表的農畜產品知名品牌,建成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標準生產基地。

中草藥材生產加工產業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王爺地公司員工包裝肉蓯蓉飲片

磴口縣擁有425萬畝沙地可待利用,光照充足、地下水資源豐富、天然無污染的自然環境成為該縣發展中草藥材生產加工業的最大優勢,肉蓯蓉、甘草等中藥材也特別適應在烏蘭布和沙漠中大面積種植。

去年以來,磴口縣引導光伏發電企業在光伏發電板下種植沙生植物。這種利用光伏板遮陰效果在沙地上種植沙生植物的方式既可以減少風天沙塵對光伏面板的影響,也能為沙漠增綠,實現生態、經濟效益的雙贏。這也為光伏+中草藥材種植模式在磴口成功實踐提供了基礎。未來幾年,該縣將積極爭取實施3萬畝光伏+中草藥材種植專案,提高光伏發電附加值。

磴口縣洪濤沙漠山藥基地內,基地負責人靳洪橋在山藥種植上完全採用機械化作業,而且還使用了膜下滴灌技術,使山藥節水增產。去年,基地的300畝山藥實現了大豐收,畝均產量達到5000斤,每畝純收益達三四萬。靳洪橋告訴記者,他還打算發展山藥深加工,倉儲、物流、加工一條龍,提高山藥附加值,讓山藥種植形成規模,走產業化發展路子。

今後,磴口縣將積極引進一批中草藥材深加工企業,使肉蓯蓉種植面積達到8.5萬畝、黃芪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擴大牛蒡、甘草、鎖陽等中草藥材種植規模,王爺地中草藥材交易市場投入運營。力爭到2022年中草藥材原料基地面積達到30萬畝,引進和培育3~5個中草藥材產業龍頭企業,努力打造自治區西部中草藥材集散和加工利用中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電力新能源產業加快工業化進程

光伏農業

近年來,磴口縣利用廣闊的土地資源和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將光伏、光熱產業與種養、治沙產業有機結合,集中佈局,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電力新能源產業初具規模,清潔能源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正在形成。

在磴口縣國電光伏發電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塊塊光伏發電板下密集地種植著梭梭、苜蓿等沙生植物。青島昌盛日電公司在磴口投資建設的光伏現代農業產業專案實現了棚上發電、棚下發展種植業,光伏大棚內蘑菇、黃菊、人工養殖的蚯蚓等正在形成規模,附加值極高。

目前,磴口縣已建成占地7800畝、裝機容量185兆瓦的光伏產業園。今年,該縣將繼續加大對電力新能源產業的投入力度,力爭通過5年時間建成占地6萬畝、裝機容量3000兆瓦的自治區級光伏農業示範園,努力打造以光、電為主的清潔能源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