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低劑量CT體檢篩查,可發現早期肺癌

為了進一步提高普通人群對肺部結節的早期診斷認識,減少常規體檢人群的輻射劑量,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將國際上證實的採用低劑量CT進行肺癌檢查能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檢查方式,

應用於臨床診療及體檢篩查,讓市民受益,促進認識防範肺癌的常識。

《2015年全球癌症統計報告》資料介紹,在男性癌症人群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欠發達國家,肺癌都是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女性癌症人群中,肺癌已經超越乳腺癌成為發達國家的首要死亡原因,

但在欠發達國家中,乳腺癌仍為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可見,肺癌是當前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早期發現診斷、早期治療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肺癌患者長期生存率的唯一途徑。

70多歲的李奶奶,肺部常有不適。特別是老伴是個鐵杆“煙迷”,一天到晚都是煙不離口,飯後一支煙是雷打不動必須要執行的,讓她煩惱不已!也是由於家裡時常“煙霧繚繞”,

讓李奶奶的咳嗽及肺部不適感越發明顯。也曾到一些醫院就診,做過胸片,但都是“無異常”提示。

近日,李奶奶來市一醫院體檢,為查明肺部情況,醫生安排肺部CT掃描,且放射科為體檢人群採用的是低劑量螺旋CT肺部掃描,

能以最小的輻射劑量,獲得比傳統X線更清晰的影像學資料。放射科主任陸映宏介紹,傳統X線胸片檢查,常易漏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①周圍型小肺癌與病灶周邊肺組織對比度差(X線胸片不能檢出在CT上表現為磨玻璃結節的肺腺癌);②正位元胸片上,肺組織與縱膈、心臟及膈肌等有重疊。與之相比,螺旋CT連續的資料獲取,且為橫斷面斷層成像,可以發現位於解剖學死角或胸片因組織結構重疊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遺漏,
明顯提高了肺內小結節病變的檢出能力。但胸部常規螺旋CT檢查輻射劑量較大,若作為“健康人群”肺癌篩查,不符合放射學檢查最優化的原則,因此,低輻射劑量掃描更符合健康體檢的要求。

左圖:X線胸部正位元圖像,

兩肺未見明顯異常。

右圖:與左圖同一病例,低劑量螺旋CT冠狀位元重建圖像,右肺上葉磨玻璃結節(如箭如示 ), 手術後病理證實為腺癌。

很快,檢查結果出來了,李奶奶長期以來肺部不適,主要是因為肺部小結節癌變,出現病症,加上日常環境處於被動吸“二手煙”,導致病情加重。為此,李奶奶接受了肺部手術治療,手術後病理證實為腺癌。同時,李奶奶老伴也接受了教育,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下定決心要戒煙。

關於低劑量螺旋CT,陸主任介紹說,低劑量螺旋CT通過降低管電流的方法,經過薄層重建,突顯其掃描速度快、劑量低、檢出率高等優勢,掃描輻射劑量明顯低於常規CT,對早期肺癌掃描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高於X線胸片。其掃描採用常規劑量的10%-30%即可獲得高品質的胸部影像,足以勝任肺部腫瘤普查,並大大降低輻射劑量。目前所有的16排以上CT機均可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實施低劑量CT掃描,對直徑小於1cm的小肺癌、早期肺癌檢出率達到80%以上。目前市一醫院使用的是64排螺旋CT機,能充分滿足臨床早期肺癌低劑量CT篩查,大大提高診療效率。

他建議,對於肺癌高危人群及有條件的地區、單位或個人,應積極開展每年定期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肺癌高危人群包括:1、年齡50-75歲;2、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①吸煙≥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經吸煙,但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②被動吸煙者;3、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4、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5、有COPD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下定決心要戒煙。

關於低劑量螺旋CT,陸主任介紹說,低劑量螺旋CT通過降低管電流的方法,經過薄層重建,突顯其掃描速度快、劑量低、檢出率高等優勢,掃描輻射劑量明顯低於常規CT,對早期肺癌掃描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高於X線胸片。其掃描採用常規劑量的10%-30%即可獲得高品質的胸部影像,足以勝任肺部腫瘤普查,並大大降低輻射劑量。目前所有的16排以上CT機均可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實施低劑量CT掃描,對直徑小於1cm的小肺癌、早期肺癌檢出率達到80%以上。目前市一醫院使用的是64排螺旋CT機,能充分滿足臨床早期肺癌低劑量CT篩查,大大提高診療效率。

他建議,對於肺癌高危人群及有條件的地區、單位或個人,應積極開展每年定期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肺癌高危人群包括:1、年齡50-75歲;2、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①吸煙≥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經吸煙,但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②被動吸煙者;3、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4、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5、有COPD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