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米樂親子|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民間文學篇(二)

續上期:米樂親子|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民間文學篇(一)

NO4:徽州楹聯匾額-省遺明清兩代徽商經濟發展到頂峰,以致“無徽不成鎮”的說法。致富以後的徽商在家鄉大興土木,營祠建房,
使得墟落處處,亭臺樓閣遍地。但即使有再美的建築,也還需要內蘊豐富的楹聯匾額來點綴。再加上徽商多為儒商,重教化,講人倫,善與仕交往,它的處世哲學,人生追求,便通過對聯張布在建築上,邑工相競為時尚。凡有人居處,即有對聯。 依附建築而生的徽州楹聯匾額在明清兩代達到鼎盛,主要表現在它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在徽州特色方言的映襯下,
更加顯得文化底蘊深厚。 徽州楹聯匾額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但作為今天仍能觀賞或搜集到的資料,它所反映的明清幾百年間人們的思想、道德、倫理、教化、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資訊是極其豐富而且是彌足珍貴的。

NO5:徽州民謠-省遺

徽州民謠是在古徽州“一府六縣”範圍內產生的反映徽州人的勞動、生活、習俗、時政和思想感情的,

由徽州人民創作並用徽州各地方言吟誦而口傳心記代代傳承的原生態民間口頭藝術。徽州民謠不但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寶庫和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獨具特色的珍寶,而且應該是中國乃至於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徽州民謠的產生區域,主要分佈在歷史上的“一府六縣”的歙縣、績溪、休寧、黟縣、祁門和婺源。
徽州民謠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宋代以來徽州社會民間生活的鮮活見證,從中可以真切地認識徽州人所具有的人生觀念、婚姻觀念、生活觀念、教育觀念、是非觀念和審美觀念,是認識徽州民間社會和人生的一把鑰匙。

NO6:六尺巷子傳說-省遺

這是一則發展在清代康熙年間,桐城境內的一樁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占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作主。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張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得詩,旋既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年讓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此巷在桐城市區西南隅,東起西後街,西抵百子堂,巷南為舊時宰相,巷北為吳姓住宅,長約100米。現為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間文學以在過去﹐由於在經濟﹑政治等方面處於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記錄﹑保存他們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和所創造的各種文化﹐一般都靠行動﹑語言傳播和繼承。風俗習慣如此﹐民間文學也是如此。這種群眾集體所傳承的文化﹐也許沒有文獻或古物那樣能夠經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讓我們更多的瞭解和傳播民間文學。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向原創致敬。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風俗習慣如此﹐民間文學也是如此。這種群眾集體所傳承的文化﹐也許沒有文獻或古物那樣能夠經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讓我們更多的瞭解和傳播民間文學。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向原創致敬。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