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讀歷史為什麼會有沒用的感覺?換個角度恍然大悟

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代社會,歷史就像一個沒落的學科,越來越不受重視。當工業生產規模化,製造業延伸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口號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技能成了生存之道,歷史似乎可有可無。

圖1

也隨之互聯網浪潮一波波的席捲,在社會大變革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感受到時代所帶來的危機感,從早期的門戶網站到BAT、如今的AT,互聯網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互聯網已經成為了基礎設施。

然後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這些熱詞被時代所創造,我們處在一個隨時可能被淘汰、面臨失業的時代。歷史還有它的作用嗎?

再來說歷史教育,他有多悠久、學歷史有用麼?

圖2

近代以前,還沒有出現現代學科,不論中西方,

培養各種領袖最重要的教育就是歷史學,你可能會說這個社會不需要領袖,我也不可能成為領袖,但是我們至少要成為自己的領袖。古代人重視歷史是因為歷史具有強烈的實用性,歷史並非只是豐富人的人文素養、陶冶人文情懷,如果只是這些的話,歷史只會是一個藝術品。

歷史的實用性是什麼呢?太史公說:“稽其興、壞、成、敗之理”。徹底的分析歸納古人:他為什麼會成功,為什麼會失敗?一個時代為什麼會興盛,

為什麼會衰敗?這樣歷史才是有用的學問,才會為我們所用。

圖3

我們為什麼會有歷史學沒用的感覺,是和我們所處的時代有關的,教育是順應時代的,工業革命以後的人工需要,強調的是生產效率,培養的是專業的工匠,

如果需要的是工匠的話歷史就可有可無,所以歷史就演變成了短期的、大量的灌輸式教育,而非思辨式教育,結果就是大量的青年對歷史學失去興趣,也不知道歷史的作用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