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和中國人民的戒告:戒驕戒躁,用永遠奮鬥著祖國和民族的興盛

日前,網上熱談的是中國的全方位崛起究竟要用多少年能夠執世界“牛耳”,為什麼要糾結於所謂的世界第一流的的超級大國?或許這是中國人大吼一聲吐出二百多年鬱積在中華民族心中的那口惡氣,

使得本來崇尚中庸於世的中國人民要用“一覽眾山小”來揚眉吐氣。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屬研究院院長王文教授戒殤中國人民:“中國崛起還得打30年的持久戰”。只有“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才能把中國發展“藍圖變為現實”。

就連一向自視甚高的印度媒體2017年年末也向中國祝賀:“隨著中國經濟迅猛增長,中國正奪回其在西元1800年之前兩千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擁有的頭銜。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在其的一份報告中,雖然不像王教授說的時間那樣長,但似乎也肯定了王教授的說法。它在報告中稱,中國大陸將在2032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引用“前沿哨所”先生的文章,特此感謝。參考附文)

不對,中國崛起所要走得路是永遠的,任何停頓都是倒退,任何壟斷都是倒退。任何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霸佔剝削而且自己睡在以前自己的汗水上打算吃“萬年餡餅”的天真,

很快,用時間、汗水、犧牲所積累的大廈瞬間的脆弱就會轟然倒塌。

這樣的大廈一直在建立,這樣的倒塌一直在轟鳴。

後人哀之而不戒之,亦使後人複哀後人也!

中國還會再有這樣的哀嗎?

附:教授:中國崛起要打30年持久戰,英國直言:不用那麼久,14年就夠

前沿哨所

​資料圖:中國上海

近幾年,中國在科技及軍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目前已經用了航母編隊,自主研發的國產航母也即將海試,甚至中國還是世界上第二個裝備第五代戰機的國家。

同時在2017年,世界多國媒體也肯定了中國在近幾年的發展。就連一向視中國為對手的印度,也在去年年末的報導中稱,

“隨著中國經濟迅猛增長,中國正奪回其在西元1800年之前兩千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擁有的頭銜。”

但近期,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教授,寫了篇文章稱,“中國崛起還得打30年的持久戰”。只有“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才能把中國發展“藍圖變為現實”。

​資料圖:中國經濟

文章中稱,中國的經濟目前確實正飛速崛起,也重塑了全球經濟格局,但美國仍佔據世界首位的位置。中國經濟總量趕超美國仍須經歷較長時間,並且在高新科技領域的研究投入上,美國也佔據首位。

而伴隨著中國在國際地位上逐漸的強勢,世界各國的媒體輿論中,時不時地出現對中國領銜新一輪全球化的批判、反對聲。同時,中國本身的價值觀與社會理念很難在短期內令全球心悅誠服。

​資料圖:復興號高鐵

綜上所述,因國際體系重塑的微妙性與艱難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進入了漫長的“持久戰”中。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崛起大國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就在於戒驕戒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與他人分享經驗與成果。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在其的一份報告中,雖然不像王教授說的時間那樣長,但似乎也肯定了王教授的說法。它在報告中稱,中國大陸將在2032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總之,過去幾年,雖然中國在國際上的局面好於預期,但隨著社會期待的上升、伴隨著傳統強國的焦慮等因素,未來中國的發展或許將更加艱難。而中國只有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保持堅持不懈的心態,才能使中華民族的復興真正的實現。

​資料圖:復興號高鐵

綜上所述,因國際體系重塑的微妙性與艱難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進入了漫長的“持久戰”中。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崛起大國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就在於戒驕戒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與他人分享經驗與成果。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在其的一份報告中,雖然不像王教授說的時間那樣長,但似乎也肯定了王教授的說法。它在報告中稱,中國大陸將在2032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總之,過去幾年,雖然中國在國際上的局面好於預期,但隨著社會期待的上升、伴隨著傳統強國的焦慮等因素,未來中國的發展或許將更加艱難。而中國只有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保持堅持不懈的心態,才能使中華民族的復興真正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