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清區首例頸動脈支架置入成形術在我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近年來應用支架成形技術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已取得長足進步,

目前已成為防治腦動脈閉塞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國缺血性腦血管病每年新增病例100萬,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的病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大動脈狹窄甚至閉塞。1月10日我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首例頸動脈支架置入手術,標誌著我院在武清區腦血管介入治療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準,填補了我區的技術空白。

患者郭先生,64歲,主因發作性暈厥20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0餘天無明顯誘因突發暈厥,持續數分鐘好轉,無明顯頭痛頭暈症狀,5天前再次出現暈厥,症狀同前,就診我院急診查血壓190/100mmHg,頭CT未見出血灶,患者既往糖尿病史4年,口服二甲雙胍,入院時診斷為短暫腦缺血發作,高血壓2級,二型糖尿病。入院後行全腦血管造影術,術中見右側頸內動脈起始處少量斑塊形成,,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

狹窄程度達95%,斑塊形成。於1月10日9:30行左側頸動脈支架置入成形術。術中順利置入7mm*30mm的頸動脈支架,造影見支架膨脹滿意,顱內血管顯影良好,手術歷時兩個小時,患者術後血壓90/60mmHg,心率55次/分,足背動脈搏動良好。術後第二天下地活動,目前,患者精神狀態良好,自覺症狀明顯改善,並順利康復出院。

我院神經外科團隊,在院領導的關注與大力支持下,神經介入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科室骨幹韓志鐵醫生,在北京宣武醫院進修回來後,先後開展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介入治療、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均獲得成功,特別是主管院長趙海松,多次召集神經外科醫護團隊進行病例討論,與科主任及韓志鐵醫生及神經外科護理部共同探討治療方案,要求神經外科護理部進行神經介入的專科護理培訓,並調動一切力量,保證該項技術的順利進行,
努力打造一支專業的神經介入團隊。

神經介入檢查及治療避免了開顱手術,具有許多其它診治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它具有創傷小、適應範圍廣、安全、有效、併發症少、住院時間短等優點。神經介入主要包括有:腦動脈瘤栓塞術、全腦血管造影術、急性腦梗塞的超早期介入溶栓術、腦動脈狹窄血管成形、腦靜脈竇血栓靜脈溶栓治療等。早期神經介入檢查及治療能明顯降低卒中患者致殘率,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質,受到廣大卒中患者的歡迎,許多患者也紛紛慕名前來我院就醫。

1.上圖可見術前頸內動脈狹窄,頸內動脈血流減少,術後可見頸動脈狹窄處通過支架支撐後血流明顯改善

2.以上兩圖橢圓所標注區域為大腦中動脈區域,術前造影可見大腦中動脈供血區域血流速度減慢(頸外動脈顯影後才能見到淡淡的大腦中動脈顯影),所以考慮該患者頻繁發作性下肢無力考慮與左側大腦中動脈供血區域不足引起,術後可見大腦中動脈顯影良好。

術前造影可見大腦中動脈供血區域血流速度減慢(頸外動脈顯影後才能見到淡淡的大腦中動脈顯影),所以考慮該患者頻繁發作性下肢無力考慮與左側大腦中動脈供血區域不足引起,術後可見大腦中動脈顯影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