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毛豆到快彈車再到大白 汽車融資租賃為什麼突然火了

2018年1月16日上午,深陷輿論旋渦的趣店集團,召集了幾十家媒體和自媒體,在其總部召開新年首場溝通會。相比羅敏自嘲似的背鍋和對媒體的道歉,我更感興趣的還是羅敏宣佈的趣店新業務:大白汽車分期!

據羅敏介紹,大白汽車分期業務業務於2017年10月18日趣店上市之後就已落地。大白汽車採取自建門店、集采直租的重資產運營模式,目前為止,其已在全國佈局了150多家自營線下體驗店,而且仍在快速擴張中。在大白汽車的平臺上,用戶通過線上風控後,首付10%即可提車,不用承擔其他費用。另外,大白汽車分期不僅是融資租賃,還集合了汽車供應鏈整合、門店綜合服務、金融產品設計、車後服務等環節的綜合服務。

無獨有偶,就在趣店溝通會的前一周,汽車電商一貓發佈“快彈車”品牌,宣告進軍汽車融資租賃行列!快彈車除了“審批快,1成首付、靈活租售”這種業內已經實現的彈性購車方式,快彈車率先實現“當日出單,當日開走”的提車速度。目前已經覆蓋全國3000餘家線下店,200餘家中轉庫,可實現就近倉儲配送;服務完善,車輛保險,

購車稅,上牌等服務也全部預先完成。

而就在兩個月前,國內最大的二手車電商平臺瓜子也推出了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毛豆新車,基本業務模式是,消費者通過繳納新車價格0-1折的資金,獲得一輛已經完成掛牌新車的使用權,使用期限為一年。但消費者在這一年時間內需要向汽車所有者繳納一定的租金,

一年之後,他可以選擇退租、可以分期買下該車型、也可以全款買下,並依次迴圈。大家不同的分期的時間、首付比例和利率不同。

再加上此前推出的樂客汽車、大搜車彈個車、易鑫車貸淘車、花生好車、平安車管家、等等在內的平臺,短短一兩年甚至一兩個月,行業集中的出現了數十個玩家,讓人驚呼汽車融資租賃發展之迅速。

我在趣店溝通會現場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汽車金融融資租賃不是新概念,很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但為什麼近期突然爆發了?而且爆發的如此迅速?從毛豆新車,到一貓快彈車,再到趣店大白汽車分分期,等等等等,短短一兩個月出來幾十個玩家。這其中內在和外在的因素是什麼呢?

這段時間我接觸了其中的一些代表企業,關聯我之前的研究和思考,我認為汽車融資租賃發展多年沒有成為風口,

而2018年前後突然爆發性增長,如此迅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產業倒逼!

汽車融資租賃的概念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但當時受限於金融征信和互聯網、汽車三個產業的先天發展不足,一直沒能做起來。在今天隨著產業互聯網持續縱深,汽車+金融+互聯網這三個產業市場實現無縫對接。2017年中國汽車產銷雖然再創新高,但增幅只有3%左右,增幅創造新低,甚至包括奇瑞、長城在內的廠商出現負增長。產業發展的現狀開始倒逼變革,而三個產業有機融合可以迎合這種變革,所以兩相加持,在年底汽車融資租賃就爆發了。

第二:資本和巨頭加持!

上文我們提到了近10家平臺,無一例外每一家背後都有大額的資本或者巨頭支持。而我們縱觀中國互聯網近幾年爆發性出現的幾大風口,共用單車、區塊鏈、新零售等等,無一例外背後都有資本和巨頭扶持。可以說,相比過去,中國科技、金融巨頭和資本面對新機會的出現反應更迅速,他們的反應速度決定了一個行業的發展速率。

第三:政策放寬!

去年商務部印發了《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新辦法提出,國家鼓勵發展共用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路,加快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路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路建設,推動汽車流通模式創新。這部新規的出現,意味著汽車銷售的門檻進一步放鬆,更多的玩家可以進入這個行業。

汽車融資租賃行業快速發展,看起來很美好,但任何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一定是機遇和風險並存的。那麼對於剛剛成為風口的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會出現哪些可能的風險和問題呢,在我看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系統性金融風險。

高層的信號都在表明,要求各方努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金融監管體系,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汽車融資租賃剛剛大規模開始,距離系統性金融風險還很遠。但近年來隨著校園貸、現金貸爆發出來的一系列社會惡性事件,不得不讓我們對低門檻的汽車融資租賃捏一把汗。當前主要的幾大汽車融資租賃平臺首付比例為10%,面對的消費者基本以年輕用戶為主,而這些機構的利率比常規的4S店要高出不少。可以預計,一些盲目消費的年輕人很容易因為還款能力不足而違約,引發後續惡性事件,如果事態擴大,很容易引發連鎖反應。

 2、行業惡性競爭。

伴隨著互聯網“風口論”盛行,似乎每個風口來臨之後行業都會陷入發展的怪圈魔咒:資本加持,成千上萬弄潮兒入局,然後尚在繈褓中的行業開展燒錢遊戲,混戰中各種低劣手段層出不窮,白白的浪費了行業運力,降低了運行效率,一大批企業在無序競爭中被誤傷。像瓜子二手車這種特別擅長“打架”的玩家,進入了行業,加上傳統企業的入局和金融機構的跨界,各路神仙湊在一起很容易就像當年的共用單車、團購一樣,掀起了行業性的撕逼大戰。

3、後續服務缺乏。

汽車屬於大件消費品,和手機、電腦等消費品有本質的區別,汽車出售給消費者後,還涉及到後續保險、稅、車檢、保養、維修等等服務,目前涉足進來的企業有的做直營有的通過加盟店,有的乾脆找協力廠商來解決後續的事宜,行業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現在行業剛剛開始以新車銷售為主,後續的服務如果不能跟上,會出現什麼問題,我想這幾年4S店日趨下降的口碑,足夠給我們從業者教訓了。

增幅創造新低,甚至包括奇瑞、長城在內的廠商出現負增長。產業發展的現狀開始倒逼變革,而三個產業有機融合可以迎合這種變革,所以兩相加持,在年底汽車融資租賃就爆發了。

第二:資本和巨頭加持!

上文我們提到了近10家平臺,無一例外每一家背後都有大額的資本或者巨頭支持。而我們縱觀中國互聯網近幾年爆發性出現的幾大風口,共用單車、區塊鏈、新零售等等,無一例外背後都有資本和巨頭扶持。可以說,相比過去,中國科技、金融巨頭和資本面對新機會的出現反應更迅速,他們的反應速度決定了一個行業的發展速率。

第三:政策放寬!

去年商務部印發了《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新辦法提出,國家鼓勵發展共用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路,加快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路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路建設,推動汽車流通模式創新。這部新規的出現,意味著汽車銷售的門檻進一步放鬆,更多的玩家可以進入這個行業。

汽車融資租賃行業快速發展,看起來很美好,但任何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一定是機遇和風險並存的。那麼對於剛剛成為風口的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會出現哪些可能的風險和問題呢,在我看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系統性金融風險。

高層的信號都在表明,要求各方努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金融監管體系,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汽車融資租賃剛剛大規模開始,距離系統性金融風險還很遠。但近年來隨著校園貸、現金貸爆發出來的一系列社會惡性事件,不得不讓我們對低門檻的汽車融資租賃捏一把汗。當前主要的幾大汽車融資租賃平臺首付比例為10%,面對的消費者基本以年輕用戶為主,而這些機構的利率比常規的4S店要高出不少。可以預計,一些盲目消費的年輕人很容易因為還款能力不足而違約,引發後續惡性事件,如果事態擴大,很容易引發連鎖反應。

 2、行業惡性競爭。

伴隨著互聯網“風口論”盛行,似乎每個風口來臨之後行業都會陷入發展的怪圈魔咒:資本加持,成千上萬弄潮兒入局,然後尚在繈褓中的行業開展燒錢遊戲,混戰中各種低劣手段層出不窮,白白的浪費了行業運力,降低了運行效率,一大批企業在無序競爭中被誤傷。像瓜子二手車這種特別擅長“打架”的玩家,進入了行業,加上傳統企業的入局和金融機構的跨界,各路神仙湊在一起很容易就像當年的共用單車、團購一樣,掀起了行業性的撕逼大戰。

3、後續服務缺乏。

汽車屬於大件消費品,和手機、電腦等消費品有本質的區別,汽車出售給消費者後,還涉及到後續保險、稅、車檢、保養、維修等等服務,目前涉足進來的企業有的做直營有的通過加盟店,有的乾脆找協力廠商來解決後續的事宜,行業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現在行業剛剛開始以新車銷售為主,後續的服務如果不能跟上,會出現什麼問題,我想這幾年4S店日趨下降的口碑,足夠給我們從業者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