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德:掐指一算,原來是這個意思,這麼多年我們都被騙了!

掐指一算,在評書演義中和影視作品中較多出現,

多表現世外高人或者各方神聖道法精深,能夠未卜先知,輕輕鬆松地地知道事情地來龍去脈。

掐指一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1、先天之學與後天之學

現在國學昌盛,國家層面也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回歸,易學也極大地繁榮昌盛了,易學相關的書籍由八九十年代的一書難求,到現在資料遍地、亂花漸欲迷人眼,現在不是找不到資料,而是資料太多,魚龍混雜,真假莫辨。

有一朋友酷愛易學,

本來經營一家店鋪,後來因學易,先是離婚,後又把店鋪賣掉,到處尋訪名師,耗資甚巨,聽到哪裡有人名氣大就去學習,一兩年時間傾盡家產,卻尚未學成,只是學了一些專業術語、基礎知識,至於具體的運用,全然不懂。

易經衍生出的各種預測方法,從大的層面來講可以分為先天之學與後天之學。

二、後天之學的優勢、劣勢

市面上流傳的占斷技法,多數都可以歸到後天之學的範疇:較多的概念、定義、公式、規則、法則,拿到一個預測模型後,先要用這些條條框框去尋找相應的資訊點,經營嚴密地邏輯推理後,得出完整的結論。

後天之學的好處是:規則明確,資訊穩定,人人可學,是普通人都可以循著前人的道路慢慢往前走的,

路徑很明顯。

不好的地方是:條條框框太多,容易泯滅了人的靈性。

這些方法,恰恰是為了給靈性較差或者已經將近泯滅的普羅大眾準備的,但在使用的過程中,又更加泯滅、消磨了人的靈性。

三、先天之學的優勢、劣勢

先天之學,“寂然澄慮,靜觀萬物,

而聽其音之吉凶也,見其形之善惡,察其理之禍福”。與後天之學正好相反,法則簡單,甚至談不上什麼法則,勉強給它規定一些法則。

正如老子所說的道一樣,“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用現代的語言,可以做這樣簡單的理解:道這個東西,本來沒什麼名字,我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但是為了大家溝通、交流的方便,

所以就勉勉強強給它取個名字,叫“道”吧,我說“道”,你知道我在說的是它,就可以了。

嗜欲深者天機淺,嗜欲淺者天機深。先天之學,對心境要求極高,心地澄明、保有赤子之心、受外界染薰較少的人,往往能契入極快,上手迅速,斷測神驗;而且越是不相關的、不熟悉的、不瞭解的人和事,預測精准度往往更高。

但是如果牽涉到自身情況或者自己極其重視的人事物,一旦心性不守、方寸已亂,往往對事物的判斷容易失真、失准。當然這種情況在後天之學中也會存在,但情況遠沒有這麼嚴重。

這也造成了先天之學體系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準時嚇死人,不准時氣死人。

戴著鐐銬跳舞,雖影響舞姿,但不至於讓你被外面的獅子、老虎吃掉;讓你去藍天自由地飛翔,如果你是一隻大鵬鳥,自然是扶搖直上九萬里,天大地大,盡為你有,如果你只是一隻小麻雀,不但飛不多高,而且可能被鷹隼吃掉了。

先天之學往往許多人感覺學無可學,不可把握,在運用時心慌、心亂、害怕、不自信,抓手太少,無從發力,想要努力用功、頭懸樑錐刺骨的學習,卻也不得其門而入。

需知先天之學非後天之力所能為的,要在一個“悟”了,悟進去了,一通百通,悟不進去,永遠難入其門。難入門,雖說是入寶山而寶手歸,但也只能說是緣分不到,只能我提高個人修為了。

人生世上,酒色財氣,名聞利養,俗務煩擾,想不被污染太難了,被污染得少些,就已經很不錯了。

修煉先天之學,無名無利一身輕時,心地澄明,可以達到較高造詣,一旦成名成家,涉及到重大決策,也容易出問題。

《西遊記》中開篇美猴王去尋師,菩提老祖的住處正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其實就是“心”字的隱語,意指最高深精妙的功夫,還是要向內求,“全憑心意用功夫”。

三、先天之學與後天之學的融通、轉化

先天之學與後天之學,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後天之學精深到極致時,會觸類旁通,打開大腦靈性的思維通道,這時各種預測模型、範式,就無法束縛住預測師的思維了。這也就是擇一術而窮究,以至於道了。

而對於喜好、對先天之學有領悟的朋友來說,在靈性不強、狀態不佳時,如果一定要做預測判斷,可以用後天之學做輔助,雙管齊下,陰陽並重,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了。

四、掐指一算,外行人的玩笑話而已

掐指一算,其實哪裡用得著什麼掐指,這些不過是懂些皮毛的小說家言,易學預測是有許多掌訣,比如掌上排地支、推六十花甲子、排六甲空亡等,有的是在手上排盤,比如大六壬盤、小六壬、排卦、排奇門盤等,但日久功深,哪裡用得著這些。

有人排八字,你的出生時間說完,你的八字就已經脫口而出了,這也並非幹什麼 異能,熟極而流,如賣油翁一樣,“無他,手熟爾”!再進一步,先天之學的推斷,就根本不需要什麼掐算了。

比如見三個“錯”字,而知此人將去見舊情人;農曆11三十八歲女問婚姻,知必離婚;見門外有人牽馬過,而知求測者是尋驢而驢已歸,類似這樣的推斷,哪裡有什麼固定的格式,又哪裡用得到掐算呢?

影視上經常演得一些神仙也這樣掐指一算,懂行的人看來,非但不莊嚴,反而十分搞笑,這樣的神仙只有是偽神仙。真正的神仙之流,靜心修煉數百上千年甚至時間更長,功德大顯,異能早已開發出來了,這些小術已經用不到了;即便會用,修煉了這麼長時間,早已經爛熟於心了,不用再這樣做樣子看。

從文藝作品的角度看,當然無可厚非,觀眾需要儀式感、需要陌生化,需要一些標誌性的元素。

預測精准度往往更高。

但是如果牽涉到自身情況或者自己極其重視的人事物,一旦心性不守、方寸已亂,往往對事物的判斷容易失真、失准。當然這種情況在後天之學中也會存在,但情況遠沒有這麼嚴重。

這也造成了先天之學體系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準時嚇死人,不准時氣死人。

戴著鐐銬跳舞,雖影響舞姿,但不至於讓你被外面的獅子、老虎吃掉;讓你去藍天自由地飛翔,如果你是一隻大鵬鳥,自然是扶搖直上九萬里,天大地大,盡為你有,如果你只是一隻小麻雀,不但飛不多高,而且可能被鷹隼吃掉了。

先天之學往往許多人感覺學無可學,不可把握,在運用時心慌、心亂、害怕、不自信,抓手太少,無從發力,想要努力用功、頭懸樑錐刺骨的學習,卻也不得其門而入。

需知先天之學非後天之力所能為的,要在一個“悟”了,悟進去了,一通百通,悟不進去,永遠難入其門。難入門,雖說是入寶山而寶手歸,但也只能說是緣分不到,只能我提高個人修為了。

人生世上,酒色財氣,名聞利養,俗務煩擾,想不被污染太難了,被污染得少些,就已經很不錯了。

修煉先天之學,無名無利一身輕時,心地澄明,可以達到較高造詣,一旦成名成家,涉及到重大決策,也容易出問題。

《西遊記》中開篇美猴王去尋師,菩提老祖的住處正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其實就是“心”字的隱語,意指最高深精妙的功夫,還是要向內求,“全憑心意用功夫”。

三、先天之學與後天之學的融通、轉化

先天之學與後天之學,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後天之學精深到極致時,會觸類旁通,打開大腦靈性的思維通道,這時各種預測模型、範式,就無法束縛住預測師的思維了。這也就是擇一術而窮究,以至於道了。

而對於喜好、對先天之學有領悟的朋友來說,在靈性不強、狀態不佳時,如果一定要做預測判斷,可以用後天之學做輔助,雙管齊下,陰陽並重,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了。

四、掐指一算,外行人的玩笑話而已

掐指一算,其實哪裡用得著什麼掐指,這些不過是懂些皮毛的小說家言,易學預測是有許多掌訣,比如掌上排地支、推六十花甲子、排六甲空亡等,有的是在手上排盤,比如大六壬盤、小六壬、排卦、排奇門盤等,但日久功深,哪裡用得著這些。

有人排八字,你的出生時間說完,你的八字就已經脫口而出了,這也並非幹什麼 異能,熟極而流,如賣油翁一樣,“無他,手熟爾”!再進一步,先天之學的推斷,就根本不需要什麼掐算了。

比如見三個“錯”字,而知此人將去見舊情人;農曆11三十八歲女問婚姻,知必離婚;見門外有人牽馬過,而知求測者是尋驢而驢已歸,類似這樣的推斷,哪裡有什麼固定的格式,又哪裡用得到掐算呢?

影視上經常演得一些神仙也這樣掐指一算,懂行的人看來,非但不莊嚴,反而十分搞笑,這樣的神仙只有是偽神仙。真正的神仙之流,靜心修煉數百上千年甚至時間更長,功德大顯,異能早已開發出來了,這些小術已經用不到了;即便會用,修煉了這麼長時間,早已經爛熟於心了,不用再這樣做樣子看。

從文藝作品的角度看,當然無可厚非,觀眾需要儀式感、需要陌生化,需要一些標誌性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