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隋煬帝不容抹殺的功績:1400年前焉支山下的那場萬國博覽會

萬國博覽會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隋朝,在《隋書·帝紀》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上禦觀風行殿,盛陳文物,奏九部樂,設魚龍蔓延,宴高昌王、吐屯設於殿上,以寵異之。其蠻夷陪列者三十余國。

”這裡面的“上”指的就是那位毀大於譽的隋煬帝楊廣。“其蠻夷陪列者三十余國”便是後世口中的“萬國博覽會”。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中原帝王在甘肅境內親自主持的重大政治經濟盛會。

大業五年(西元609年)正月的一天,當時剛40歲的隋煬帝登基不過5年,

這個崇尚秦皇漢武的年輕帝王率領他同樣年輕的帝國,隨行文武百官、宮女後妃、僧尼道士、舞樂演員十余萬人浩浩蕩蕩走出洛陽城的大門,一路向西,沿著絲綢古道去開拓他的宏大抱負。隋煬帝是一個不安分的帝王,他在宮中安靜生活的日子屈指可數,在他一生8次的巡視中,這一次西巡河西是第四次,也是意義最重大的一次。

在這次西巡過程中,隋煬帝以武力制服了吐谷渾餘部,戰事歷時月餘,吐谷渾除可汗伏戎等數十騎逃脫外,幾乎全軍覆滅,仙頭王率領十余萬人歸順隋朝。隋煬帝隨即宣詔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此四郡的設置是我國疆域史和民族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隋煬帝第一次將青海全境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

並再次將新疆東部納入隋朝管理。其中,當隋煬帝率領的十余萬人,在從張掖扁都口穿越60公里的險隘峽谷大鬥拔谷時,遭遇大風雪,士卒凍死者大半,連隋煬帝同行的姐姐也被凍死於這一場大風雪中。經過三四天的艱難跋涉,隋煬帝以超常的膽識和驚人的氣魄穿越這道鬼門關,他要向西域彰顯大國君主不畏艱險的威風,顯示自己同漢武帝一樣具有征服一切困難的雄才大略。

當隋煬帝到達焉支山時,焉支山下的焉支花開得正豔,那一場盛會就是在焉支山下可容納數百人的觀風行殿舉行的。

宴會開啟的那天,躊躇滿志的隋煬帝親臨觀風行殿,在這個偌大殿堂裡盛陳著眾多的文物,

同時還有盛大宴會及舞樂、雜技表演。隋煬帝對於已經臣服自己的西域王臣給予了豐厚的回報,以示他的皇恩浩蕩。究竟當時展出了什麼,現在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相信這些展品足以震撼西域王臣的靈魂,他們通過展品可以深深感受到一個文明綿延不絕的中原帝國是何等的強盛與富足。盛宴舉行三天后,龍心大悅的隋煬帝便大赦天下,宣告免除隴右地區的賦稅徭役一年,他經過的地方免除兩年。隨後,他又在文武大臣和諸國王臣的簇擁下,效法秦皇、漢武封禪泰山的禮儀,以君臨天下的氣概登上焉支山峰頂,祭祀天地神靈。

這次萬國博覽會規模之大,人數之多,耗資之巨,史無前例,讓西域王臣領略了中華禮儀的典雅威嚴,目睹和感知了中華帝王的大國風采,它將永久被歷史銘記。

他經過的地方免除兩年。隨後,他又在文武大臣和諸國王臣的簇擁下,效法秦皇、漢武封禪泰山的禮儀,以君臨天下的氣概登上焉支山峰頂,祭祀天地神靈。

這次萬國博覽會規模之大,人數之多,耗資之巨,史無前例,讓西域王臣領略了中華禮儀的典雅威嚴,目睹和感知了中華帝王的大國風采,它將永久被歷史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