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新型反艦導彈亮相,4馬赫末端突防難攔截,海灣一國再次購買

在冷戰期間,面對美國航母戰鬥群強大的作戰能力,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建立了一套“飽和攻擊”的打擊能力。從空中、水面和水下三個平臺上發射反艦導彈對美軍航母艦隊進行攻擊,

其中就促使了基洛夫級巡洋艦和光榮級巡洋艦的出現。兩者裝備的P-500“花崗岩”反艦導彈成為了當時名噪一時的“航母殺手”,在蘇聯解體後,中國在反艦導彈接替了蘇聯的位置。

因為中國海岸線較長,海軍長期面臨著較大的近海防禦壓力,

為此中國海軍也著重發展了一套“不對稱作戰”的戰術體系。除了發展陸基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以外,艦載反艦導彈也是發展的重點之一。中國海軍建立了一套由遠及近、亞音速巡航到超音速巡航的反艦導彈體系,在朱日和閱兵式上展開的數款反艦導彈中,國產新型反艦導彈鷹擊-12亮相之後,吸引了全球海軍專家的目光,俄羅斯專家認為這款反艦導彈已經可以稱的上是一款真正的“航母殺手”,
而日本海軍專家則認為這款反艦導彈比日本研製的90式反艦導彈領先一代,所以日本需要研發同類型導彈來應對。

其實在朱日和閱兵式亮相之前,美國媒體就對這款中國新研的反艦導彈進行了報導,美國海軍專家猜測,

鷹擊-12反艦導彈最大射程超過了400公里,如果採用戰機或者轟炸機發射的話射程將會達到500公里左右。因為採用了衝壓發動機的設計,末端突防速度達到了4馬赫,留給防空系統的時間極短,基本上很難攔截。目前尚不得知該導彈是否具備掠海飛行的能力,如果具備的話,那麼對防禦系統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在安裝了衛星制導和主動雷達聯合制導模式之後,
導彈的命中精度極高,再配合其安裝的高爆彈頭,基本上可以將一艘大型水面戰艦送入海底,如果是一艘航母的話也可以讓其受到不小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