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花開天下暖——文/潢川縣 劉光華

冬意漸濃的寒夜裡,我擁著妻新彈的棉被讀書,雖然時令清冷蕭殺,

室外飄著紛揚的雪花;但衾絮厚實暖和,可以抵禦寒天冷凍,因此我不由心底裡感激棉,由屋及烏,我自然會地想到棉及我摘棉的情景。

摘棉花,是辛苦的農活,但也很富詩意與愜意。我在公路邊棉地裡摘棉花的時候,正值初冬時節的一個半晌,頭頂一輪煦暖的太陽,輕炸慢烘,照曬得渾身暖洋洋的,如同絮軟的棉周身纏繞包容,溫暖賁張的感覺直沁心底;路上行人來去匆匆,

或許沒有給我驚鴻一瞥,但我偶爾看看他們,希望他們也能體臨一下田園風光和農人樂趣。

歷經了連日秋雨,棉桃爛黃了許多,但天一放晴,便依舊噴白吐絮,千枝萬朵,皓若繁星;摘棉也是精細繁瑣的技術活,需用五指抓掇棉花,盛放進筐簍裡,而那種柔和綿軟的感覺和雪白的耀眼感覺連同豐收的況味,逼迫著人情不自禁可勁地採摘。

我對棉花,有著與生具來的喜歡和難以割捨的情懷。

因為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冬天的某個寒夜,是夜冷風勁吹飛雪飄絮,是父母用栽種的棉柴在寒夜裡為我生火取暖,保住了我卑微的生命;後來又用軋好的棉為我做成棉衣棉鞋,讓我度過了童年的一個又一個嚴冬。

兒時的冬,出奇地寒。有時一夜間大雪紛揚,第二天通往村小上學去的麥田埂便積了沒膝的雪;風也呼嘯凜冽和刺骨,但穿著母親做得厚厚的棉衣,

便禦寒保暖;儘管很土氣很厚重,但很實用;雪過天晴的早晨,會有各種形態的冰——公路上會結上一層光頭冰,茅屋的簷下能生成一尺來長的冰淩,池塘上的冰很厚,我們甚至能在上面嘻戲玩耍與蹓滑,即使摔上一跤,厚實的棉襖棉褲呵護下也不覺得疼。

我從來不關心棉的春華秋實,只覺得它同紅薯、紅麻、大豆、花生、高粱一樣平淡無奇如樸實無華,只知道祖輩們總是在家鄉的貧瘠的田野裡耕耘著,

勞作著,土地是農人的憧憬與希望。春天裡泛青碧綠的油菜蔥籠滿畦,夏天裡一望無際的棉花長勢葳蕤,秋天裡金黃的稻浪無垠翻滾,冬天裡茁壯的麥苗戰雪傲霜,年復一年,這樣的畫圖總在我的腦海裡重疊輪回搖曳。

但種收棉花如同其他莊稼一樣,的確很辛苦。在家鄉除了有穀雨前後,栽瓜種豆的說法外,其他的莊稼都有相應的說道,

萬物生髮與消滅,都是節令使然,比如葫蘆,在野外的枯藤上歷經一冬的風曝雨寒,到了春天外殼朽化了,裡面的籽粒便開始萌發;蒜瓣也是;之于棉花,爺爺奶奶常念叨棗芽發,種棉花,也就是說春天棗枝開始吐露尖芽的時候,就可以種棉花。這時候,鄉民們便風風火火地整地、浸種、催芽、播種、選苗、施肥、澆水、除草……於是,在煦暖的春陽下,在輕柔的夏風中,棉苗生長,噴黃吐綠,很快便翠籠田疇。

世間的作物大約都具靈性,投桃報李,棉也是。棉的生長和收穫期間,都得細心照料,經過打藥防蟲,打叉枝,封畦土的棉花會枝葉繁茂地生長,春才去,仿佛一夜間夏風一吹,棉田裡的棉便綻蕾吐蕊,紅粉紫白,爭奇鬥豔,滿眼盛開的花,不久便棵棵枝掛青碩飽滿的棉桃,預兆著今秋的好收成。

鄉村舊時豐收時摘棉花也是蔚為壯觀的事。大姑娘小媳婦在秋天的驕陽下背簍挎筐,在無垠的棉地裡邊摘棉邊談笑,花海渺渺,人聲嘈嘈,只到愉快的笑聲映紅天邊的晚霞。

收棉後各家都將棉花賣到村裡的收購站,有時能換取可觀的收入;當然每家還會留存一些棉花自用,這些棉經過彈軋加工,便可以成為輕柔雪白的絮,還可收穫部分棉籽,棉籽運到生產隊的機房用榨油機榨油。

棉絮用以套棉衣、棉被,或用來紡線。記得小時候家家都有紡車,冬日鄉村暖陽中的土牆邊,或油燈下的堂屋裡,家庭主婦們手搖紡花車嗡嗡作響的聲音交響,是我們孩提時聽到的最奢侈的聲音;絮這種溫暖聖潔的天賜靈物,在奶奶、母親、大嬸們勤勞而皴裂的手中變成絲線,成為給我們做鞋縫衣的最佳原料。

棉是溫暖的代名詞。俗話說十層單不如一層棉。逢年過節的時候,穿著棉絮做的新衣新鞋新帽,便會暖上心頭;蓋著母親辛勞做成的棉被,夢才做得香甜;穿著母親用棉底線納的千層底,可以義無反顧地走四方。

是的,棉花花開天下暖。又值漫天飄飛雪花的季節,又是白色棉花抗衡白色雪花的時候,風雨同行,冷暖交會,才知棉的可貴;在飄零的雪花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故鄉的棉田,看到了田野中棉花的星星點點,我的耳邊又迴響起村南村北的繅車聲,我的腦海中突然想起了那句詩:誰知姹紫嫣紅外,衣被蒼生別有花。

很快便翠籠田疇。

世間的作物大約都具靈性,投桃報李,棉也是。棉的生長和收穫期間,都得細心照料,經過打藥防蟲,打叉枝,封畦土的棉花會枝葉繁茂地生長,春才去,仿佛一夜間夏風一吹,棉田裡的棉便綻蕾吐蕊,紅粉紫白,爭奇鬥豔,滿眼盛開的花,不久便棵棵枝掛青碩飽滿的棉桃,預兆著今秋的好收成。

鄉村舊時豐收時摘棉花也是蔚為壯觀的事。大姑娘小媳婦在秋天的驕陽下背簍挎筐,在無垠的棉地裡邊摘棉邊談笑,花海渺渺,人聲嘈嘈,只到愉快的笑聲映紅天邊的晚霞。

收棉後各家都將棉花賣到村裡的收購站,有時能換取可觀的收入;當然每家還會留存一些棉花自用,這些棉經過彈軋加工,便可以成為輕柔雪白的絮,還可收穫部分棉籽,棉籽運到生產隊的機房用榨油機榨油。

棉絮用以套棉衣、棉被,或用來紡線。記得小時候家家都有紡車,冬日鄉村暖陽中的土牆邊,或油燈下的堂屋裡,家庭主婦們手搖紡花車嗡嗡作響的聲音交響,是我們孩提時聽到的最奢侈的聲音;絮這種溫暖聖潔的天賜靈物,在奶奶、母親、大嬸們勤勞而皴裂的手中變成絲線,成為給我們做鞋縫衣的最佳原料。

棉是溫暖的代名詞。俗話說十層單不如一層棉。逢年過節的時候,穿著棉絮做的新衣新鞋新帽,便會暖上心頭;蓋著母親辛勞做成的棉被,夢才做得香甜;穿著母親用棉底線納的千層底,可以義無反顧地走四方。

是的,棉花花開天下暖。又值漫天飄飛雪花的季節,又是白色棉花抗衡白色雪花的時候,風雨同行,冷暖交會,才知棉的可貴;在飄零的雪花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故鄉的棉田,看到了田野中棉花的星星點點,我的耳邊又迴響起村南村北的繅車聲,我的腦海中突然想起了那句詩:誰知姹紫嫣紅外,衣被蒼生別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