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律所管理|梁山泊興衰啟示錄(中)

文 / 法律先生

上次,提到了梁山泊到了晁蓋時期,才有了真正的崛起。

但是晁蓋的改革呢,雖然解決了三大問題,但同時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晁蓋的問題

第一呢,缺乏長遠的規劃。因為晁蓋入主樑山泊,並非是因為他自己的意願,而僅僅是自己的歇腳之處,也就是說,他只是把梁山泊當成了一個無奈的選擇,他可以把這工作做好,但是他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第二呢,在團隊屬於中小規模的時候,資源的相對集中而非高度集中,

還能創造快速的發展,但是當規模急速擴大的時候,管理缺乏紀律和有效的機制,也就是資源未能高度集中。那問題就出現了:物質、人力資源的使用、調配不當,甚至是業務模式僵化。

如果你有一個200個律師的律所,你還按照只有50個人的方式去塑造自己的業務模式、分工體系、管理架構,你不會遇到頭大的問題嗎?

宋江的改革

真正將梁山泊的事業發揚光大的,是宋江。自從宋江上了梁山泊之後,

他就在籌畫梁山泊的未來事業,而且,是他將晁蓋提出局。(金聖歎就說過,宋江雖未出刀,但是弑晁蓋的)

宋江的改革為什麼重要呢?《水滸傳》第71回,說到梁山泊一打東平、二打東昌,環顧自己居然有108員核心成員時,他就想到了改制。但晁蓋留下的傳統,不能隨便就改了,得找個方式:

宋江說得比較有意思:

“宋江自從鬧了江洲(意思是:你看,我是同道中人吧),上山之後,

皆賴托眾兄弟英雄扶助,立我為頭(意思是:我的權力是你們自願給的,這是合法性基礎)”。

接著說,

“此是上天保佑,非人之能(注意:這很重要,這表達了改革的意圖,不要再逞個人英雄主義,我們如今是一個集體了)……我心中欲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意思是,兄弟們,我要開始改革了!)”

“一則祈保眾兄弟身心安樂(別擔心,不會動任何人的既得利益),二則惟願朝廷早降恩光,

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我們的規劃和方針要發生變化了,當土匪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且一輩子當土匪也不現實,就像阿裡巴巴一樣,不能一直在體制外當大盜,前車太多,必須考慮長遠出路),

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見(大家別擔心,無論怎麼改,我們都是兄弟,這點有點像當年49年時與各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會議)。

宋江改革的本質

上面這段話為什麼有意思?他表達了幾個核心的問題,第一就是權力的集中,現在攤子大了,隊伍不好帶,怎麼辦?權力要集中歸於我,以後沒有協商制,共同決定制,所有的大政方針由我來決策了。

他意識到晁蓋的問題,權力不集中,當初入主的時候,基本上是合夥人合議制,他需要吳用、公孫勝的同意,到後期,更需要宋江的意見,很多事情都無法一個人決定,就會影響到高速擴張期間的決策成本。

就像46回,一打祝家莊那回,很有意思。晁蓋要打,但是“與眾商量議事”,結果,決策成了什麼?自己做不了主,而變成“宋江教喚鐵面孔目裴宣計較下山人數”,然後巴拉巴拉,自己做主分配。

所以,他不要重蹈覆轍,他要將權力高度集中,以便以極高的效率,用於適應公司的未來發展的事情上。為了表達權力集中的合法性,他還在導演了“天書”出土的傳統把戲。

這個把戲很多人都有用過。王莽篡權的時候用過,武則天也用過。但是這些人用,可是一出來後,就有托趕緊說,哇撒,好棒棒,你大老大原來是上天安排的!但是宋江這戲還差點砸了。

安排的托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這一齣戲出來後,大家都沒有吱聲,“讀罷,眾人看了,俱驚訝不已”,此刻,空氣突然安靜。

宋江沒法,只好自己吹自己:

鄙猥小吏,原來上應星魁,眾多弟兄也原來是一會之人。上天顯應,合當聚義。今已數定,上蒼分定位數,為大小二等。

哇,上天說我是老大也,你們要聽話!不然,嘿嘿!

第二呢?就是公司的戰略方向發生變化。

之前是什麼?晁蓋說得,“竭力同心,共聚大義”,不外就是兄弟們在一起,要搞事情!

但是搞什麼事情有錢也有逼格呢?首先,大堂的標語要換:忠義堂!其次,Slogan也要換:替天行道!格局一下子就有了,我們不是搶錢的土匪,我們是一個有著夢想有情懷的集團公司。

為什麼要變?我們回顧一點大型律師事務所的發展,之前大家都在提什麼?我們要建設大型的律師事務所,這個就是方針?這其實不過相當於當年晁蓋說,我們要做強做大啊!

但是你的宗旨呢?能夠是為人民服務嗎?目前像大成、盈科的Slogan,你就可以看到區別,而天同的網站是什麼?一家與眾不同的律師事務所。而相類似的機構,比如畢馬威的是什麼?“我們的使命是解決重要問題以及建立社會信任。這是我們在提供專業服務及作出商業決定時的重中之重”。

你看,他們不必說自己是會計師事務所,他們追求的是什麼?是解決社會的重要問題和建立社會信任。從這個區別,就能看到,為什麼同為這樣的高度抽象的智力服務機構,普華永道為什麼發展的格局、速度、規模會比律師事務所厲害?!

▲中央警衛局負責人 李逵

宋江的改革,到底改變了什麼?

第一就是體制改革。晁蓋時代是什麼?每個事情都要開合夥人,今天搶哪裡?該不該搶,都要開合夥人會議,煩都煩死了,生意還怎麼做呢?

宋江上臺之後,立即就將合夥制企業,改制成了股份有限制。為什麼要這樣改制?很簡單,之前20多合夥人的時候,還是可以忍受,但是現在108個人了,怎麼辦?

把其他107個都當成部門經理?像玉臂匠金大堅、聖手書生蕭讓、神算子蔣敬、神行太保戴宗等等,做部門經理呢?也沒有人可以管轄。做合夥人呢?他的意見又什麼好提的呢?但不解決這個身份問題,時間一久,身份認同沒有了,別人也不一定要在這裡幹啊。

怎麼辦?現代企業用的就是股權激勵,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宋江很聰明,用股權激勵,把這些人都納入股東,第一反正大事情,股東會知會一聲,決策權仍在董事長手裡。

而且,人才留下來了,各司其職,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貢獻自己的才智與資源,奮鬥於整個梁山泊的事業。你說,108個股東的勁都往一處使,這感覺肯定很得勁。

第二呢,就是權力的高度集中。這是一種中國特色的股份有限制,董事會搞定一切,董事長宋江做主,而比如吳用啊,這樣的人就負責擬定實施方案,從而保障集中梁山泊全部的資源,以一個合理的分工體系,形成一個強大的戰鬥力,去開闢市場。

這個時候,梁山泊才真正成了一個很完整的軍事團體,保障全部的資源,有效地佔領一個穩定的市場份額。你可以想像一下當年的延安,就是這樣的,只是延安的那群人想著解放全中國。

宋江改革的效果

這在晁蓋前現代企業的架構下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生產規模,以及從人才吸引、訓練、使用上,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這個時候,才能像掃蕩哪裡,就掃蕩哪裡,就來朝廷來的大軍,基本上也是一一抵擋。綜合實力,梁山泊從top10,進入到了top1的時代。

宋江實現了自己的初步構想,他不像晁蓋把梁山泊看成是一個生意,掙錢過小康生活即可,他把梁山泊看成了自己的偉大事業,他要在這裡,展現心中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偉大。

這一點來說,宋江做到了。但是,在這次改革之中,也埋下了很多的隱患,導致了最後的覆滅。

到底是什麼隱患呢? 且聽下回分解。

- END -

當初入主的時候,基本上是合夥人合議制,他需要吳用、公孫勝的同意,到後期,更需要宋江的意見,很多事情都無法一個人決定,就會影響到高速擴張期間的決策成本。

就像46回,一打祝家莊那回,很有意思。晁蓋要打,但是“與眾商量議事”,結果,決策成了什麼?自己做不了主,而變成“宋江教喚鐵面孔目裴宣計較下山人數”,然後巴拉巴拉,自己做主分配。

所以,他不要重蹈覆轍,他要將權力高度集中,以便以極高的效率,用於適應公司的未來發展的事情上。為了表達權力集中的合法性,他還在導演了“天書”出土的傳統把戲。

這個把戲很多人都有用過。王莽篡權的時候用過,武則天也用過。但是這些人用,可是一出來後,就有托趕緊說,哇撒,好棒棒,你大老大原來是上天安排的!但是宋江這戲還差點砸了。

安排的托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這一齣戲出來後,大家都沒有吱聲,“讀罷,眾人看了,俱驚訝不已”,此刻,空氣突然安靜。

宋江沒法,只好自己吹自己:

鄙猥小吏,原來上應星魁,眾多弟兄也原來是一會之人。上天顯應,合當聚義。今已數定,上蒼分定位數,為大小二等。

哇,上天說我是老大也,你們要聽話!不然,嘿嘿!

第二呢?就是公司的戰略方向發生變化。

之前是什麼?晁蓋說得,“竭力同心,共聚大義”,不外就是兄弟們在一起,要搞事情!

但是搞什麼事情有錢也有逼格呢?首先,大堂的標語要換:忠義堂!其次,Slogan也要換:替天行道!格局一下子就有了,我們不是搶錢的土匪,我們是一個有著夢想有情懷的集團公司。

為什麼要變?我們回顧一點大型律師事務所的發展,之前大家都在提什麼?我們要建設大型的律師事務所,這個就是方針?這其實不過相當於當年晁蓋說,我們要做強做大啊!

但是你的宗旨呢?能夠是為人民服務嗎?目前像大成、盈科的Slogan,你就可以看到區別,而天同的網站是什麼?一家與眾不同的律師事務所。而相類似的機構,比如畢馬威的是什麼?“我們的使命是解決重要問題以及建立社會信任。這是我們在提供專業服務及作出商業決定時的重中之重”。

你看,他們不必說自己是會計師事務所,他們追求的是什麼?是解決社會的重要問題和建立社會信任。從這個區別,就能看到,為什麼同為這樣的高度抽象的智力服務機構,普華永道為什麼發展的格局、速度、規模會比律師事務所厲害?!

▲中央警衛局負責人 李逵

宋江的改革,到底改變了什麼?

第一就是體制改革。晁蓋時代是什麼?每個事情都要開合夥人,今天搶哪裡?該不該搶,都要開合夥人會議,煩都煩死了,生意還怎麼做呢?

宋江上臺之後,立即就將合夥制企業,改制成了股份有限制。為什麼要這樣改制?很簡單,之前20多合夥人的時候,還是可以忍受,但是現在108個人了,怎麼辦?

把其他107個都當成部門經理?像玉臂匠金大堅、聖手書生蕭讓、神算子蔣敬、神行太保戴宗等等,做部門經理呢?也沒有人可以管轄。做合夥人呢?他的意見又什麼好提的呢?但不解決這個身份問題,時間一久,身份認同沒有了,別人也不一定要在這裡幹啊。

怎麼辦?現代企業用的就是股權激勵,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宋江很聰明,用股權激勵,把這些人都納入股東,第一反正大事情,股東會知會一聲,決策權仍在董事長手裡。

而且,人才留下來了,各司其職,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貢獻自己的才智與資源,奮鬥於整個梁山泊的事業。你說,108個股東的勁都往一處使,這感覺肯定很得勁。

第二呢,就是權力的高度集中。這是一種中國特色的股份有限制,董事會搞定一切,董事長宋江做主,而比如吳用啊,這樣的人就負責擬定實施方案,從而保障集中梁山泊全部的資源,以一個合理的分工體系,形成一個強大的戰鬥力,去開闢市場。

這個時候,梁山泊才真正成了一個很完整的軍事團體,保障全部的資源,有效地佔領一個穩定的市場份額。你可以想像一下當年的延安,就是這樣的,只是延安的那群人想著解放全中國。

宋江改革的效果

這在晁蓋前現代企業的架構下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生產規模,以及從人才吸引、訓練、使用上,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這個時候,才能像掃蕩哪裡,就掃蕩哪裡,就來朝廷來的大軍,基本上也是一一抵擋。綜合實力,梁山泊從top10,進入到了top1的時代。

宋江實現了自己的初步構想,他不像晁蓋把梁山泊看成是一個生意,掙錢過小康生活即可,他把梁山泊看成了自己的偉大事業,他要在這裡,展現心中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偉大。

這一點來說,宋江做到了。但是,在這次改革之中,也埋下了很多的隱患,導致了最後的覆滅。

到底是什麼隱患呢? 且聽下回分解。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