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未來汽車|一周大事件:阿裡巴巴否認進軍自動駕駛 吉利北汽發力共用出行

我們每週五為你選取最重要的未來汽車新聞,一切可能改變我們未來出行的事件都在其中。

文 | 汽車產經網 魏微

大公司

阿裡巴巴否認進軍自動駕駛業務。1月14日,有媒體報導指出,在國際最大的自動駕駛電腦視覺演算法集KITTI中,阿裡巴巴獲得了3項世界第一,包括以96.06%、97.70%的分割準確率分別獲得UU_ROAD(鄉村車道)、UMM_ROAD(多車道)兩項特定場景評測任務第一,96.76%的準確率獲整個道路場景分割綜合評測任務URBAN_ROAD第一。

不過,阿裡巴巴雖然證實了這一消息,

但否認阿裡將進軍自動駕駛業務。阿裡方面表示,該公司重視基礎科學研究,自動駕駛技術是其中一部分,該項研究正由阿裡巴巴機器視覺科學家任小楓率領。任小楓曾主導亞馬遜Amazon Go無人店演算法,當時為亞馬遜最高級別華人科學家。

三菱發佈可替代後視鏡的人工智慧攝像系統。1月17日,三菱宣佈研發成功一款車載探測系統。該系統搭載人工智慧和攝像功能,可以探測車輛後方的車輛、行人及周圍的障礙物,

並能夠在司機變道時有可能遭遇危險時發出警告。值得一提的是,三菱表示該系統所用的人工智慧技術是自己開發的Maisart 人工智慧系統,配合攝像頭使用,可以模仿人類的視覺行為。

實際上,在剛落幕不久的CES展上,賈躍亭投資的Faraday Future低調的舉行了小範圍試駕活動,據參加試駕的媒體報導,Faraday Future的試駕車中就有用攝像頭取代後視鏡的設計。

特斯拉Model X首次亮相時也採用微型攝像頭替代了後視鏡,但因為該設計違反美國現行法規而改回傳統後視鏡。早在2014年漢諾威國際商用車車展上,賓士在其概念卡車上,也是用攝像頭期待了外後視鏡。

看來,未來汽車上用攝像頭取代後視鏡也將是一個趨勢,畢竟後視鏡具有視覺盲區容易引發交通意外的產生。攝像頭則具有可視範圍廣、體積小減小風阻、不受天氣、照明情況影響、提升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等級,

提升駕駛安全性。

不過,前景雖好,但是應用首先需邁過法規的關卡,因此普及尚需時日。

奇瑞打造國家級汽車電子公共研發創新中心。1月16日,奇瑞汽車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6家高校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奇瑞將與各高校聯合共建實驗室,推動汽車電子技術及智慧化、電動化、網聯化等關鍵技術專案的合作研究和技術成果轉化,

推動創新人才的聯合培養並聯合申報政府專案等。

奇瑞在傳統燃油車市場遭遇了不小困境,2017年90萬輛的銷量目標無法達成、相繼出售觀致汽車、凱翼汽車控股權,但是在未來汽車上它的佈局思路是較為領先的。在剛剛結束的CES展以及正在進行的北美車展上,奇瑞先後與百度、英偉達、采埃孚等科技企業達成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加快推動L3級量產車的落地。也許,奇瑞也已經打算通過智慧汽車換道先行了?

新公司

威馬汽車擬借殼爭取新能源車生產資質。1月16日,工信部公佈《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04批),在擬變更企業准入資訊中,中順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變更為威馬汽車製造溫州有限公司,公示期至1月21日。

威馬汽車目前已經對中順汽車實現了100%的間接控股。中順汽車原為松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企業改制重組為瀋陽中順汽車有限公司,專注於輕型客車、多功能商務車(MPV)、運動型休閒越野車(SUV)等乘用車以及商用車的研發、製造。也就是說,不出意外,威馬汽車將通過控股中順汽車的方式,獲得汽車生產資質。

不同於和擁有生產資質的成熟造車企業合作代工快速推出產品的模式,威馬汽車爭取通過“借殼”來獲取生產資質再在自建工廠生產產品。按照此前威馬汽車公佈的進度,威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產品是定位于20萬元區間的純電動智能化SUV車型,整車最大續航里程達600公里,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450公里,首批產品將於2018年在溫州新能源汽車智慧產業園量產下線。

如果威馬的量產車如期推出,那麼在2018年的電動車市場,以蔚來汽車和威馬汽車為代表的新創車企,恐怕又要掀起一場輿論大戰了。

荷蘭Lightyear計畫在明年推出續航800公里太陽能電動車。外媒報導稱,荷蘭初創公司Lightyear計畫在2019年推出太陽能電動車——Lightyear One,該車續航里程數為800公里。

報導稱,該款車輛的車頂配有一體化太陽能電池,可利用白天產生足夠的能量,用於車載電池的充電。在陽光明媚的天氣中,車輛可以連續行駛數個月,無需中途充電,而這類氣候則多見於美國及歐洲南部的絕大部分地區。

太陽能汽車領域,中國企業中也早有涉足者——漢能汽車。2016年,漢能汽車就曾高調發佈4款太陽能電動車,此後也與奧迪、北汽新能源等國內外汽車製造商達成合作。不過從進展來看,太陽能電動車是比氫燃料汽車更遙遠的未來吧。

小馬智行完成1.12億美元A輪融資。近日,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宣佈完成1.12億美元的A輪融資。此次融資將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小馬智行計畫在2018年上半年在廣州推出首支無人駕駛運營車隊。

小馬智行成立於 2016年末,其聯合創始人兼CEO彭軍曾任百度首席架構師,負責自動駕駛、大資料及廣告變現等多領域的技術主導;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兼CTO樓天城曾在穀歌和百度兩家公司自動駕駛部門工作。小馬智行致力於Level 4(S.E.A)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即特定道路、環境下車輛的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在過去一年中,小馬智行在美國三藩市展開路測工作,並於2017年10月成立中國總部及研發中心。

不過,2018年上半年在廣州運營首支無人駕駛車隊……首先法律法規的關還過不去吧?

零跑汽車Pre-A輪融資億元。1月15日,零跑汽車宣佈完成Pre-A輪融資,金額已達億級,由紅杉中國領投。零跑汽車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商,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濱江高新開發區,主要研發方向為智慧互聯、電機電控、電池系統以及整車設計。

隨著預期向好,2018年對於新創車企來說,融資會進行的更順暢的一年?

共用出行

吉利、北汽發力交通出行。1月17日,由吉利集團戰略投資的新能源汽車共用出行平臺——曹操專車宣佈獲得多家海內外知名金融機構投資,完成A輪融資共計10億元。該輪融資過後,曹操專車估值超過100億元。曹操專車已獲得網約車牌照,其運營車輛全部採用了純電動車型吉利帝豪EV。曹操專車說,其日訂單量突破15萬單,用戶數量超過1000萬人,線上車輛超過12000輛,司機超過12000名,已經在全國超過17個城市上線運營。

無獨有偶,在2018年第一場車企高層人事變動中,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建軍調至華夏出行任職。華夏出行是北汽集團在2017年4月牽頭成立的,占51%的股份,其他兩大股東為珠海協鑫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持股29%,北京市盈潤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20%。徐和誼曾表示華夏出行的成立承載著北汽向出行服務和創新公司轉型的重要使命。此次將北汽自主的行銷幹將調往華夏出行,北汽集團發力共用出行的決心可見一斑。

2018開年,吉利、北汽先後釋放發力共用出行的強烈信號,外加美團此前高調進軍北京網約車市場因牌照問題而暫停、神州租車推出分時租賃業務……在交通出行領域,一場“流量”的爭奪戰的硝煙已開始彌漫。

技術發展

通用與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名列前茅,蘋果特斯拉墊底。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發佈了一年一度的自動駕駛技術企業排名。在最新的榜單中,通用與Alphabet旗下的無人駕駛部門Waymo分列第一和第二名。而出人意料的是,蘋果和特斯拉居然排名墊底。

去年只有4家企業上了這份榜單的第一梯隊,即領導者,他們分別是通用、福特、戴姆勒以及雷諾-日產。而今年的榜單上的領導者則有8家/組企業,他們是通用、Waymo、戴姆勒-博世、福特、大眾、寶馬-英特爾-FCA、Aptiv以及雷諾-日產。

自2015年以來,Navigant每年都會對20家所有正在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企業進行關注,並且發佈無人駕駛技術榜單。Navigant的這份榜單將所有企業分成了四個類別:領導者、競爭者、挑戰者和追趕者。中國企業百度的阿波羅計畫無人駕駛項目在今年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去年該公司還屬於挑戰者,而今年一躍躋身競爭者之列。

產業發展

中國首個大型綜合智慧網聯汽車試驗基地落戶重慶大足。1月18日,中國汽研智慧網聯汽車試驗基地一期工程在重慶大足區雙橋經開區郵亭工業園正式開工。該專案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打造、國家機動車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重慶)整體策劃,專案整體占地約3500畝,一期工程占地860畝預計今年內將全部建成並投用。根據規劃,該基地試驗道路總長50余公里,試驗場景百餘種,配套試驗室及車間萬餘平方米,涵蓋了傳統大型汽車綜合試驗場80%以上功能,汽車性能試驗道規劃建設多達8條,長達2.8公里。

廣州市發佈汽車產業2025戰略規劃,將重點佈局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慧汽車。1月17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廣州市汽車產業2025戰略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廣州市汽車產業“兩區一高地”(中國品牌汽車標杆引領區、國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應用示範區、汽車產業創新開放共用高地)發展戰略定位,技術上重點佈局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慧汽車。

在產業規劃上,廣州市編制《廣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十三五”規劃》,出臺實施《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按照“153”戰略,即“一個基地、五個園區、三個重點”,根據差異化發展的原則,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在番禺、增城、花都、南沙和從化佈局建設新產業園區。五個園區新增規劃用地面積40平方公里,並將在金融、用地、核心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設立廣州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基金,重點支持自主品牌汽車、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發展。

美國將在今年夏季修訂無人駕駛汽車指南。據媒體報導,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表示,特朗普政府計畫在今年夏季公佈新的自動駕駛汽車指南,旨在為汽車廠商研發和生產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更多便利。新的指南不僅解決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還將為汽車廠商把自動駕駛技術運用到公共汽車、地鐵等公交系統以及其他運輸工具上掃除障礙。去年9月,美國交通部發佈自動駕駛汽車指南2.0版,給汽車廠商更大自由來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歡迎大家參與留言。

寫出您的觀點我們將挑選優質留言作者贈送產經網新書《巨變前夜-2017中國車市故事》。

加快推動L3級量產車的落地。也許,奇瑞也已經打算通過智慧汽車換道先行了?

新公司

威馬汽車擬借殼爭取新能源車生產資質。1月16日,工信部公佈《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04批),在擬變更企業准入資訊中,中順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變更為威馬汽車製造溫州有限公司,公示期至1月21日。

威馬汽車目前已經對中順汽車實現了100%的間接控股。中順汽車原為松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企業改制重組為瀋陽中順汽車有限公司,專注於輕型客車、多功能商務車(MPV)、運動型休閒越野車(SUV)等乘用車以及商用車的研發、製造。也就是說,不出意外,威馬汽車將通過控股中順汽車的方式,獲得汽車生產資質。

不同於和擁有生產資質的成熟造車企業合作代工快速推出產品的模式,威馬汽車爭取通過“借殼”來獲取生產資質再在自建工廠生產產品。按照此前威馬汽車公佈的進度,威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產品是定位于20萬元區間的純電動智能化SUV車型,整車最大續航里程達600公里,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450公里,首批產品將於2018年在溫州新能源汽車智慧產業園量產下線。

如果威馬的量產車如期推出,那麼在2018年的電動車市場,以蔚來汽車和威馬汽車為代表的新創車企,恐怕又要掀起一場輿論大戰了。

荷蘭Lightyear計畫在明年推出續航800公里太陽能電動車。外媒報導稱,荷蘭初創公司Lightyear計畫在2019年推出太陽能電動車——Lightyear One,該車續航里程數為800公里。

報導稱,該款車輛的車頂配有一體化太陽能電池,可利用白天產生足夠的能量,用於車載電池的充電。在陽光明媚的天氣中,車輛可以連續行駛數個月,無需中途充電,而這類氣候則多見於美國及歐洲南部的絕大部分地區。

太陽能汽車領域,中國企業中也早有涉足者——漢能汽車。2016年,漢能汽車就曾高調發佈4款太陽能電動車,此後也與奧迪、北汽新能源等國內外汽車製造商達成合作。不過從進展來看,太陽能電動車是比氫燃料汽車更遙遠的未來吧。

小馬智行完成1.12億美元A輪融資。近日,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宣佈完成1.12億美元的A輪融資。此次融資將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小馬智行計畫在2018年上半年在廣州推出首支無人駕駛運營車隊。

小馬智行成立於 2016年末,其聯合創始人兼CEO彭軍曾任百度首席架構師,負責自動駕駛、大資料及廣告變現等多領域的技術主導;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兼CTO樓天城曾在穀歌和百度兩家公司自動駕駛部門工作。小馬智行致力於Level 4(S.E.A)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即特定道路、環境下車輛的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在過去一年中,小馬智行在美國三藩市展開路測工作,並於2017年10月成立中國總部及研發中心。

不過,2018年上半年在廣州運營首支無人駕駛車隊……首先法律法規的關還過不去吧?

零跑汽車Pre-A輪融資億元。1月15日,零跑汽車宣佈完成Pre-A輪融資,金額已達億級,由紅杉中國領投。零跑汽車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商,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濱江高新開發區,主要研發方向為智慧互聯、電機電控、電池系統以及整車設計。

隨著預期向好,2018年對於新創車企來說,融資會進行的更順暢的一年?

共用出行

吉利、北汽發力交通出行。1月17日,由吉利集團戰略投資的新能源汽車共用出行平臺——曹操專車宣佈獲得多家海內外知名金融機構投資,完成A輪融資共計10億元。該輪融資過後,曹操專車估值超過100億元。曹操專車已獲得網約車牌照,其運營車輛全部採用了純電動車型吉利帝豪EV。曹操專車說,其日訂單量突破15萬單,用戶數量超過1000萬人,線上車輛超過12000輛,司機超過12000名,已經在全國超過17個城市上線運營。

無獨有偶,在2018年第一場車企高層人事變動中,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建軍調至華夏出行任職。華夏出行是北汽集團在2017年4月牽頭成立的,占51%的股份,其他兩大股東為珠海協鑫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持股29%,北京市盈潤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20%。徐和誼曾表示華夏出行的成立承載著北汽向出行服務和創新公司轉型的重要使命。此次將北汽自主的行銷幹將調往華夏出行,北汽集團發力共用出行的決心可見一斑。

2018開年,吉利、北汽先後釋放發力共用出行的強烈信號,外加美團此前高調進軍北京網約車市場因牌照問題而暫停、神州租車推出分時租賃業務……在交通出行領域,一場“流量”的爭奪戰的硝煙已開始彌漫。

技術發展

通用與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名列前茅,蘋果特斯拉墊底。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發佈了一年一度的自動駕駛技術企業排名。在最新的榜單中,通用與Alphabet旗下的無人駕駛部門Waymo分列第一和第二名。而出人意料的是,蘋果和特斯拉居然排名墊底。

去年只有4家企業上了這份榜單的第一梯隊,即領導者,他們分別是通用、福特、戴姆勒以及雷諾-日產。而今年的榜單上的領導者則有8家/組企業,他們是通用、Waymo、戴姆勒-博世、福特、大眾、寶馬-英特爾-FCA、Aptiv以及雷諾-日產。

自2015年以來,Navigant每年都會對20家所有正在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企業進行關注,並且發佈無人駕駛技術榜單。Navigant的這份榜單將所有企業分成了四個類別:領導者、競爭者、挑戰者和追趕者。中國企業百度的阿波羅計畫無人駕駛項目在今年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去年該公司還屬於挑戰者,而今年一躍躋身競爭者之列。

產業發展

中國首個大型綜合智慧網聯汽車試驗基地落戶重慶大足。1月18日,中國汽研智慧網聯汽車試驗基地一期工程在重慶大足區雙橋經開區郵亭工業園正式開工。該專案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打造、國家機動車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重慶)整體策劃,專案整體占地約3500畝,一期工程占地860畝預計今年內將全部建成並投用。根據規劃,該基地試驗道路總長50余公里,試驗場景百餘種,配套試驗室及車間萬餘平方米,涵蓋了傳統大型汽車綜合試驗場80%以上功能,汽車性能試驗道規劃建設多達8條,長達2.8公里。

廣州市發佈汽車產業2025戰略規劃,將重點佈局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慧汽車。1月17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廣州市汽車產業2025戰略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廣州市汽車產業“兩區一高地”(中國品牌汽車標杆引領區、國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應用示範區、汽車產業創新開放共用高地)發展戰略定位,技術上重點佈局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慧汽車。

在產業規劃上,廣州市編制《廣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十三五”規劃》,出臺實施《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按照“153”戰略,即“一個基地、五個園區、三個重點”,根據差異化發展的原則,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在番禺、增城、花都、南沙和從化佈局建設新產業園區。五個園區新增規劃用地面積40平方公里,並將在金融、用地、核心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設立廣州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基金,重點支持自主品牌汽車、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發展。

美國將在今年夏季修訂無人駕駛汽車指南。據媒體報導,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表示,特朗普政府計畫在今年夏季公佈新的自動駕駛汽車指南,旨在為汽車廠商研發和生產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更多便利。新的指南不僅解決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還將為汽車廠商把自動駕駛技術運用到公共汽車、地鐵等公交系統以及其他運輸工具上掃除障礙。去年9月,美國交通部發佈自動駕駛汽車指南2.0版,給汽車廠商更大自由來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歡迎大家參與留言。

寫出您的觀點我們將挑選優質留言作者贈送產經網新書《巨變前夜-2017中國車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