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推開“分時租賃”大門:神州租車的自我革命

“創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這句陸正耀曾經反復重複的話放在卷首恰到好處。

伴隨著共用經濟的熱潮,汽車分時租賃業務披上了“共用汽車”的外衣,迎來了全面的爆發,

老玩家TOGO途歌、上汽EVCARD、戴姆勒Car2Share、首汽Gofun出行等發展得如火如荼,新玩家滴滴、摩拜也要入局分一杯羹。

但這個市場的擁有競爭力的人遠遠不止於此。昨日,神州租車高調宣佈進軍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同時面向全國拿出1000萬小時(1億公里)招募500萬名免費體驗客戶,

並將於3月28日正式上線。

速途網認為,神州租車就此開始了自我革命,陸正耀和他的兄弟們再次出征了!

踏進“分時租賃”,神州租車心中的“小九九”

昨日,神州租車公佈了分時租賃業務的具體細節,其實早在一個月前的戰略發佈會上,陸正耀就宣佈將神州租車進行升級打造新一代汽車生活平臺,不僅包括有車一族,更要針對有本無車的“本本族”。

那麼國內的“本本族”究竟是一個多大的市場呢?

速途網瞭解到,隨著城市對於環境、交通等治理的力度逐步加大,大城市車輛正在面臨“上牌難、停車難、限行限號”等問題,由此產生了大量的“有證無車”人群。

目前中國私家車保有量為1.4億輛,但機動車駕照持有者卻高達3.5億人,這意味著我國有超過2億有本無車的人。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樂觀估計,未來十年,中國駕照持有人會達到10億,而中國道路對汽車保有的最大容量僅為3億輛,

這就意味著未來“本本族”的市場將持續擴大。

為了緩解時下“越來越多有用車需求的人”與“有限的道路容量”的矛盾,“共用出行”概念一經提出,便被行業視為解決未來出行的新解決方案。有資料表示,僅去年1-9月京津冀地區,共用汽車月活躍人數(MAU)便已達到40萬。

在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都存在的現狀之下,汽車分時租賃可以說是一塊任何入局者都迫不及待瓜分的“蛋糕”。

然而對於神州租車來說卻表現得相對謹慎,從神州租車董事局主席陸正耀透露的時間表上看:3月28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開始開通,之前會有客戶體驗活動。4月16號再開通11個城市,5月7號開通其他城市。離神州分時租賃的首批上線,依然存在兩個月的準備期。

而之所以神州要提前兩個月公佈該計畫,足以見得神州進軍分時租賃行業的決心與野心,但同時又要謹慎地避免重蹈前人失敗的覆轍,神州可能還需要時間做一些準備:

第一,目前神州現有網點如北京有100多個,遠不及其設想中300、500米馬上用車的密度,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密佈網點;

弟二,提前為上線業務進行預熱,避免業務上線初期因為車輛閒置率過高,造成運營成本的飆升。

巨頭紛紛佈局分時租賃,市場環境呈現利好

據易觀千帆資料表示,僅去年1-9月京津冀地區,共用汽車月活躍人數(MAU)便已達到40萬左右。於是,傳統車企如寶馬、日產等相繼推出或落地了一些共用汽車平臺,想要從中分一杯羹。互聯網企業也不甘落後,TOGO途歌、首汽Gofun出行正爭取在這一領域投資加碼。

但這並沒有阻礙新玩家的進入,前有滴滴出行以“分分租”切入共用汽車市場,後就有摩拜共用汽車在貴州開啟試運營。此外,美團點評在去年11月也上線了美團租車,入局共用汽車。神州在此時進入這一市場,自然有大展拳腳、成為行業巨頭的意味。

事實上,共用汽車行業玩家越來越多,政策與資本功不可沒。

公開資料顯示,僅2017年上半年,就有多家汽車分時租賃平臺獲得千萬甚至上億人民幣的投資。8月,鼓勵分時租賃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發後,共用汽車融資熱情更加高漲。TOGO途歌、Gofun出行、Ponycar均完成過億元的融資。TOGO途歌在剛進入2018年時便獲得2600萬美元的融資。

在《投資人眼中的共用汽車》一文中,共用汽車由於用戶需求大與政府樂見其成,被視為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新入局的滴滴CEO程維,甚至表示接下來會以不低於10億以下的資本投入分時租賃領域。

可以看出,不管是一直在共用汽車行業深耕的玩家,還是拓展自己業務邊界的滴滴、美團、摩拜,其實都襯托出對於市場環境的看好。

玩家眾多但格局未定,神州租車也有自己的野心

2017年,由於“共用經濟”被熱炒,“分時租賃”也搖身一變為“共用汽車”,雖然多位玩家入局該領域,但行業熱度依舊未能與共用單車相提並論。

相比於共用單車如今已經進入成熟期,分時租賃市場還處於萌芽,在解決剛需的前提下,雖然眾多玩家紛紛入局,但至今行業中尚未出現某一玩家能夠迅速完成市場擴張,即未能形成規模效應,引起各地公眾以及媒體的廣泛關注。

雖然市場中尚無明星玩家,但競爭仍然激烈不容小覷。途歌TOGO在今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宣佈完成B+輪融資,提振了市場信心,首汽GoFun也於去年完成了2.14億元A輪融資,市場中還存在部分玩家依託于芝麻信用免押為用戶降低使用門檻。可以想見,神州租車分時租賃所需要面臨的競爭並不小,需要通過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

那麼,神州租車此時入局分時租賃會對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速途網判斷或將重整該市場,跑馬圈地戰將提速。雖然神州入局分時租賃,在上個月神州優車戰略發佈會上已經放出了消息,但是誰也沒想到神州租車會如此迅速將該業務對外界公佈出來,且準備在55個城市上線該服務,這是分時租賃行業此前從未出現的大規模入局者。

另一方面,就玩家出身來說,租車行業進入分時租賃擁有極低的門檻,只需調配原本租車車隊中的一部分即可上線服務,但從目前行業來看,卻並非如此。在租車行業此前能與神州“掰一掰手腕”的一嗨租車,也已上線了分時租賃品牌“嗨車”,但從其發佈的新聞方面來看,目前聲量並不大,僅在去年9月于廣州上線時對外發聲稱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試運營。

事實上,在昨日的神州租車分時租賃服務媒體溝通會上,神州租車董事局主席陸正耀對包括速途網在內的媒體展示了該業務的“單均模型”表,從車輛成本、停車費用、運維人員、維保+保險以及燃油費這幾個維度,展示了神州租車分時租賃業務能夠產生多少利潤。由此可以看出,神州租車在分時租賃方面想的很清楚,並非燒錢賺吆喝,這也符合神州一貫的做事風格。

神州入局分時租賃的殺手鐧,到底是什麼?

在網約車基本格局形成之時,各家平臺其實都拓展了租車業務,只不過相比滴滴,神州、首汽的租車業務開展的要早得多。

滴滴的租車業務有一部分是面向司機,也就是鼓勵無車的司機租車然後從事網約車行業,對於這些司機來說,從滴滴平臺租車需要交納8000左右的押金、每月交納6000左右的份子錢。

此外,滴滴租車也主打自駕租車,其形式和神州、首汽的傳統日租模式類似,其價格也是根據所租車型呈現梯度增長。

最重要的是,滴滴在租車業務上同樣是採取平臺化運營,平臺只負責對接用戶和車輛,車輛來源於租賃公司,這種輕資產的運營方式給了滴滴迅速擴大租車業務的可能。

而神州主要靠的是自營,雖然是重資產模式且風險較大,但長期來看各有利弊,自營模式雖然投入比較大,但平臺的權利比較大,也能更好的把控風險和服務品質。

神州租車發展至今業務已經佔據了國內租車比較靠前的位置,但越來越多的友商開始入局,相互蠶食市場份額不可避免。雖然神州租車在2017年上半年收入增長了31%,但神州依然趕著共用概念的風口野心勃勃的推出了分時租賃。

在共用單車剛開始出現時就有聲音質疑這其實就是分時租賃,只不過是新瓶裝老酒,而隨後興起的共用汽車、共用雨傘等等更是驗證了這一觀點。不管以何面目示人,其本質並沒有太多的區別,而神州這次推出的分時租賃也算得上是一次比較有風險的嘗試。

此前,首汽已入局了共用汽車領域並推出了新的平臺“GO FUN”,不過,首汽投入的車型大多數北汽ev200、奇瑞eq、榮威e50等新能源汽車,相比之下,神州此次推出的分時租賃的車型包含了包括富豪、寶馬、路虎等,體驗上可能會更好一些。

另外,在價格上神州的分時租賃業務與其他的共用汽車平臺其實相差不大,而取還車也是依靠網點和停車場。

當然,神州的分時租賃業務短期內的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就是通過補貼打開市場:神州租車宣佈拿出1000萬小時(1億公里),向全國招募500萬名體驗客戶,使用者註冊即可獲得2小時20公里免費體驗。

神州敢於推出分時租賃也需要不小的勇氣,畢竟神州的租車業來自自營,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再拓展一條業務線,雖說實現了長短租互補,但是也很考驗神州的運營能力。分時租賃相比傳統租車屬於高頻低客單價的業務,運維調度的壓力將成倍增長。

不過,好在神州租車已經在傳統租車市場有了一定的地位,而且還開展了海外業務,分時租賃確實能夠更好的調動其閒置資源。更何況,市場上除了途歌有一些高檔汽油車,其他大部分都是爬坡越障稍顯疲軟的新能源汽車,在車型上,神州還是有一些競爭力的,而且價格與市場價持平。剩下的,就要靠市場來驗證分時租賃是用戶痛點還是偽需求了。

共用汽車的“大盤子”裡需不需要陸正耀這樣的人?

早前,速途網在《途歌融資,共用汽車行業正在上演“功守道”》一文中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雖然共用汽車的融資金額,也在上千萬,偶爾也能突破億萬大關,但和同為風口企業的共用充電寶、無人貨架相比,共用汽車在融資方面稍微跑的有點慢,宣傳力度也有些弱。”

畢竟除了曾經爆火的“途歌體”外,行業內似乎並沒有太大熱點,而神州租車卻恰恰相反,上文中有提到,神州在業務正式上線兩個月之前,就召開發佈會,高調發聲稱自己要踏足這個領域。可以看出的是,神州租車的對該業務是有很大期盼的,此時的神州租車已經按耐不住了,雖沒明說,但對外展現出的是不可磨滅的氣勢。

此時,業內不乏有“共用汽車領域真的需要陸正耀嗎?”這樣的聲音傳出。

筆者看來,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想清楚,陸正耀是一個什麼樣的玩家。根據神州租車的種種動作來看,陸正耀有野心,但似乎除了這次“火急火燎”上線分時租賃以外,平日裡似乎很是低調。

放眼整個出行領域,無論是專車、二手車,陸正耀一直都有涉及,雖然沒有“遙遙領先”的口號,但多少還是有些動靜的。

根據神州租車2017Q3財報來看,2017年前三季度,汽車租賃業務收入28.4億元,同比增長31%,汽車租賃天數同比增長65%。車隊利用率增長11個百分點達67.7%,至歷史新高。汽車租賃車隊規模達到83576輛,同比增加36%,同時,從2017年第一季度開始,神州租車就將原來的租賃業務長租與短租,調整為汽車租賃和車隊租賃。其中汽車租賃主要是向個人客戶提供租車服務,而這一切其實也為神州租車上線分時租賃業務作出了一定的鋪墊。

網約車業務上,截至2017年11月20日,神州優車已在全國43座城市拿到網約車牌照,獲牌數量居網約車平臺首位,充分顯示了神州專車的良好發展態勢。

二手車業務,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神州租車通過優車旗下神州買買車B2C管道共處置二手車16277輛,占二手車處置總量的58%,成本銷售比為101.9%。其中,第三季度成本銷售比為100.1%,基本達到收支平衡,顯示了雙方良好的協同效應。

所以,可以看出的是,神州租車的各項任務雖然沒成為行業的“領頭羊”,但陸正耀能把這麼多業務協調的順順當當,也是一個幹實事的人。

根據神州租車官方透露,神州租車分時租賃業務,3月28日將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率先上線運營,4月16日將在成都、重慶、杭州等11個城市同步上線。

目前來看,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共用汽車的入局者也是前仆後繼爭搶地盤,但神州租車借助自身資源,聲稱5月初將覆蓋全國55座大城市,這個資料是比較驚人的,如果可以實現,肯定會讓共用汽車的概念普及得更快,也能讓全國各地消費者儘早體驗,但有一點,陸正耀是否是在說大話還不能妄下結論,但希望神州租車說到做到,將業務完整覆蓋,而不是用少量的車輛去玩“擺拍”。

另外,神州租車聲稱分時租賃將上線50+車型,包括富豪、寶馬、路虎等豪華車型,可在網點與合作停車場取還車,不過,神州租車在收費方面,定價為:“0元起步+0.19元/分鐘+0.99元/公里”,讓消費者用便宜的價格使用“豪車”,陸正耀真的划算嗎?

此前,EZZY曾走過“豪車路線”,但因種種原因沒能笑到最後,這個先例陸正耀也需要好好思考。

寫在最後

“三分天註定 七分靠打拼 愛拼才會贏”

30年前,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反映了福建人拼搏進取熱衷打拼的性格特徵。如今,閩商的陸正耀正在進行一場自我革命,率領他的兄弟們跳出自我舒適區,神州租車能在分時租賃濺出多少水花?是扮演攪局者還是顛覆者?我們拭目以待。

造成運營成本的飆升。

巨頭紛紛佈局分時租賃,市場環境呈現利好

據易觀千帆資料表示,僅去年1-9月京津冀地區,共用汽車月活躍人數(MAU)便已達到40萬左右。於是,傳統車企如寶馬、日產等相繼推出或落地了一些共用汽車平臺,想要從中分一杯羹。互聯網企業也不甘落後,TOGO途歌、首汽Gofun出行正爭取在這一領域投資加碼。

但這並沒有阻礙新玩家的進入,前有滴滴出行以“分分租”切入共用汽車市場,後就有摩拜共用汽車在貴州開啟試運營。此外,美團點評在去年11月也上線了美團租車,入局共用汽車。神州在此時進入這一市場,自然有大展拳腳、成為行業巨頭的意味。

事實上,共用汽車行業玩家越來越多,政策與資本功不可沒。

公開資料顯示,僅2017年上半年,就有多家汽車分時租賃平臺獲得千萬甚至上億人民幣的投資。8月,鼓勵分時租賃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發後,共用汽車融資熱情更加高漲。TOGO途歌、Gofun出行、Ponycar均完成過億元的融資。TOGO途歌在剛進入2018年時便獲得2600萬美元的融資。

在《投資人眼中的共用汽車》一文中,共用汽車由於用戶需求大與政府樂見其成,被視為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新入局的滴滴CEO程維,甚至表示接下來會以不低於10億以下的資本投入分時租賃領域。

可以看出,不管是一直在共用汽車行業深耕的玩家,還是拓展自己業務邊界的滴滴、美團、摩拜,其實都襯托出對於市場環境的看好。

玩家眾多但格局未定,神州租車也有自己的野心

2017年,由於“共用經濟”被熱炒,“分時租賃”也搖身一變為“共用汽車”,雖然多位玩家入局該領域,但行業熱度依舊未能與共用單車相提並論。

相比於共用單車如今已經進入成熟期,分時租賃市場還處於萌芽,在解決剛需的前提下,雖然眾多玩家紛紛入局,但至今行業中尚未出現某一玩家能夠迅速完成市場擴張,即未能形成規模效應,引起各地公眾以及媒體的廣泛關注。

雖然市場中尚無明星玩家,但競爭仍然激烈不容小覷。途歌TOGO在今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宣佈完成B+輪融資,提振了市場信心,首汽GoFun也於去年完成了2.14億元A輪融資,市場中還存在部分玩家依託于芝麻信用免押為用戶降低使用門檻。可以想見,神州租車分時租賃所需要面臨的競爭並不小,需要通過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

那麼,神州租車此時入局分時租賃會對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速途網判斷或將重整該市場,跑馬圈地戰將提速。雖然神州入局分時租賃,在上個月神州優車戰略發佈會上已經放出了消息,但是誰也沒想到神州租車會如此迅速將該業務對外界公佈出來,且準備在55個城市上線該服務,這是分時租賃行業此前從未出現的大規模入局者。

另一方面,就玩家出身來說,租車行業進入分時租賃擁有極低的門檻,只需調配原本租車車隊中的一部分即可上線服務,但從目前行業來看,卻並非如此。在租車行業此前能與神州“掰一掰手腕”的一嗨租車,也已上線了分時租賃品牌“嗨車”,但從其發佈的新聞方面來看,目前聲量並不大,僅在去年9月于廣州上線時對外發聲稱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試運營。

事實上,在昨日的神州租車分時租賃服務媒體溝通會上,神州租車董事局主席陸正耀對包括速途網在內的媒體展示了該業務的“單均模型”表,從車輛成本、停車費用、運維人員、維保+保險以及燃油費這幾個維度,展示了神州租車分時租賃業務能夠產生多少利潤。由此可以看出,神州租車在分時租賃方面想的很清楚,並非燒錢賺吆喝,這也符合神州一貫的做事風格。

神州入局分時租賃的殺手鐧,到底是什麼?

在網約車基本格局形成之時,各家平臺其實都拓展了租車業務,只不過相比滴滴,神州、首汽的租車業務開展的要早得多。

滴滴的租車業務有一部分是面向司機,也就是鼓勵無車的司機租車然後從事網約車行業,對於這些司機來說,從滴滴平臺租車需要交納8000左右的押金、每月交納6000左右的份子錢。

此外,滴滴租車也主打自駕租車,其形式和神州、首汽的傳統日租模式類似,其價格也是根據所租車型呈現梯度增長。

最重要的是,滴滴在租車業務上同樣是採取平臺化運營,平臺只負責對接用戶和車輛,車輛來源於租賃公司,這種輕資產的運營方式給了滴滴迅速擴大租車業務的可能。

而神州主要靠的是自營,雖然是重資產模式且風險較大,但長期來看各有利弊,自營模式雖然投入比較大,但平臺的權利比較大,也能更好的把控風險和服務品質。

神州租車發展至今業務已經佔據了國內租車比較靠前的位置,但越來越多的友商開始入局,相互蠶食市場份額不可避免。雖然神州租車在2017年上半年收入增長了31%,但神州依然趕著共用概念的風口野心勃勃的推出了分時租賃。

在共用單車剛開始出現時就有聲音質疑這其實就是分時租賃,只不過是新瓶裝老酒,而隨後興起的共用汽車、共用雨傘等等更是驗證了這一觀點。不管以何面目示人,其本質並沒有太多的區別,而神州這次推出的分時租賃也算得上是一次比較有風險的嘗試。

此前,首汽已入局了共用汽車領域並推出了新的平臺“GO FUN”,不過,首汽投入的車型大多數北汽ev200、奇瑞eq、榮威e50等新能源汽車,相比之下,神州此次推出的分時租賃的車型包含了包括富豪、寶馬、路虎等,體驗上可能會更好一些。

另外,在價格上神州的分時租賃業務與其他的共用汽車平臺其實相差不大,而取還車也是依靠網點和停車場。

當然,神州的分時租賃業務短期內的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就是通過補貼打開市場:神州租車宣佈拿出1000萬小時(1億公里),向全國招募500萬名體驗客戶,使用者註冊即可獲得2小時20公里免費體驗。

神州敢於推出分時租賃也需要不小的勇氣,畢竟神州的租車業來自自營,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再拓展一條業務線,雖說實現了長短租互補,但是也很考驗神州的運營能力。分時租賃相比傳統租車屬於高頻低客單價的業務,運維調度的壓力將成倍增長。

不過,好在神州租車已經在傳統租車市場有了一定的地位,而且還開展了海外業務,分時租賃確實能夠更好的調動其閒置資源。更何況,市場上除了途歌有一些高檔汽油車,其他大部分都是爬坡越障稍顯疲軟的新能源汽車,在車型上,神州還是有一些競爭力的,而且價格與市場價持平。剩下的,就要靠市場來驗證分時租賃是用戶痛點還是偽需求了。

共用汽車的“大盤子”裡需不需要陸正耀這樣的人?

早前,速途網在《途歌融資,共用汽車行業正在上演“功守道”》一文中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雖然共用汽車的融資金額,也在上千萬,偶爾也能突破億萬大關,但和同為風口企業的共用充電寶、無人貨架相比,共用汽車在融資方面稍微跑的有點慢,宣傳力度也有些弱。”

畢竟除了曾經爆火的“途歌體”外,行業內似乎並沒有太大熱點,而神州租車卻恰恰相反,上文中有提到,神州在業務正式上線兩個月之前,就召開發佈會,高調發聲稱自己要踏足這個領域。可以看出的是,神州租車的對該業務是有很大期盼的,此時的神州租車已經按耐不住了,雖沒明說,但對外展現出的是不可磨滅的氣勢。

此時,業內不乏有“共用汽車領域真的需要陸正耀嗎?”這樣的聲音傳出。

筆者看來,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想清楚,陸正耀是一個什麼樣的玩家。根據神州租車的種種動作來看,陸正耀有野心,但似乎除了這次“火急火燎”上線分時租賃以外,平日裡似乎很是低調。

放眼整個出行領域,無論是專車、二手車,陸正耀一直都有涉及,雖然沒有“遙遙領先”的口號,但多少還是有些動靜的。

根據神州租車2017Q3財報來看,2017年前三季度,汽車租賃業務收入28.4億元,同比增長31%,汽車租賃天數同比增長65%。車隊利用率增長11個百分點達67.7%,至歷史新高。汽車租賃車隊規模達到83576輛,同比增加36%,同時,從2017年第一季度開始,神州租車就將原來的租賃業務長租與短租,調整為汽車租賃和車隊租賃。其中汽車租賃主要是向個人客戶提供租車服務,而這一切其實也為神州租車上線分時租賃業務作出了一定的鋪墊。

網約車業務上,截至2017年11月20日,神州優車已在全國43座城市拿到網約車牌照,獲牌數量居網約車平臺首位,充分顯示了神州專車的良好發展態勢。

二手車業務,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神州租車通過優車旗下神州買買車B2C管道共處置二手車16277輛,占二手車處置總量的58%,成本銷售比為101.9%。其中,第三季度成本銷售比為100.1%,基本達到收支平衡,顯示了雙方良好的協同效應。

所以,可以看出的是,神州租車的各項任務雖然沒成為行業的“領頭羊”,但陸正耀能把這麼多業務協調的順順當當,也是一個幹實事的人。

根據神州租車官方透露,神州租車分時租賃業務,3月28日將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率先上線運營,4月16日將在成都、重慶、杭州等11個城市同步上線。

目前來看,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共用汽車的入局者也是前仆後繼爭搶地盤,但神州租車借助自身資源,聲稱5月初將覆蓋全國55座大城市,這個資料是比較驚人的,如果可以實現,肯定會讓共用汽車的概念普及得更快,也能讓全國各地消費者儘早體驗,但有一點,陸正耀是否是在說大話還不能妄下結論,但希望神州租車說到做到,將業務完整覆蓋,而不是用少量的車輛去玩“擺拍”。

另外,神州租車聲稱分時租賃將上線50+車型,包括富豪、寶馬、路虎等豪華車型,可在網點與合作停車場取還車,不過,神州租車在收費方面,定價為:“0元起步+0.19元/分鐘+0.99元/公里”,讓消費者用便宜的價格使用“豪車”,陸正耀真的划算嗎?

此前,EZZY曾走過“豪車路線”,但因種種原因沒能笑到最後,這個先例陸正耀也需要好好思考。

寫在最後

“三分天註定 七分靠打拼 愛拼才會贏”

30年前,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反映了福建人拼搏進取熱衷打拼的性格特徵。如今,閩商的陸正耀正在進行一場自我革命,率領他的兄弟們跳出自我舒適區,神州租車能在分時租賃濺出多少水花?是扮演攪局者還是顛覆者?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