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醫“治未病”思想與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治未病源自,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在兩千多年前,

口的老齡化和醫療負擔的不斷加重也給中醫學洽未病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中醫學強調的運動、心理、飲食、生活方式、氣功等方面的中醫未病養生理念對現代人們的養生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

根據中醫學歷代醫著的表述,結合現代關於健康、亞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未病可分為三種狀態:①無疾之身,即通常所說的健康機體;②隱而未發,即孫思邋在中所

說的欲病之病,指身體內已蘊含病理資訊或尚處於發病的萌芽狀態,在當代,應包含發病先兆、疾病高危人群以及亞健康狀態等;③發而未傳,

已出現病理狀態,尚未進一步遷延、發展,即在變化轉歸上既未有臟腑經絡間的相傳也未出現變證,對於將要被累及的臟腑來說,尚屬未病。其內涵多被解釋為“無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變”三部分內容。中醫學一般是通過問診、抓住主訴作為突破口,以“但見一症便是”或採取“以方測證”的方法進行辨洽和調攝,常能取得理想療效,這是中醫學治未病的一種特有手段。
但對於多數尚未出現明顯不適症狀而又無徵象可辨的未病,則應注重養生與預防。

中醫未病養生理念,《黃帝內經》十分重視機體正氣在抗邪防病中的主導作用,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把預防和養生有機地融合在—起,如“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顧應自然,在自然界的變化中,存在著以四時、朔望、晝夜為標誌的年月日週期性節律變化,並由此產生了氣候變化和物候變化所呈現的生長化收藏規律等。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之近乎同步的生理節律和適應外界變化並做出自我調適的能力。

因此,人若能順應自然而攝生,各種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節律有序而穩定,機體則處於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若違逆自然,則各種生理功能節律紊亂,適應外界變化和防禦抗邪能力減弱,易罹患疾病。中醫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指導下,提出了根據四季變化以調養形神的原則與方法,並強調養生要順應自然,要求在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主動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來順應其變化,
使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變化節律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如四時養生中強調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的順應自然的防病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