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由“知肝傳脾”談中醫“治未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門診經常能看到很多患有肝病的人,他們不是面黃體瘦,就是食欲不好、全身乏力沒勁兒,這是什麼原因呢?從中醫五行來看,肝屬木,脾屬土,如果我們肝氣鬱結,

肝火太旺,就會出現肝對脾克伐太過的現象,導致脾氣虧虛,出現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沒勁兒等問題。因此,我們在治療肝病時,首先要養好脾。《金匱要略》中曾有所論及:“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肝病最容易傳脾,為了防治肝病,我們應“當先實脾”,什麼是“ 實脾”呢?就是“ 使脾氣充實”的意思 ,脾氣充實,可以防肝病傳給脾,也有利於肝病儘快痊癒。

觀其一角而窺其全貌。從“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中,我們可以看出,五臟之間存在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 這種關係通常用五行的生克制化來說明。一髒有病,可以影響他髒,在治療時我們應同時予以防治,這也就是今天我們要談到的中醫“ 治未病”思想。《黃帝內經》中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還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說,一個好的醫生應該善治沒有發生的病。

中醫“ 治未病”包括三層含義: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複。

第一層含義:未病先防。這個是說,人應該在沒有得病的時候應該積極預防疾病的產生。能治這種沒有病的病才是最好的醫生。生活中我們如何防病呢?《黃帝內經》中給了我們詳細的介紹:一方面是“順應天時,

天人合一”,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另一方面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以達到“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的結果。

第二層含義:既病防變。得了病後一定要積極治療並預防其發生傳變而加重。“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便是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再比如說,糖尿病是現代人常得的病,其實本身這個病沒什麼大不了的,它的併發症才是真正可怕的。

可是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重視既病防變的思想,導致糖尿病出現了併發症。

第三層含義:病後防複。病好後得防止它再復發。生活中,很多人有點風吹草動就容易感冒,反復發作,這就是沒有做好“ 病後防複” 的工作。

脾胃作為後天之本,

對中醫“ 治未病” 的思想有什麼積極的意義呢?

《金匱要略》在“治未病”中強調脾胃的重要作用,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這說明了在一年四季中,如果我們的脾胃的功能旺盛,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危害。可以說,養好脾胃是“治未病”的關鍵。

生活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認識到脾胃的重要性,平時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早預防,這樣我們就可以“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我們在養生的過程中,不要單獨照顧脾,或單獨照顧胃,而是要把脾和胃兩者都兼顧到了,才會讓我們的一生成為一次完美的旅行。生活中,我們形容兩個人之間交情深厚時常用一個詞,那就是“ 肝膽相照” 。從中醫角度來看,肝與膽是相表裡的,二者真的是相互照應,和諧共存的,一旦一方有了病,都會影響到另一方。同樣,我們的脾和胃也是相表裡的,正如“ 肝膽相照” 一樣,脾和胃也是相互照顧的。因為胃生了病會傷及脾,脾生了病也會傷及胃。可以說,人體的後天營養充足與否,主要取決於脾和胃的共同作用。

《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說:“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雲:“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與古人相比,現代人的飲食變得越來越不節制了,或饑一頓飽一頓,或冷一口熱一口,這樣很容易出現胃病。《靈樞-邪氣藏府病形》中指出:“ 面熱者足陽明病。”大家可以看看胃經經脈循行圖, 是不是胃經有一部分循行在面部?因此說,面紅發熱多是胃經上的問題。胃一旦生病了,受納的食物就會大大減少,脾就不能把更多的水穀精微運送到全身各處,全身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自然就會生病。《脾胃論-脾胃勝衰論》還說:“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就是說,現代人有一個問題,就是不注意休息,經常加班或熬夜。從中醫角度來看,過度勞累會傷脾氣,脾氣虧虛,脾的運化無力,就不能很好地為全身各處運送水穀精微,於是就會出現犯困身上沒勁兒,四肢無力,大便泄瀉的情況。脾一旦生病了,胃就不能自己正常運化津液,也就跟著出問題了。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在養生的過程中,不要單獨照顧脾,或單獨照顧胃,而是要把脾和胃兩者都兼顧到了,才會讓我們的一生成為一次完美的旅行。太胖了不好,太瘦了也不好,不管是胖了,還是瘦了,我們都應該好好“審查”一下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

不要單獨照顧脾,或單獨照顧胃,而是要把脾和胃兩者都兼顧到了,才會讓我們的一生成為一次完美的旅行。生活中,我們形容兩個人之間交情深厚時常用一個詞,那就是“ 肝膽相照” 。從中醫角度來看,肝與膽是相表裡的,二者真的是相互照應,和諧共存的,一旦一方有了病,都會影響到另一方。同樣,我們的脾和胃也是相表裡的,正如“ 肝膽相照” 一樣,脾和胃也是相互照顧的。因為胃生了病會傷及脾,脾生了病也會傷及胃。可以說,人體的後天營養充足與否,主要取決於脾和胃的共同作用。

《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說:“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雲:“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與古人相比,現代人的飲食變得越來越不節制了,或饑一頓飽一頓,或冷一口熱一口,這樣很容易出現胃病。《靈樞-邪氣藏府病形》中指出:“ 面熱者足陽明病。”大家可以看看胃經經脈循行圖, 是不是胃經有一部分循行在面部?因此說,面紅發熱多是胃經上的問題。胃一旦生病了,受納的食物就會大大減少,脾就不能把更多的水穀精微運送到全身各處,全身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自然就會生病。《脾胃論-脾胃勝衰論》還說:“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就是說,現代人有一個問題,就是不注意休息,經常加班或熬夜。從中醫角度來看,過度勞累會傷脾氣,脾氣虧虛,脾的運化無力,就不能很好地為全身各處運送水穀精微,於是就會出現犯困身上沒勁兒,四肢無力,大便泄瀉的情況。脾一旦生病了,胃就不能自己正常運化津液,也就跟著出問題了。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在養生的過程中,不要單獨照顧脾,或單獨照顧胃,而是要把脾和胃兩者都兼顧到了,才會讓我們的一生成為一次完美的旅行。太胖了不好,太瘦了也不好,不管是胖了,還是瘦了,我們都應該好好“審查”一下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