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街邊小店拿到2億融資!看“中國肯德基”做大的秘訣

品牌君常常去吃街邊店的重慶小面,卻沒有吃過廣州的“遇見小面”。但就是這家將重慶小面在廣州賣得紅紅火火的街邊小麵館,卻在3年內融資達2億,被稱為“中國肯德基”。

這讓被雕爺牛腩、皇太極煎餅等網紅店行銷轟炸得近乎麻木的品牌君非常驚訝,因為眾所周知,餐飲業通常融資難,獲得大額融資更難,這樣一個單一品類餐企能獲得2億元的融資,非常讓人意外甚至覺得有些邪乎。

品牌君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這個2年開了10家直營店的小麵館能做大有兩個秘訣:出品標準化和定位準確。

品牌連鎖的基調:出品標準化,當地語系化

也許你會覺得餐飲業做大的基礎應該是食物好吃,但品牌君沒有專程去廣州吃過“遇見小面”,這家店到底好不好吃,品牌君確實不知道。

而重慶小面這樣重油重辣的食物對重慶本地人來講非常合適,但是相信不少外地人應該會接受無能吧。因此,將食物當地語系化,

把重慶小面改良成廣州人能夠接受的味道,是遇見小面做對的第一件事。

食物當地語系化之後,想將品牌做成連鎖,出品標準化是最重要的基調。因此,遇見小面沒有像其他的特色麵館一樣,依賴小面師傅的手藝,將小面的品質和味道寄託在所有師傅下料手感一模一樣上面,

而是直接制定出品標準,讓遇見小面裡所有的製作環節都按照連鎖的流程去操作。這樣一來,遇見小面的門店裡都不需要小面師傅,直接由中央廚房配送就好。

口味穩定、可標準化,給遇見小面的做大打下了夯實基礎。

緊跟消費升級,定位準確

隨著國內市場的消費升級,人們對於環境和品牌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中,不少人即使吃點速食簡餐也想找個環境好的,

看著乾淨舒服的店。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這樣的小鋪子太砢磣,而麥當勞、肯德基等洋速食不健康不說,還有太多鬧騰的小學生。

遇見小面見縫插針,不去和砢磣的街邊小館競爭,直接瞄準追求生活品質的白領階層,開在了各大CBD旁和商業地產裡。門店裝修風格偏小資,服務員統一身著自家品牌T恤,營造了規範又良好的品牌感。

因此,其人均30元的消費,對於追求生活品質的白領們來講,是個非常合適的價格定位。當然,如果是在三四線小城市,隨便吃點面就30塊錢,這麵館肯定要被罵到開不下去。

儘管遇見小面的品類非常單一,離它“全球遇見”的目標也還很遙遠,但其可圈可點的運營手段和定位思路確實值得其他餐飲品牌的運營者學習。

儘管遇見小面的品類非常單一,離它“全球遇見”的目標也還很遙遠,但其可圈可點的運營手段和定位思路確實值得其他餐飲品牌的運營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