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特別策劃時間膠囊|致敬身邊榜樣,彙聚前行力量「VIII」

點擊藍字“中國電科”,關注CETC品牌微刊

小推說:

有些事情,永遠停留在了回憶裡

它們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刻

不可回溯,不可篡改

某日一張數年前的老照片出現在眼前

心中湧起萬千思緒

此番感受,彌足珍貴

但,有前提——若當初沒能記錄下那一刻

你又如何去找回過去的自己呢?

所以,不管是什麼都可以

一段文字、一張照片、一個視頻

只要是足以觸發你的思緒

“記錄”本身的使命便已完成。

今天,我們開啟第八枚“時間膠囊”

電科身邊榜樣

今天,我們為大家盤點了2017年

那些感動你我的電科人、電科事

榜樣一直在我們心中

我們也必將砥礪前行

楊建:積極進取的陽光青年2017.5.1

抱著“國內卓越、世界一流”的夢想,致力於將中國電科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創新型領軍企業”。他用灼熱的汗水,澆築一座座豐碑;他們用滴水石穿的精神,

跨過一道道籬樊;他們用猶如春水的愛意,灌溉中國電科不斷茁壯成長。今年,14所楊健等人作為中國電科優秀的組織、職工代表,分別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稱號。致幹勁,向所有電科職工!

施華君:用青春鑄造火箭可靠的“大腦”2017.5.4

十年磨一“箭”,

在“長五”、“長六”研製期間。來自中國電科32所航太產品部主任施華君帶領科研團隊艱苦拼搏、披荊斬棘,完成了“長五”和“長六”新一代運載火箭箭上產品的模樣、初樣及試樣,三個研製階段的全部研製工作。他為這兩型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施華君團隊參與的“新一代CZ-6低溫液體快速發射運載火箭”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施華君也被評為了2017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趙彥傑:打造世界頂尖的無人集群研發團隊2017.6.10

“119架!我國再次刷新固定翼無人機集群試驗紀錄”隨著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國內媒體的報導,“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專家趙彥傑帶領的中國電科無人集群團隊逐漸被人們認識。

破紀錄的飛行讓普通民眾再次感受到國家國防實力的日益強大。隨之而來的,是英國金融時報等國際主流媒體和智庫的跟蹤和報導,中國電科的無人機集群從此走向世界。

在成功的背後,卻是以趙彥傑為團隊帶頭人的中國電科無人集群團隊多年的默默積累和創新突破。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邢文革獲評“央企楷模”! 2017.9.28

十年礪劍出,

赤誠胸中激蕩。

在枯燥的數位海洋裡尋找蛛絲馬跡,

只為讓艦載雷達揚威海疆。

說執著,就步步執著。

論擔當,就事事擔當。

情灑國防,為深藍護航,讓世界為“神盾”聚焦。

建設海洋強國是軍工戰線每個人的責任和擔當。中國電科14所雷達人始終堅守“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用實際行動肩負起了“為服務國家戰略、引領電子資訊領域潮流,為打贏資訊化條件下戰爭提供堅實基礎”的使命,助力海軍事業的發展,為中華神盾、航母配備了“海之星”雷達,助力中國海軍由淺藍走向深藍。

中國電科天線工藝製造師張萬才“黨員IDOL”亮相北京街頭!2017.10.11

祖國母親68歲生日之際,來自中國電科通信子集團54所的黨員idol張萬才,為祖國寄來了生日祝福。你可以在北京的地鐵站、京廣京滬每天1605列的高鐵列車、王府井等七處戶外大屏、6500塊樓宇電視上看到他們霸氣刷屏。

中國電科天線工藝製造師張萬才敢於攻堅、勇於創新,帶領團隊在貴州大窩氹歷時11個月,完成45萬塊反射面子單元拼裝。2016年9月25日,FAST落成啟用,成為世界射電望遠鏡家族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令人讚歎。

李瑩:創新轉型,新時代基層工人的方向和使命2017.11.15

來自中國電科38所的黨代表李瑩,16年來,日夜勤學苦練、不斷創新刷新紀錄,2平米的焊接工作臺成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從嗡嗡作響的車間走上輝煌明亮的人民大會堂,李瑩說,在新的起點,她始終牢記黨代表的身份,做新時代一名永不停止追求進步的一線工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這就是我們基層工人的方向和使命。”從北京回到家的第二天,李瑩就來到單位,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這一段跟周圍的同事們說了好幾遍。

IPC國際手工焊接世界冠軍賽落幕 中國電科張易奪冠2017.11.15

2017年IPC國際手工焊接世界冠軍賽在德國慕尼克落下帷幕,來自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匈牙利、波蘭、韓國、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11個國家的15位元電子組裝手工焊接高手,上演了一場世界頂尖水準的巔峰對決。中國電科10所張易斬獲世界冠軍,這也是集團公司首次在該項目中奪冠。

3個月緊張的賽前準備,張易站在了2017年IPC國際手工焊接世界冠軍賽的舞臺上,用她精湛的技術征服了賽場內的所有觀眾。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陸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11.27

他是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空警2000預警指揮機總設計師,我國預警機資訊系統領域學術帶頭人,我國首型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的總設計師,在38歲那年陸軍臨危受命,開啟了長達15年的預警機研發之路。2017年11月27日,他從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手中接過院士證書,正式成為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就是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陸軍。

童志鵬:中國綜合電子資訊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017.12.25

2017年12月19日12時45分,我國綜合電子資訊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電子資訊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資深科學家童志鵬同志因病逝于北京,享年93周歲。

從研製第一批國產軍用電臺、中國第一代機載雷達到開拓並奠基中國綜合電子資訊系統,童志鵬見證並參與了新中國軍事電子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過程。他曾說過:“在現代資訊化戰爭中,綜合電子資訊系統既是武器裝備系統背後的無名英雄,又是中流砥柱。”其實,他自己又何嘗不是中國綜合電子資訊系統和軍事電子事業的英雄和砥柱!

榜樣,可以是偉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

他們像是燈塔,為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

2017,感謝他們陪我們一同走過

2018,我們繼續前行!

策劃 / 孫晨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邢文革獲評“央企楷模”! 2017.9.28

十年礪劍出,

赤誠胸中激蕩。

在枯燥的數位海洋裡尋找蛛絲馬跡,

只為讓艦載雷達揚威海疆。

說執著,就步步執著。

論擔當,就事事擔當。

情灑國防,為深藍護航,讓世界為“神盾”聚焦。

建設海洋強國是軍工戰線每個人的責任和擔當。中國電科14所雷達人始終堅守“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用實際行動肩負起了“為服務國家戰略、引領電子資訊領域潮流,為打贏資訊化條件下戰爭提供堅實基礎”的使命,助力海軍事業的發展,為中華神盾、航母配備了“海之星”雷達,助力中國海軍由淺藍走向深藍。

中國電科天線工藝製造師張萬才“黨員IDOL”亮相北京街頭!2017.10.11

祖國母親68歲生日之際,來自中國電科通信子集團54所的黨員idol張萬才,為祖國寄來了生日祝福。你可以在北京的地鐵站、京廣京滬每天1605列的高鐵列車、王府井等七處戶外大屏、6500塊樓宇電視上看到他們霸氣刷屏。

中國電科天線工藝製造師張萬才敢於攻堅、勇於創新,帶領團隊在貴州大窩氹歷時11個月,完成45萬塊反射面子單元拼裝。2016年9月25日,FAST落成啟用,成為世界射電望遠鏡家族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令人讚歎。

李瑩:創新轉型,新時代基層工人的方向和使命2017.11.15

來自中國電科38所的黨代表李瑩,16年來,日夜勤學苦練、不斷創新刷新紀錄,2平米的焊接工作臺成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從嗡嗡作響的車間走上輝煌明亮的人民大會堂,李瑩說,在新的起點,她始終牢記黨代表的身份,做新時代一名永不停止追求進步的一線工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這就是我們基層工人的方向和使命。”從北京回到家的第二天,李瑩就來到單位,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這一段跟周圍的同事們說了好幾遍。

IPC國際手工焊接世界冠軍賽落幕 中國電科張易奪冠2017.11.15

2017年IPC國際手工焊接世界冠軍賽在德國慕尼克落下帷幕,來自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匈牙利、波蘭、韓國、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11個國家的15位元電子組裝手工焊接高手,上演了一場世界頂尖水準的巔峰對決。中國電科10所張易斬獲世界冠軍,這也是集團公司首次在該項目中奪冠。

3個月緊張的賽前準備,張易站在了2017年IPC國際手工焊接世界冠軍賽的舞臺上,用她精湛的技術征服了賽場內的所有觀眾。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陸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11.27

他是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空警2000預警指揮機總設計師,我國預警機資訊系統領域學術帶頭人,我國首型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的總設計師,在38歲那年陸軍臨危受命,開啟了長達15年的預警機研發之路。2017年11月27日,他從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手中接過院士證書,正式成為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就是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陸軍。

童志鵬:中國綜合電子資訊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017.12.25

2017年12月19日12時45分,我國綜合電子資訊系統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電子資訊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資深科學家童志鵬同志因病逝于北京,享年93周歲。

從研製第一批國產軍用電臺、中國第一代機載雷達到開拓並奠基中國綜合電子資訊系統,童志鵬見證並參與了新中國軍事電子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過程。他曾說過:“在現代資訊化戰爭中,綜合電子資訊系統既是武器裝備系統背後的無名英雄,又是中流砥柱。”其實,他自己又何嘗不是中國綜合電子資訊系統和軍事電子事業的英雄和砥柱!

榜樣,可以是偉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

他們像是燈塔,為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

2017,感謝他們陪我們一同走過

2018,我們繼續前行!

策劃 / 孫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