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寒養生,是時候為身體補陰陽了!

大寒——補陰陽

文丨承啟中醫文化

【大寒】2018年1月20日(農曆臘月初四)

大寒吟

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鐘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冬雪雪冬小大寒,轉眼又一年。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不變的四季輪回裡,我們在發生著怎樣的改變?新年時許下的願望,是否都實現了呢?

大寒時節,仿佛一轉身,就會與春天撞個滿懷。看,春天正邁著輕盈的腳步,朝我們靜靜地、悄悄地走來 ……願所有努力,都不負期待,

2018,我們一起溫暖前行,一起旺旺旺~

大寒三候

一候:雞始乳 大寒時,主生殖繁衍的腎氣強盛,母雞開始孵育小雞。

二候:征鳥厲疾鷹隼在天空徘徊,

狩獵找食,以度寒冬。

三候:水澤腹堅此時寒冷已極,河川的水結冰直透水底,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層。

大寒轉回春,陰陽需並補

大寒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古話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紅茶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人們的生活經驗總結。

早晨喝參芪酒,借助早上自然生髮的陽氣,帶動身體陽氣的升發,晚上服杞菊地黃丸,有利於身體陰液的滋補。可見,大寒的養生之道為陰陽並補,缺一不可。

【推薦】芪杞燉子雞

【配方】童子雞1只(約500g),黃芪30g,枸杞30g,白術10g,調料適量。

【做法】將童子雞洗淨,

切為小塊,加入諸藥和蔥、薑、蒜、鹽、酒等調料,用文火慢燉1小時,食肉喝湯。

【功效】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適宜人群】適用於體質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與立春相接,養生側重點

由於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又與立春相交接,所以養生重點與小寒略有不同。

◆大寒節氣養生的重點在於溫補腎陽。

◆同時,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做準備。

◆最後,還要考慮這段時間是流感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

大寒,做好這五件事~

遠寒涼

所謂“陰極則陽”,因此在立春之前是一年中溫度最低的時候。在飲食上,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吃溫熱食物。在穿衣上,注重防寒保暖,尤其是胸、背部及頭部的保暖。

補精氣

飛禽們都開始捕獵以補充能量,人類自然也應該在此時注意填補精氣,以幫助度過寒冷的時期,可以選擇的素食類食物有芡實、山藥、大棗、蓮子、枸杞,也可以適當增加些肉類的攝入,如溫補精血的羊肉、牛肉。

除了吃以外,還可以通過早睡晚起、吞咽津液等方式説明精氣的生成。有時候不過度消耗也是補充精氣的一種方式。

養生息

大寒期間,河流中的水會結很厚的冰,大多數動物也在冬眠和半冬眠狀態,人在此時也更加應該注意休養生息。

所以,我們應該這個階段可以:

◆ 多“宅”一些,多睡一會兒,晚起一會兒。

◆ 情緒上更加平靜一些、冷靜一些。

◆ 不宜過多運動,尤其是大汗淋漓的運動應該禁止。有運動習慣的人,也應該“必待日光”,等太陽出來後再去運動。

這樣,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河水一般,在此時“冰凍的最厚”。

調五味

明代大醫家李時珍曾言:“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省苦增辛以養肺氣,長夏省甘增鹹以養腎氣,秋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省鹹增苦以養心氣。”

我們現在的冬季,是腎氣盛的時候,最易克心,所以應該減少鹹味的攝入,而增加苦味以養心氣。因此,五臟隨季節更迭而做出相應調養,可達天人合一之效。

迎春生

大寒後,即使外界寒意十足,但到大寒節氣的後期,你會逐漸感受到春意已經萌發。

因此,大寒的後期,我們可以逐漸增加一些活動量。飲食上也可以逐漸的撤去苦味,增加甘味。心態上則要更多的保持一種輕鬆的、愉悅的心情,以迎接春天的陽氣生髮。

這些變化也不宜過多,只需稍稍做些改變即可。

以幫助度過寒冷的時期,可以選擇的素食類食物有芡實、山藥、大棗、蓮子、枸杞,也可以適當增加些肉類的攝入,如溫補精血的羊肉、牛肉。

除了吃以外,還可以通過早睡晚起、吞咽津液等方式説明精氣的生成。有時候不過度消耗也是補充精氣的一種方式。

養生息

大寒期間,河流中的水會結很厚的冰,大多數動物也在冬眠和半冬眠狀態,人在此時也更加應該注意休養生息。

所以,我們應該這個階段可以:

◆ 多“宅”一些,多睡一會兒,晚起一會兒。

◆ 情緒上更加平靜一些、冷靜一些。

◆ 不宜過多運動,尤其是大汗淋漓的運動應該禁止。有運動習慣的人,也應該“必待日光”,等太陽出來後再去運動。

這樣,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河水一般,在此時“冰凍的最厚”。

調五味

明代大醫家李時珍曾言:“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省苦增辛以養肺氣,長夏省甘增鹹以養腎氣,秋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省鹹增苦以養心氣。”

我們現在的冬季,是腎氣盛的時候,最易克心,所以應該減少鹹味的攝入,而增加苦味以養心氣。因此,五臟隨季節更迭而做出相應調養,可達天人合一之效。

迎春生

大寒後,即使外界寒意十足,但到大寒節氣的後期,你會逐漸感受到春意已經萌發。

因此,大寒的後期,我們可以逐漸增加一些活動量。飲食上也可以逐漸的撤去苦味,增加甘味。心態上則要更多的保持一種輕鬆的、愉悅的心情,以迎接春天的陽氣生髮。

這些變化也不宜過多,只需稍稍做些改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