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普|喂,您頸椎勞損嚴重 怕是要得頸椎病哦!

“頸椎病”驗證

將你的脖子輕輕後仰是不是有種酸疼、僵硬的感覺?

除此之外,偶爾還會頭暈目眩、胸悶噁心、走路打飄?

如果你已經具備上述某些特徵

就要警惕頸椎病來襲的可能了!

這些表現都是頸椎病

通常來說,臨床中會將頸椎病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頸型

有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

頸部僵硬、不舒服,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神經根型

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減弱,有時拿杯都覺得無力,病情嚴重時,整夜疼痛難以入睡。

椎動脈型

病人的征狀是偏頭痛、頭暈,或者胸悶、胸痛。每次眩暈發作都和頸項轉動有關。

交感神經型

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甚至少數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病人還有可能發生癱瘓。

近年來,頸椎病發病率逐漸上升,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成了大眾常見病之一。由於長期伏案工作、活動量少等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中青年上班族、低頭族也成了頸椎病的“重災區”。

頸椎病由多種因素導致,但歸根結底可總結為兩大類:第一,

低頭的動作帶來了過大的壓力;第二,運動量減少。

低頭的動作與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相反,增加了椎間盤的壓力,加速了椎間盤的老化。長期伏案者、手機“低頭族”,以及習慣用高枕、睡軟床的人群,長時間保持固定不變的姿勢,使頸椎肌肉韌帶疲勞,就會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運動量減少也是導致頸椎病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運動量減少給頸椎的營養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

運動量的減少使肌肉的容積和力量都下降,降低了肌肉對頸椎的保護作用。

害怕成為“癱瘓”的“低頭族”?

這三個簡單動作要常做!

1.左顧右盼: 患者站立位,兩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將頭儘量向左旋轉至最大程度,保留5s後慢慢還原,再向右旋轉,以60°~80°為宜,切忌動作太猛,向左、向右各緩慢旋轉10次。

2.前屈後伸: 患者站立位,雙手自然下垂,頭儘量前屈或後伸,達最大程度時停留5s,前屈和後伸各重複10次。

3.旋轉運動: 患者坐位或站立位,頭頸放鬆,平靜呼吸,緩慢地轉動頭部,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各重複10次。

另外,還要注意這3點

↓↓↓

1.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2.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3.如果有了頸椎病,要儘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惡化。

編輯:甘玲 校對:徐璐璐 何飄飄 施洋洋

前屈和後伸各重複10次。

3.旋轉運動: 患者坐位或站立位,頭頸放鬆,平靜呼吸,緩慢地轉動頭部,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各重複10次。

另外,還要注意這3點

↓↓↓

1.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2.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3.如果有了頸椎病,要儘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惡化。

編輯:甘玲 校對:徐璐璐 何飄飄 施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