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京東南農村傳承了幾百年的特色飲食,昔日窮人“裹腹”今日鄉村“美食”

春暖花開時節,去往京東南地區賞花郊遊,飽覽大運河兩岸新貌,一道在京東南農村傳承了幾百年的傳統特色飲食有機會一定要嘗嘗——擦咯豆。

“擦咯豆”在過去是窮人家聊以果腹的飯食,如今以其風味獨特口感極佳成為受人追捧的特色鄉村美食。“擦咯豆”現在一般很少有家庭會做,最有特色的“擦咯豆”是以生白薯切片晾乾後磨粉,再加上榆樹皮和麵,採用民間傳統工藝製作。這道主食具有抗癌、健脾、通暢、補虛、益氣之功效,

如今已成為這一地區鄉村旅遊的一道特色美食。

如今在北京的平谷、大興以及河北三河等地的鄉村餐館裡,還能品嘗到“擦咯豆”的美味。

“擦咯豆”的做法:

1、先放適當麵粉在器皿內,一邊將水徐徐倒入,一邊用筷子攪拌均勻。

2、用手把面和勻(不須揉搓擀壓),面醒一會後,把面再均勻分成拳頭大小的面塊。

3、待鍋開後,架上擦床,將和好的面再淋點水,以防粘連,然後抓起分好的一面塊,

用手掌推向擦床的刃口,軟面即分別從擦孔中流入鍋中。

4、煮熟撈出即成,食用時加各種菜肴與佐料。

擦床是一種特製的制面工具,基本結構與擦子相似,不過體形較長,方能橫架在鍋沿上。擦孔呈扁圓形,孔距略寬,擦出的形狀似蝌蚪,故得此名。

北京晨報記者 王一甯

李連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