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房價跌了20年,我們正在開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人口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比上一年減少了63萬。聽起來沒啥感覺,但是日本17年新出生人口僅為94.1萬,這個是不是很嚇人?據預測2053年日本人口將跌破1億,

屆時超過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

一個國家失去年輕勞動力,憑什麼可以有高房價存在?所以日本房價已經跌了20年,我們正在開始。

中國當前的人口年齡結構和20年前的日本以及10年前的韓國比較類似,如下圖所示:

2016年中國、1995年日本、2006年韓國人口年齡結構對比

25歲以下的年輕人口斷崖式下跌,勞動力增長失去上升空間。

從歷史上看,1950 年至 1990 年是日本的“人口紅利”期,該階段日本不僅經濟發展快速,房價也持續上漲形成泡沫。不過由於人口結構變化,從1990年開始人口紅利結束,對應著經濟成長停滯和房地產市場衰退。除去美國為了遏制日本經濟發展簽訂的《廣場協定》等外因,社會人口結構老齡化,內需乏力,是日本經濟萎靡、房價大跌的重要內因。

日本從05年開始人口負增長時,大量年輕人湧入大城市,小城市房屋大量空置。同時在經濟危機20年陰影下,創新創業少有人去嘗試,戰戰兢兢在一家公司幹到退休,是多數人的夢想,有些人25歲就死了,75歲才埋,可是沒人願意這樣。

中國在出生人口不斷走低的同時,是城市化率、大城市化率的不斷提升。隨著年輕人口大量進入大城市,落後地區、三四線城市、縣城、農村未來年輕人口的減少速度,

會比全國平均來得更加猛烈。

中國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假,國家富裕百姓富足也不假,但生活壓力相比於過去有增無減,尤其是大城市,這亦是不爭的事實。

三十年前,如果你在外面混不下去時還有退路,

大不了回家種田,至少不會餓死。現在,出來了就沒有回頭路,只能硬著頭皮扛下去。

從上圖可以看到,如果你在深圳的年薪達到了平均水準,不吃不喝在深圳買一套標準大小的房子,需要40.7年,在北京要33.4年,在上海要31.8年,在廈門要30.4年......

房貸的壓力讓許多人不敢結婚、不敢生子,

就算祖孫三代在一線買了一套房,晚婚晚育也是肯定的。所以,什麼時候大家都能不用辛苦一生隨意置業,那麼人口、教育、發展問題都能解決。

有科幻作家描繪過未來大多數人生活在超級城市中,一座巨大無比的建築,交通全靠高速電梯,內部有人工景觀,從出生到工作再到死亡,一輩子生活在溫室裡。

也許未來沒有這麼誇張,但是超大城市聚集發展一定是社會存在的終極形態,早在大城市置業的人有幸能參與這場杠杆遊戲,也可能見證群體高☆禁☆潮過後的冷靜。

早在大城市置業的人有幸能參與這場杠杆遊戲,也可能見證群體高☆禁☆潮過後的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