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迎新機遇!中國蘋果期貨應用研討會在煙臺召開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膠東線上1月23日訊(記者 孫宗順 通訊員 薛雲鵬 王君明)蘋果期貨,是目前全球唯一上市的鮮果類產品。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蘋果現代化流通水準,精准扶貧,助農增收。23日,煙臺市農業局聯合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煙臺市金融辦舉辦“中國蘋果期貨應用研討會”,邀請來自魯證期貨、鄭州商品交易所等業內專家,

現場分享蘋果期貨乾貨,説明蘋果經營企業認識新的風險管理工具,利用蘋果期貨、場外期權等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做大做強蘋果產業。

煙臺蘋果走在全國前列 蘋果期貨上市帶來新機遇

煙臺市農業局局長白國強介紹,煙臺是我國現代栽培蘋果的發祥地,農業部確定的環渤海灣優勢產區的核心產區。目前,煙臺蘋果栽培面積達277萬畝,

蘋果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發展到198萬畝,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果品龍頭企業48家,果品上市企業4家。蘋果產業已成為煙臺農業的支柱產業,“煙臺蘋果”已連續九年蟬聯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果業第一品牌,品牌價值達131.95億元。

蘋果期貨上市,實現了蘋果產業與金融市場的對接,為蘋果產業插上了金融的翅膀。“這次研討會在煙臺召開,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通過專家的講解,

幫助企業把握好蘋果期貨的核心和實質,做到正確認識,合理利用,理性參與,規避風險,促進我們煙臺蘋果產業更好更健康發展。”白國強說。

風險有效管理 果企更好規避價格“過山車”式漲跌

魯證期貨監事會主席、魯清所董事長李學魁介紹,2017年12月22日,全球唯一上市的鮮果類產品蘋果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全國12個蘋果期貨交割庫中有5家落戶山東省,成為蘋果期貨交割庫數量最多的省份。

進一步推動了煙臺蘋果產業提質升級,“煙臺蘋果”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李學魁介紹,蘋果期貨上市前,魯證期貨和鄭州商品交易所合作開展了蘋果期貨上市可行性研究工作,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近幾年我國蘋果價格呈“過山車”式的漲跌跤替的態勢。價格的巨幅波動,意味企業會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敞口,無法對沖,無法有效管理風險,可能產生巨額虧損,

甚至影響企業的生存。“蘋果期貨的推出,為企業對沖、管理風險提供了工具。”李學魁說。

學乾貨!助推“公司+農戶”“期貨+訂單”農業發展模式

活動現場,各縣市區農業局分管負責人及相關科室負責人,蘋果生產、加工、貯藏、進出口企業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蘋果批發與零售商、果業經濟人現場取經。來自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國家蘋果工程技術中心、鄭州商品交易所、魯證期貨研究所的專家和學者,就《期貨基礎及企業如何利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蘋果期貨介紹與合約規則解讀》《從產業發展看蘋果期貨》《“期貨+保險”在其他農產品上的應用》《中國蘋果市場行情分析》《如何利用蘋果期貨為企業保駕護航》等問題做了交流發言。

煙臺市金融辦副調研員荊世娥表示,期貨市場形成的價格信號能夠指導實體經濟開展生產及經營活動,並通過套期保值、基差點價等操作,降低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促進產業升級,淘汰落後產能,進而“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蘋果期貨合約的上市,有助於推動我市蘋果行業的標準化生產,推進‘公司+農戶’ ‘期貨+訂單’的農業發展模式,促進煙臺蘋果產業整體競爭力的不斷提高。”荊世娥說。

就《期貨基礎及企業如何利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蘋果期貨介紹與合約規則解讀》《從產業發展看蘋果期貨》《“期貨+保險”在其他農產品上的應用》《中國蘋果市場行情分析》《如何利用蘋果期貨為企業保駕護航》等問題做了交流發言。

煙臺市金融辦副調研員荊世娥表示,期貨市場形成的價格信號能夠指導實體經濟開展生產及經營活動,並通過套期保值、基差點價等操作,降低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促進產業升級,淘汰落後產能,進而“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蘋果期貨合約的上市,有助於推動我市蘋果行業的標準化生產,推進‘公司+農戶’ ‘期貨+訂單’的農業發展模式,促進煙臺蘋果產業整體競爭力的不斷提高。”荊世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