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風濕病每到冬天就發病,平時做好這8件事,風濕想作妖都難

風濕病人最怕過冬,稍不留神就可能導致病情復發或加重。

因為冬季風、寒、濕等外邪侵犯人體,閉阻經絡,容易引發或加重風濕病,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肌肉、筋骨、關節麻木酸痛,

嚴重者會造成關節腫大變形、伸縮不利、彎腰駝背、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

現在正是風濕多發季節,預防的關鍵在於日常生活注意保暖防潮。

比如:

1、內衣汗濕之後應及時換洗,被褥要勤曬。

2、切忌風吹受寒或雨淋受濕,不要長期處於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3、早晨和晚上出門一定要多穿衣物,

可以戴護膝對關節保暖。

4、注意手部保溫,天氣寒冷時要戴手套,儘量不要接觸冷水,並用經常用溫水泡手,冬天可以用暖水袋暖手,以保證手部溫暖,要用溫水洗衣物。

5、養成晚間熱水泡腳的習慣,平時注意增減衣服。

6、預防感冒,同樣要注意堅持鍛煉身體,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增強體質,增強抗病能力,儘量不要做對關節有損害的運動,比如爬山。

7、室內溫度冬季最好保持在18℃-22℃

飲食方面:

1、久病脾胃虛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蝦、蟹、竹筍之類。

2、不宜多吃海產品,如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海產品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加重。

3、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

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

4、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5、控制高脂肪類食物: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故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