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開國際市場 MG ZS右舵版泰國試駕體驗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試駕頻道】隨著自主品牌逐漸去開拓國際市場,單純靠整車出口並不能更好地滲透到目標市場中了,合資顯然是最好的方法。亞非拉地區的市場還是很大的,

上汽則首先選擇了泰國。敏銳的嗅覺讓上汽在2013年就開始經營東南亞市場,而當“一帶一路”的戰略開始時,MG在泰國市場已經站穩了腳,並借此機會順勢將整個東盟作為了經營圈,再進一步輻射到澳洲與中東。這次我們前往泰國,正是上汽與泰國正大集團進一步加大投資,建設的新工廠投入生產的開始。雖然我們的目的是試駕泰國版MG ZS,但其實更多地是去瞭解上汽這幾年在泰國市場的發展過程,
面對這個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市場,MG是怎樣做的?

泰國印象:日系車占90%

這次來泰國,我們主要是試駕泰版的MG ZS,這也是MG在泰國上市的最新車型。所以,我們對它在泰國市場的表現很感興趣。另一方面,這也是中國品牌第一次以“合資”形式進入東南亞,

而對於泰國市場,和國內市場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下面我就根據這幾天的見聞和瞭解到的資訊跟大家說說我對泰國汽車市場的感受吧。

第一感受是,日系車在泰國的保有量非常高,而歐系車非常少。另外,豪華車也比較少,除了酒店門口停放著一些豪車外,

公路上很少看到它們的身影。泰國人的說法是“務實”,其實就是貴,泰國市場太小,豪華品牌不太可能“合資”,幾乎都是進口來的,而且,賣的也比中國貴不少。像中國路上跑的5系、A6L在泰國非常少見,再高一級的就更別提了。泰國市場90%(也許比例更高)都是中型車及以下車型,雅閣、凱美瑞差不多就封頂了。在曼谷會有一些豪華品牌,但差不多也就是C級這個級別。

另一方面,泰國汽車的種類很少,說白了就是那麼幾款,比中國真是少太多了(這方面確實中國市場要大的多,除了大量的合資和進口品牌外,

再加上平行進口車,在中國幾乎就沒有買不到的車了)。因為90%的歐洲品牌在泰國都沒什麼市場。像捷豹、標緻、雷克薩斯、JEEP、奧迪等歐美系品牌,儘管我們也沒找到確切的銷售資料,但在泰國呆了幾天,確實一台都沒看到。

那麼,為什麼歐洲車少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車貴,消費者買不動。要不就“合資”吧,但泰國只有不到7000萬人口,也就是北上廣加起來的人口。說實話這點兒人又不值得那些豪華品牌在本土建廠,沒准連生產線的錢都賺不回來(2017年銷量第一名豐田是20萬台,而到了第五名日產僅有5萬台,日產一年的銷量還不夠H6一個月的銷量)。還有一方面,日系車在二戰後就在此經營,幾十年過去了,已經在泰國紮根,便宜、皮實、保值這些方面做得都比較好,消費者比較認,只有一些土豪或明星會選擇歐系車。最後一方面,泰國在經濟上遠沒有中國這些年的漲幅,消費力也不夠,這就導致消費者購車幾乎都是以性價比為主。有了以上這些對泰國市場的瞭解,下面我們在慢慢說回MG。

皮卡幾乎占了一半

前面說了,日系車占了泰國市場差不多90%的份額,另一個維度來看,這個市場中有差不多50%是皮卡車型。泰國對皮卡、柴油車、摩托車是沒有限制的(令人羡慕)。所以,轎車市場其實不大,數的過來就哪幾款車。而這些就是給像MG這樣的中國品牌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MG的定位和售價也差不多就是泰國汽車市場的主要消費區間。

MG的市場表現怎麼樣?

泰國市場雖然被日系車控制著,但產品確實太少了。想必這也是MG選擇泰國市場的原因之一,重要的就是潛力嘛。另一方面,泰國曾經受英國影響比較大,當年MG還屬於英國時泰國也是MG的市場之一,這也會讓人們產生一種情愫。舉個例子,如果MG、長城、長安同時來投產的話,儘管MG已經易主上汽,但估計泰國消費者情感上也更傾向於MG這個品牌。以上這些都是上汽MG進入泰國的有利條件。

泰國消費者認MG嗎?

從資料上看,MG在2017年的銷量已經破萬(10085台),雖然這個資料在中國市場是拿不出手的(ZS在中國2017年12月的銷量已經過萬),但在泰國市場算是很不錯了,位列銷量第12名,畢竟從2014年下半年才開始賣車。對比非日系車陣營2017年的銷量,賓士12563台、寶馬9440台,現代4220台、富豪1051台、起亞907台、保時捷71台。MG的市場表現也算是很成功了,而且,每年都有大幅的增長。

前面簡單聊了一下泰國的汽車市場和MG的市場表現,當然,畢竟不是國內市場,做不到足夠瞭解,只是一些觀感、採訪和資料對比,僅供大家參考。我們這次的主題是試駕泰版MG ZS,這也是在2017年11月剛剛在泰國上市的車型。那麼,它和國內版本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最好的結論就是“沒什麼不同”。

展開餘下全文(1/3)

2回頂部

泰國首個駕駛體驗中心

我們首先前往曼谷的“MG駕駛體驗中心”,也就是我們這次的試駕場地。2015年4月16日開始運營,MG作為進入泰國市場的“新人”,能迅速在曼谷建立一個為客戶提供的“試駕場地”,上汽還是很下本錢的。

“MG駕駛體驗中心”的賽道部分總長710米,儘管只能算是一個小型體驗中心,但在泰國市場已經很難得了。而且,包括柏油路和非鋪裝路面,作為一個“家用車”體驗中心,也差不多夠用了。

泰版的ZS和國內版在設計上沒有明顯的不同,也做到了和國產相同的品質,工藝材質都是相同的。售價方面,以頂配為例,價格是78.9萬泰銖,折合人民幣是16萬元,國內是10.68萬元,相比之下確實不便宜。但這就是泰國汽車市場的現狀,價格普遍都比中國貴。

首款支援泰語的“i-SMART”系統

從產品品質來說,MG ZS和國內版幾乎沒什麼區別,這款車在國內已經做過很多實拍解析,這方面也就不多贅述了。不同的是它採用了一套智慧互聯系統,叫做“i-SMART”。

雖然“互聯網汽車”的概念在國內市場非常普及了,但在泰國本土還是個新鮮玩意兒。而且,日系品牌的套路還是以實用為主,在科技方面也沒有做過太多的研發投入。所以,MG ZS帶著這個理念上市,讓它成為了泰國市場上的首款互聯網車型。

i-SMART系統的重要功能是,它是世界第一款支援泰語的語音系統。通過“你好,MG”可以喚醒語音系統,語音功能和國內版差不多,可以控制如“天窗開閉”、“空調溫度”、“主副駕駛車窗”、“多媒體”等車內主要配置,同時,它還提供了遠端控制功能,通過手機APP,可以控制車門鑰匙、發動機啟動以及空調等功能。目前來看,這個亮點對於一直打性價比牌的日系品牌來說其實也是很難做到的。唯一缺憾的是,泰國沒有“馬爸爸”,所以,它少了一個阿裡音樂的功能,線上音樂這個功能就無法實現了。

試駕體驗:更注重舒適性

和國內版本一樣,泰產ZS也配備了一套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搭載5MT和4AT。雖然是一台小型SUV,但這套動力系統只能算是夠用。和本田系競爭對手的動力配置差不多,在泰國市場ZS的競爭對手也主要來自于本田系。

由於只是場地體驗,我們也僅是簡單地跑了兩圈,整體來說,ZS的動態表現應該是根據泰國使用者的需求進行了微調。底盤相對來說柔軟了一些,因為之前MG從市場調查獲悉,用戶更喜歡舒適一些的底盤。所以,MG在彎道中相對來說沒那麼靈敏了,有一些明顯的側傾,但另一方面,底盤的韌性會給人好感,沒有小型SUV那種清脆、單薄的感覺了,開起來很柔韌。這個調校和國內眾多廠商的做法不太相同,國內還是儘量走運動化風格。

相對來說,動力的表現不夠搶眼,1.5L+4AT的組合只能算是滿足代步使用。當然,也因為在國內ZS的定位比較低,賣的便宜(比繽智便宜了1/3),所以,對於這套動力總成也沒什麼可挑剔的,畢竟在國內7.38萬元的起步售價,而且還是一線自主品牌的SUV車型,性價比的優勢已經可以抵消這個不足了。更何況,ZS在配置和工藝方面都是不輸合資品牌的。

3回頂部

MG新工廠:每天最高產能200台

試駕完MG ZS後,我們前往上汽正大的新工廠。新工廠位於泰國東部,也就是曼谷和芭提雅的中間偏東地區,算是處在泛亞高鐵的經濟帶上。也是泰國“東部經濟走廊” 與中國“一帶一路”的融合。新工廠於2017年12月8日竣工,也就是剛剛才投入使用的。廠區占地約70萬平方米(437.5萊),包括動力總成車 間、車身製造車間、油漆車間和總裝車間等,設計產能為10萬輛/ 年,這座工廠將成為MG品牌紮根泰國、輻射東盟的製造基地。

結語:

MG這幾年在泰國保持了穩定的增產,尤其是面對壁壘般的被日系品牌佔據的市場,連歐洲車都很難擠進去的情況下,MG從第一款車上市僅僅四年就已經超過了大部分歐洲和韓國品牌,這個成績是值得上汽自豪的。也許這正是自主品牌真正進入國際市場的開始,也許未來會有更多的自主品牌加入進來,這也正是“一帶一路”的意義。作為MG品牌,本來是個國際品牌,經過了自主化的演變,此次又重回國際市場,其品牌價值也會得到提升和肯定。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劉石磊)

消費者買不動。要不就“合資”吧,但泰國只有不到7000萬人口,也就是北上廣加起來的人口。說實話這點兒人又不值得那些豪華品牌在本土建廠,沒准連生產線的錢都賺不回來(2017年銷量第一名豐田是20萬台,而到了第五名日產僅有5萬台,日產一年的銷量還不夠H6一個月的銷量)。還有一方面,日系車在二戰後就在此經營,幾十年過去了,已經在泰國紮根,便宜、皮實、保值這些方面做得都比較好,消費者比較認,只有一些土豪或明星會選擇歐系車。最後一方面,泰國在經濟上遠沒有中國這些年的漲幅,消費力也不夠,這就導致消費者購車幾乎都是以性價比為主。有了以上這些對泰國市場的瞭解,下面我們在慢慢說回MG。

皮卡幾乎占了一半

前面說了,日系車占了泰國市場差不多90%的份額,另一個維度來看,這個市場中有差不多50%是皮卡車型。泰國對皮卡、柴油車、摩托車是沒有限制的(令人羡慕)。所以,轎車市場其實不大,數的過來就哪幾款車。而這些就是給像MG這樣的中國品牌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MG的定位和售價也差不多就是泰國汽車市場的主要消費區間。

MG的市場表現怎麼樣?

泰國市場雖然被日系車控制著,但產品確實太少了。想必這也是MG選擇泰國市場的原因之一,重要的就是潛力嘛。另一方面,泰國曾經受英國影響比較大,當年MG還屬於英國時泰國也是MG的市場之一,這也會讓人們產生一種情愫。舉個例子,如果MG、長城、長安同時來投產的話,儘管MG已經易主上汽,但估計泰國消費者情感上也更傾向於MG這個品牌。以上這些都是上汽MG進入泰國的有利條件。

泰國消費者認MG嗎?

從資料上看,MG在2017年的銷量已經破萬(10085台),雖然這個資料在中國市場是拿不出手的(ZS在中國2017年12月的銷量已經過萬),但在泰國市場算是很不錯了,位列銷量第12名,畢竟從2014年下半年才開始賣車。對比非日系車陣營2017年的銷量,賓士12563台、寶馬9440台,現代4220台、富豪1051台、起亞907台、保時捷71台。MG的市場表現也算是很成功了,而且,每年都有大幅的增長。

前面簡單聊了一下泰國的汽車市場和MG的市場表現,當然,畢竟不是國內市場,做不到足夠瞭解,只是一些觀感、採訪和資料對比,僅供大家參考。我們這次的主題是試駕泰版MG ZS,這也是在2017年11月剛剛在泰國上市的車型。那麼,它和國內版本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最好的結論就是“沒什麼不同”。

展開餘下全文(1/3)

2回頂部

泰國首個駕駛體驗中心

我們首先前往曼谷的“MG駕駛體驗中心”,也就是我們這次的試駕場地。2015年4月16日開始運營,MG作為進入泰國市場的“新人”,能迅速在曼谷建立一個為客戶提供的“試駕場地”,上汽還是很下本錢的。

“MG駕駛體驗中心”的賽道部分總長710米,儘管只能算是一個小型體驗中心,但在泰國市場已經很難得了。而且,包括柏油路和非鋪裝路面,作為一個“家用車”體驗中心,也差不多夠用了。

泰版的ZS和國內版在設計上沒有明顯的不同,也做到了和國產相同的品質,工藝材質都是相同的。售價方面,以頂配為例,價格是78.9萬泰銖,折合人民幣是16萬元,國內是10.68萬元,相比之下確實不便宜。但這就是泰國汽車市場的現狀,價格普遍都比中國貴。

首款支援泰語的“i-SMART”系統

從產品品質來說,MG ZS和國內版幾乎沒什麼區別,這款車在國內已經做過很多實拍解析,這方面也就不多贅述了。不同的是它採用了一套智慧互聯系統,叫做“i-SMART”。

雖然“互聯網汽車”的概念在國內市場非常普及了,但在泰國本土還是個新鮮玩意兒。而且,日系品牌的套路還是以實用為主,在科技方面也沒有做過太多的研發投入。所以,MG ZS帶著這個理念上市,讓它成為了泰國市場上的首款互聯網車型。

i-SMART系統的重要功能是,它是世界第一款支援泰語的語音系統。通過“你好,MG”可以喚醒語音系統,語音功能和國內版差不多,可以控制如“天窗開閉”、“空調溫度”、“主副駕駛車窗”、“多媒體”等車內主要配置,同時,它還提供了遠端控制功能,通過手機APP,可以控制車門鑰匙、發動機啟動以及空調等功能。目前來看,這個亮點對於一直打性價比牌的日系品牌來說其實也是很難做到的。唯一缺憾的是,泰國沒有“馬爸爸”,所以,它少了一個阿裡音樂的功能,線上音樂這個功能就無法實現了。

試駕體驗:更注重舒適性

和國內版本一樣,泰產ZS也配備了一套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搭載5MT和4AT。雖然是一台小型SUV,但這套動力系統只能算是夠用。和本田系競爭對手的動力配置差不多,在泰國市場ZS的競爭對手也主要來自于本田系。

由於只是場地體驗,我們也僅是簡單地跑了兩圈,整體來說,ZS的動態表現應該是根據泰國使用者的需求進行了微調。底盤相對來說柔軟了一些,因為之前MG從市場調查獲悉,用戶更喜歡舒適一些的底盤。所以,MG在彎道中相對來說沒那麼靈敏了,有一些明顯的側傾,但另一方面,底盤的韌性會給人好感,沒有小型SUV那種清脆、單薄的感覺了,開起來很柔韌。這個調校和國內眾多廠商的做法不太相同,國內還是儘量走運動化風格。

相對來說,動力的表現不夠搶眼,1.5L+4AT的組合只能算是滿足代步使用。當然,也因為在國內ZS的定位比較低,賣的便宜(比繽智便宜了1/3),所以,對於這套動力總成也沒什麼可挑剔的,畢竟在國內7.38萬元的起步售價,而且還是一線自主品牌的SUV車型,性價比的優勢已經可以抵消這個不足了。更何況,ZS在配置和工藝方面都是不輸合資品牌的。

3回頂部

MG新工廠:每天最高產能200台

試駕完MG ZS後,我們前往上汽正大的新工廠。新工廠位於泰國東部,也就是曼谷和芭提雅的中間偏東地區,算是處在泛亞高鐵的經濟帶上。也是泰國“東部經濟走廊” 與中國“一帶一路”的融合。新工廠於2017年12月8日竣工,也就是剛剛才投入使用的。廠區占地約70萬平方米(437.5萊),包括動力總成車 間、車身製造車間、油漆車間和總裝車間等,設計產能為10萬輛/ 年,這座工廠將成為MG品牌紮根泰國、輻射東盟的製造基地。

結語:

MG這幾年在泰國保持了穩定的增產,尤其是面對壁壘般的被日系品牌佔據的市場,連歐洲車都很難擠進去的情況下,MG從第一款車上市僅僅四年就已經超過了大部分歐洲和韓國品牌,這個成績是值得上汽自豪的。也許這正是自主品牌真正進入國際市場的開始,也許未來會有更多的自主品牌加入進來,這也正是“一帶一路”的意義。作為MG品牌,本來是個國際品牌,經過了自主化的演變,此次又重回國際市場,其品牌價值也會得到提升和肯定。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劉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