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流經莘縣、陽穀、東昌府、茌平、高唐……的徒駭河傳說你知道嗎?

聊城老鄉點右上角關注我們,聊城人自己的頭條圈子!

古名漯(tà)川(亦名“漯水”、“漯河(tàhé)”),為禹疏九河之一,元代以後稱徒駭河。

徒駭河源自濮陽的清豐縣瓦屋頭鎮,向東北流經山東的莘縣、陽穀、東昌府區、茌平、高唐、禹城、齊河、臨邑、濟陽、商河、惠民、濱城、沾化、無棣14個縣區,河道全長436.35公里,堤防全長747公里;流域總面積13902平方公里,其中山東省13296平方公里,河南省602平方公里,河北省4平方公里。

趙王河源于陽谷縣趙升白村,河長51.0公里,流域面積693平方公里。該河段河槽較深,河道較窄,莘縣楊寨以下兩岸始有堤防,直至入海口。

徒駭河由來已久,歷經滄桑,是由古代相繼形成的商河、土河(徒河)等河流疏通合併而成。關於徒駭河的民間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據《拾遺記》記載:徒駭河是大禹治理的九河之首,

大禹在空鑿龍門時,九河女神之聖子伏羲贈予玉簡,以助其治水。禹即執行此簡,量度大地,治理水患。有一次,大禹帶領大批助手來到一條河之上,正要測量水的深度和流量,突然下起傾盆大雨,河水猛漲,幾尺高的浪頭咆哮而來,一下子卷起了數人。禹的助手們驚駭萬狀,紛紛往高處躲避。古時候首領的助手叫徒眾,大禹的助手在這條河上受過驚駭,所以,禹就把這條河命名為徒駭河。

另據傳,從前某處有一位孝婦,性情溫柔良善,品貌端莊,睦鄰和友,夫婦和順。不幸丈夫夭亡,孝婦立志守節,誓不嫁人。孰料她婆母性格突變,非常兇悍,虐待孝婦無度。最叫人慘不忍睹者,是叫孝婦在十餘裡外某村井內給她擔水喝。可惜孝婦足小力薄,

沙土起伏,實難行走。孝婦擔水猶如攜山超海,汗流不止,只好在途中休息片刻。有時不能按時回家,就被婆母鞭撻得遍體鱗傷。儘管這樣,孝婦口無怨言,不管晴天陰天、颳風下雨,不管嚴寒酷暑,每天一次,被折騰得骨瘦如柴,連走路的勁都沒有了。眼見斷絕了生路,她決意碰死了。剛想到這裡,忽見一白髮老公公出現在她的面前,勸勉她一番,又給她一點仙丹服入口內。孝婦頓時覺得精神倍增,
渾身有力。

後來婆婆聽說她半路放桶休息,給孝婦制了一對上圓下尖的水桶,怎麼也不能放穩,累得孝婦張口氣喘,奄奄一息,再次欲尋短見。這時,白髮老人又來到孝婦面前,囑曰:我給你這個馬鞭子,你把它插在水缸內,每天在外玩個夠,挑著空桶回來,只要把馬鞭子從缸內稍往上提,水就上漲,口味亦不變。孝婦照做,水升原位,惡婆亦不覺知。天長日久,孝婦不受肉體折磨,面目漸漸紅潤,恢復舊顏,比以往更美。惡婆發現,大罵不止,並尋至缸邊,見缸內插著馬鞭子,用力猛往外提。哪知一下拔開了海眼,頃刻波浪滔滔,衝開了一條大河。孝婦被龍救走,惡婆婆嚇得失魂落魄,被淹而死。此河因此而得名——徒駭河。

免責聲明:文章選自《陽穀民間故事傳說》耿慶珍《徒駭河的傳說》

聊城村村通,掘民俗風情,記錄城鎮。老鄉們對我們的關注是最大的鼓勵!謝謝!有獎徵稿:聊城本地民俗、傳說故事均可,如果您有素材歡迎投稿!面目漸漸紅潤,恢復舊顏,比以往更美。惡婆發現,大罵不止,並尋至缸邊,見缸內插著馬鞭子,用力猛往外提。哪知一下拔開了海眼,頃刻波浪滔滔,衝開了一條大河。孝婦被龍救走,惡婆婆嚇得失魂落魄,被淹而死。此河因此而得名——徒駭河。

免責聲明:文章選自《陽穀民間故事傳說》耿慶珍《徒駭河的傳說》

聊城村村通,掘民俗風情,記錄城鎮。老鄉們對我們的關注是最大的鼓勵!謝謝!有獎徵稿:聊城本地民俗、傳說故事均可,如果您有素材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