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融打底,成長衝鋒!

我們通過股票賺錢無非就是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股票現金分紅獲得利潤,二是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利潤。前者就是老師說的股票內在價值,後者就是股票的籌碼價值。在行情低迷,

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時候股票的價值主要由內在價值組成,所以業績好,分紅多的藍籌股、白馬股的走勢會好一些;但是在行情回暖,市場流動性充足的時候,股票的價值主要由籌碼價值組成,那些彈性大、有想像空間的股票走勢會好一些。

這主要是人的心理的作用,

行情低迷、流動性不足的時候資金更願意追逐業績確定性、安全邊際高的股票。而行情回暖,尤其進入牛市的時候資金更願意去冒險,追逐行業題材想像空間大的股票。

老師認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最安全的操作方式是金融打底,成長衝鋒。什麼意思呢?就是以金融股作為自己的大本營,建議股票的40%倉位元配置在券商、銀行、保險等金融股上面,金融股裡面重點配置券商,

行情回暖,券商直接受益;另外60%股票倉位元配置在成長股上面,重點可配置在互聯網、軟體服務、人工智慧、晶片、5G、免疫治療等板塊。

為什麼要這樣配置呢?原因主要如下:

(1)從資金的角度來講,2017-2018年的大部分增量資金可能來自於公募基金、外資、社保養老基金,這些資金進來之後首先是要追求安全,在這個的過程中,這些資金更傾向於去找估值相對有優勢的,

安全邊際度高的股票,比如大金融。 另外隨著行情的回暖,交易量提升,券商行業業績直接受益。

(2)從監管角度來講,資管新規的出臺引發一系列不確定性的擔憂,這也是導致去年11、12月份市場回檔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新規執行不確定,大家不敢去買股票,所以估值偏高的中小創個股難有起色。但是進入一、二月我們看到,更多的細則落地,細則就意味著不確定性的逐漸消除,

靴子落地一般是好事。

(3)從心理角度來看,隨著行情的回暖,市場的上漲會吸引場外的資金持續流入,同時也會引起融資額度的增加。市場資金充足的前提下,大家更願意去冒險追逐一些中小成長股,比如免疫治療、互聯網、軟體服務、5G、晶片等板塊個股。

(4)從資金面來看,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央行對於節前資金面的呵護態度,包括臨時降准、定向降准,逆回購等,這就保證了春季行情有利的資金面環境,

所以這也是老師之前為什麼一直判斷18年一季度行情會較好的原因,這種情況下,佈局已經超跌或者是被錯殺的低估值成長股的時點是比較臨近的,也是比較安全的。

市場已經越過3500點牛熊分界線,股市投資的機會越來越多!

點擊“瞭解更多”即刻體驗智能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