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培養孩子從小讀歷史,有何好處?

英國人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與西方人相比,我們中國人更要注重歷史,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也同樣受到各種歷史故事的影響。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讀歷史,

這對於培養孩子的三觀非常有幫助。

首先,歷史故事能培養人的浩然正氣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故事,從 “孝感動天”到“精忠報國”,從文天祥到史可法,許多歷史人物故事,無不令人讀後盪氣迴腸、回味無窮。多讀這樣的故事,

能夠從小培養人的浩然正氣,塑造人的優良品格。很多偉大人物,往往就是因為小時候從父母那裡聽到這些故事,從而一生都深受影響。可見,從小讀歷史故事,其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視。

破壞孩子學習主動性的5句話 你不要再說了!

其次,歷史故事能啟迪人的智慧。

歷史是前人智慧和經驗的總結。小時候,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記憶猶新。這些歷史故事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智慧,

對孩子心靈的啟迪,是一般的童話故事不能比擬的。多讀歷史,能夠增加智慧,對大人如是,對兒童也是如此。

第三,歷史故事能陶冶人的情操。

通過讀歷史故事,可以讓人瞭解歷史上的人和事。知道什麼樣的人是好人,什麼樣的人是壞人,應該選取什麼樣的人生榜樣,樹立怎樣的人生志向,如何修煉人生的品格。讀歷史故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常讀古人的事蹟,自然就生起仰慕之心,久而久之,人的氣質就會變化。

家長必讀:如何有效的“監督”孩子的學習呢?

第四,歷史故事能開拓人的視野,積累知識。

中國歷史浩如煙海,要全面瞭解,非常不容易。但是,常常讀一些小故事,久而久之,就是一種積累。一天讀一個故事,一年就是三百多個故事。不僅是一筆知識財富,也是和人交談、寫作的絕佳材料。從這點來說,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少年兒童,

都應該多讀點歷史故事,以此擴充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知。

不管孩子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成為一個文明的人應該是其一生的成長目標,擺脫愚昧是最大的任務,歷史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它的作用就在於此。

古人說過,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人為鑒,可明得失;以史為鑒,可知興替。讀歷史並不一定要成為歷史學家,但是因為讀到了某段歷史,讓孩子對世界有新的認識,

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也不失為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