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徐州的那些傳說故事:劉邦傳說(省級非遺保護專案)

劉邦傳說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末期。兩千多年來,有關劉邦生平和事蹟的傳說在民間流傳甚廣,婦孺皆知。特別是劉邦建漢之後,家鄉父老便根據他出生前家族情況,幼兒及青少年等時期在家鄉的事蹟開始搜集整理、經不斷演繹加工、美化神化,

並世代口碑相傳,形成引人入勝的一個個精美傳說。很多劉氏族人也廣為傳播,如“金交椅坐二十四帝的傳說”源于香港劉氏家譜。有些篇幅見諸於報端和雜誌。特別是1 9 9 0年由劉邦後裔、第七十三代孫劉恒心發起修復劉邦家祖陵園,再加上劉恒心先生編著的《漢祖流史》流行於海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劉邦傳說又得到進一步傳播。

劉邦傳說主要分佈于江蘇省豐縣和沛縣。在山東省曹縣、單縣,河南省永城、夏邑,安徽省碭山、蕭縣等地也廣為流傳。

劉邦傳說很多,目前已收集近百個,大體可分五個部分:

1.劉邦出生前傳說。如“墳墓三遷”“梧桐樹上落鳳凰”“龍霧橋傳說”“厭氣台傳說”等十多個。

2.劉邦兒時傳說。如“鳳凰點穴”“螞蟻築墳”“五門”“螻蛄救天子”“馬歇前蹄”等近二十個。

3.劉邦青少年時代傳說。如“樊噲狗肉傳說”“落馬碑”“龍喜糞”“秦皇落馬”等二十多個。

4.劉邦起義打天下傳說。如“豐凱撒斬蛇起義”“皇藏峪”“拔劍泉”“約法三章”“分我杯羹”“鴻門宴”等近三十個。

5.劉邦做皇帝後傳說。如“邀帝城飲酒”“劉邦咬牙封雍齒”“新豐宮”“琉璃井”“‘破鞋’的由來”“騎周昌”等二十多個。

劉邦傳說歷經兩千多年,一代代流傳至今,是豐、沛縣人民世代相傳、集體創作的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民間傳承性、文學趣味性和獨特地域性。千百年來,達官貴人、專家學者、劉氏族人無不前來豐、沛縣考察參觀,拜訪劉家陵園,瞭解漢室史料,具有獨特的傳承性;劉邦對於漢文化和秦漢史有著不可替代性。

作為漢之始祖的確不同常人,但實際乃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必然產物,具有特定的歷史性;劉邦傳說中所涉及的人物、地名,大多有名有址,部分有史書記載,增強了傳說的可信度和生命力。如豐縣的龍霧橋、斬蛇溝、厭氣台、七裡鋪、邀帝城及沛縣的八寶琉璃井、馬歇蹄、斬蛇處等文物遺址至今尚存,具有獨特的地域性。

文/圖 徐州非遺保護中心

文/圖 徐州非遺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