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溫情臘八: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殺年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鬧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關於臘八粥的故事

“赤豆打鬼”的傳說

傳說上古時期,有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

單怕赤(紅)豆,而人們生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臘八這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

紀念修長城的民工

相傳,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民工們長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糧全靠家裡人送。

家裡糧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餓死在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一些少糧的民工們把各自剩下的五穀雜糧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禦饑寒。為了悼念這些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懷念嶽飛

當年,嶽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

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牢記祖先勤儉之美德

傳說,西晉時有個青年人很懶,

遊手好閒,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沒糧了。饑餓難熬的年輕人,遍搜家裡的罎罎罐罐,將殘餘的五穀顆粒連同可食的殘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從此下定決心痛改前非,勤勞過日。人們借此教育子女,臘八喝粥,牢記祖先勤儉美德。

過臘八,想念家的味道

《粥》

梁實秋(節選)

小時候喝臘八粥是一件大事。

午夜才過,我的二舅爹爹(我父親的二舅父)就開始作業,搬出擦得鋥光大亮的大小銅鍋兩個,大的高一尺開外,口徑約一尺。然後把預先分別泡過的五穀雜糧如小米、紅豆、老雞頭、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紅棗、桂圓肉之類,開始熬煮,不住地用長柄大勺攪動,防黏鍋底。

此外尚有額外精緻粥果另裝一盤,如瓜子仁、杏仁、葡萄乾、紅絲青絲、松子、蜜餞之類,準備臨時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臘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儘量加紅糖,稀裡呼嚕的喝個盡興。

小編在此,祝所有人,臘八快樂,平安過年!

創意編輯:韓苗苗

如瓜子仁、杏仁、葡萄乾、紅絲青絲、松子、蜜餞之類,準備臨時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臘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儘量加紅糖,稀裡呼嚕的喝個盡興。

小編在此,祝所有人,臘八快樂,平安過年!

創意編輯:韓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