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實踐十三號:衛星鐳射通信技術全球領先

實踐十三號衛星在軌示意圖。

1月23日,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在軌交付,

正式投入使用。實踐十三號衛星投入使用後,將納入“中星”衛星系列,命名為“中星十六號”衛星。

實踐十三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軌技術試驗衛星,於2017年4月12日在西昌成功發射。在軌測試期間,它圓滿完成了高效熱控技術、鋰離子蓄電池技術、電推進技術、高軌鐳射通信系統、Ka頻段寬頻通信載荷系統等11個試驗專案。

實踐十三號衛星是我國技術試驗、示範應用和商業運營成功結合的典範,

突破了制約我國航太技術跨越發展的諸多瓶頸技術,創造了我國及世界通信衛星多個“首次”:首次在我國通信衛星上應用Ka頻段寬頻技術,通信總容量更大,超過了我國已研製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標誌著我國衛星通信進入高通量時代;首次在國際上開展高軌衛星與地面的雙向鐳射通信試驗,標誌著我國在空間高速資訊傳輸這一尖端技術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使我國成為國際上首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首次在我國高軌長壽命通信衛星上工程化應用地球敏感器、Ka頻段寬頻接收機等國產化產品,改變了相關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現狀,實現了衛星關鍵核心單機的自主可控;首次在我國衛星上配置電推進分系統來完成全壽命週期的軌道位置定點工作,推動我國衛星平臺技術全面跨入電推進時代。

據瞭解,實踐十三號衛星主要為中國地區等區域使用者提供服務,可實現偏遠地區的移動通信基站接入及其他行業應用,廣泛應用於企業專網、遠端教育、醫療、互聯網接入、數位新聞採集、機載船舶通信和應急通信等領域。該星可方便使用者快速接入網路,下載和回傳速率更高,能滿足航空、航運、鐵路互聯網用戶接入需求。相比傳統頻段通信衛星,

實踐十三號衛星終端設備更小、易於使用,以流量計費的商業模式比傳統頻段衛星的模式更顯靈活。此外,實踐十三號衛星還具有快速部署、建設週期短等優勢。

在軌測試期間,實踐十三號衛星的運營部門——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在遠端教育、企業用戶、新聞採集等領域推進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等15個教學點,

開展了“利用高通量寬頻衛星實現學校(教學點)網路全覆蓋試點專案”,有效解決了上述學校因位置偏僻、受地理條件限制無法寬頻上網的問題,促進了學校教育資訊化的建設。此外,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實踐十三號衛星在中石油集團、中海油集團、新華通訊社等單位的有關專案上開展了示範應用。

與一般通信衛星相比,高通量衛星具有容量大、速率高、價格低、終端輕便、組網快捷等獨特優勢,是建設空間資訊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當前國際資訊領域的前沿科學技術。後續,我國還將部署超大容量的高通量衛星,預計到2020年,形成可覆蓋中國全境以及亞太地區的通信能力,有力滿足“寬頻中國”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對寬頻通信的迫切需求。(記者姜天驕)

高通量衛星具有容量大、速率高、價格低、終端輕便、組網快捷等獨特優勢,是建設空間資訊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當前國際資訊領域的前沿科學技術。後續,我國還將部署超大容量的高通量衛星,預計到2020年,形成可覆蓋中國全境以及亞太地區的通信能力,有力滿足“寬頻中國”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對寬頻通信的迫切需求。(記者姜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