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樣的大連特色美食,你吃過幾個?

大連

雖然位於遼寧省,但地理位置上與山東只是相隔一個渤海,而且大多數的大連人都是山東人的後裔,因此大連菜基本上屬於魯菜系而不是東北菜系。大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

海產品也尤為豐富。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連的美食特色多以海鮮為主要原料,兼蓄中外之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除了海鮮,還可以選擇燒烤,大連的燒烤也很不錯。而且大連燒烤也和海味有關,海鮮也可拿來燒烤。大連的燒烤店通常營業到半夜,

夜市很熱鬧,是三五好友聚會的好地方。

大連的名菜有紅烤全蝦、清蒸燈籠鮑魚、清蒸加吉魚、五彩雪花扇貝、大連蝦醬、油爆海螺、紅燒海味全家福、炒海腸子、八仙(鮮)過海、“珍珠海膽”、“群鴨抱海參”、“彩蝶蝦”等。

而今天要講一些大連美味小吃~ 這是每一個在外求學工作人的最愛,

看看你吃過幾個?

炒燜子

燜子是大連的一道美味小吃。剛開始我還以為是豬皮呢,後來我才知道燜子原來是由一種特殊的涼粉炒制的,這種涼粉是用地瓜粉熬制的,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擺在案前。

炒燜子用的是直徑大大的而又扁扁的平底煎鍋,用油多少是影響味道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油不能太少但絕不可乙太多,太少了容易糊鍋底,而油放多了會使燜子四面都是膩膩的而且不會上嘎(音ge,指燜子兩面煎好後那層焦焦的、黃黃的、酥酥的、香香的東東),

熟練的炒手一般都用一個小扁刷均勻的把油塗勻,然後拿起一大塊生燜子放入鍋中,用鏟子把它邊鏟邊壓碎成小塊,塊越小越好(決不可以用刀切,否則風味盡失。),下面就需要耐心慢慢的炒了。

炒燜子的火候也是一大關鍵,火決不能太大,時間決不能太短,

否則燜子容易炒不透,外面看著好了,但裡面是實心的,味道大打折扣(一些小攤往往因為食客多而偷偷縮短工時,一點要注意。),最好是用燒煤的大爐子滋潤著炒,等炒到燜子從內到外都變成淡黃色,通體晶亮透明,軟軟的,糯糯的,上下都已結了一層黃燦燦的嘎,一陣陣異香撲鼻而來,可以出鍋了。

吃燜子必不可少的調料只有兩樣,一是用兌好鹽的蒜汁,二是破(指用水兌)好的芝麻醬。

冷面夾

就是烤冷面夾臭豆腐,具體的就是將豆腐塊放在燒開了的油裡邊炸熟了之後再撈出來瀝幹,瀝幹的時間將一整塊完整的冷面餅兒丟在油鍋裡邊進行炸的步驟,等到豆腐瀝幹多餘的油咱們的冷面餅也就炸好了,撈出來冷面餅瀝幹,這個時候給豆腐刷醬汁,一般情況下都是臭豆腐醬的說~因為冷面夾子的另一個名字就是,臭豆腐卷冷面夾子,是不是很高大上。

第一次接觸這個的時候,確實很難接受因為真的是超級的臭。

後來在基友的慫恿之下吃了第一口。

甜甜的而且很香。

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了。每次遇見必須都要買上一個。

真的是物美價廉。喜歡吃臭豆腐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這個

鐵板魷魚

大連鐵板魷魚是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起源于魷魚產地大連。開始當地人把竹簽串起來的魷魚,在滾燙的鐵板上來回翻轉烤制,再加上特製的調料,這樣做成的魷魚脆嫩爽口,香辣鮮美,紅亮誘人,回味無窮。

後來製作技術被帶到了南方,以致大連鐵板魷魚在全國都流行起來。

鹹魚餅子

大連三面環海,早期以捕魚為生,為了早點靠岸賣出海貨,漁民必須早出海,有一頓飯是一定要在海上吃的,吃鹹魚餅子省事、方便。

對一般市民來說,以前冬季新鮮蔬菜少,只有白菜蘿蔔,調劑菜肴時,經濟實惠又隨處可買的小魚兒就成為家庭主婦的首選,家家戶戶每年都要鹽漬和晾曬一些鹹魚,鹹魚和苞米面餅子成為最佳組合,家中吃飯、外出帶飯都少不了,漸漸走上街頭,成為著名小吃。

鹹魚餅子,魚是秋天的海魚,有棒魚也有黃花。餅子是陳年的包穀面摻了豆麵白麵發出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漁家風味,鹹鮮味美。

海菜包子

大連人對海菜包子的熱愛有著些許懷舊的情緒。大連近海的海藻種類繁多,人們習慣將它們通稱為海菜。用海菜做包子,是大連傳統的地方名吃。可用來做包子的海菜有海菠菜、海青菜、海紫菜、綠菜等,而最好的莫過於一種叫做“老鼠尾巴”和“海麻線”的海菜。

海菜包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據資料介紹,海菜中普遍含有礦物質、多糖、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是很好的保健食品。現在雖然美食眾多,可人們的味蕾卻頑固地記著海菜包子的鮮美。

烤魚片

烤魚片是遼寧大連著名風味小吃,具有鮮美可口的特色 。烤魚片是用馬面魨為原料製成的。馬面魨肉質細嫩,色白,清鮮而不膩,並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用其肉製成的烤魚片,鮮香可口,頗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海涼粉

海涼粉是大連特產的小吃,原料是生長在海底礁石上的一種水草叫牛毛菜,將它曬乾後上鍋熬7—8小時,再過濾、晾涼後切成條形便成海涼粉。拌海涼粉比北京人慣常吃的綠豆涼粉更爽嫩,如瓊脂一般,是夏季的一道清新的開胃涼菜。

蜆子面

大連的蜆子,被很多大連人認為是最鮮的一種海鮮,超過一切海鮮,名列榜首。用它做的面,真的是那個~那個~鮮鮮鮮。蜆子面是大連的特色麵食。在大連,蜆子面可是咱老百姓餐桌上最普通的一道主食麵條。蜆子面有兩種,家常一般做“小白菜蜆子面”,而飯店多是“芸豆蜆子面”,這兩種都很好吃。

煮波螺

海螺中被稱作“波螺”的都是體形小、肉少的代名詞,但肚臍波螺則不同,它們大多體形較大,肉肥鮮美,這也是它在波螺家族中最被大連人寵愛的重要原因。大海螺4、50一斤,現在吃不起,小的肚臍波螺十來塊錢還比較能夠接受,也是比較受大連老爺們兒的歡迎。

秋季開魚不久就可以見到這種小波螺,水煮和白灼肯定是大連人的首選,就圖一個原汁原味,這是老大連人吃海鮮的一大特色,去海邊趕海,可以整整拿回來一籠子波螺,有圓的叫肚臍波螺,尖的叫尖波螺,都是美味呀!

炸麵條魚

麵條魚味鮮美,營養豐富,具有特殊風味,特別是產卵前的麵條魚最豐美。到了丹東,如果您不來上一盤,真的是很遺憾的事兒。那透明的身軀!那肉質的細膩!那微妙的口感!那鮮味不斷的在唇齒間徘徊!別控制,趕緊敞亮的吃吧!

吃燜子必不可少的調料只有兩樣,一是用兌好鹽的蒜汁,二是破(指用水兌)好的芝麻醬。

冷面夾

就是烤冷面夾臭豆腐,具體的就是將豆腐塊放在燒開了的油裡邊炸熟了之後再撈出來瀝幹,瀝幹的時間將一整塊完整的冷面餅兒丟在油鍋裡邊進行炸的步驟,等到豆腐瀝幹多餘的油咱們的冷面餅也就炸好了,撈出來冷面餅瀝幹,這個時候給豆腐刷醬汁,一般情況下都是臭豆腐醬的說~因為冷面夾子的另一個名字就是,臭豆腐卷冷面夾子,是不是很高大上。

第一次接觸這個的時候,確實很難接受因為真的是超級的臭。

後來在基友的慫恿之下吃了第一口。

甜甜的而且很香。

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了。每次遇見必須都要買上一個。

真的是物美價廉。喜歡吃臭豆腐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這個

鐵板魷魚

大連鐵板魷魚是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起源于魷魚產地大連。開始當地人把竹簽串起來的魷魚,在滾燙的鐵板上來回翻轉烤制,再加上特製的調料,這樣做成的魷魚脆嫩爽口,香辣鮮美,紅亮誘人,回味無窮。

後來製作技術被帶到了南方,以致大連鐵板魷魚在全國都流行起來。

鹹魚餅子

大連三面環海,早期以捕魚為生,為了早點靠岸賣出海貨,漁民必須早出海,有一頓飯是一定要在海上吃的,吃鹹魚餅子省事、方便。

對一般市民來說,以前冬季新鮮蔬菜少,只有白菜蘿蔔,調劑菜肴時,經濟實惠又隨處可買的小魚兒就成為家庭主婦的首選,家家戶戶每年都要鹽漬和晾曬一些鹹魚,鹹魚和苞米面餅子成為最佳組合,家中吃飯、外出帶飯都少不了,漸漸走上街頭,成為著名小吃。

鹹魚餅子,魚是秋天的海魚,有棒魚也有黃花。餅子是陳年的包穀面摻了豆麵白麵發出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漁家風味,鹹鮮味美。

海菜包子

大連人對海菜包子的熱愛有著些許懷舊的情緒。大連近海的海藻種類繁多,人們習慣將它們通稱為海菜。用海菜做包子,是大連傳統的地方名吃。可用來做包子的海菜有海菠菜、海青菜、海紫菜、綠菜等,而最好的莫過於一種叫做“老鼠尾巴”和“海麻線”的海菜。

海菜包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據資料介紹,海菜中普遍含有礦物質、多糖、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是很好的保健食品。現在雖然美食眾多,可人們的味蕾卻頑固地記著海菜包子的鮮美。

烤魚片

烤魚片是遼寧大連著名風味小吃,具有鮮美可口的特色 。烤魚片是用馬面魨為原料製成的。馬面魨肉質細嫩,色白,清鮮而不膩,並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用其肉製成的烤魚片,鮮香可口,頗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海涼粉

海涼粉是大連特產的小吃,原料是生長在海底礁石上的一種水草叫牛毛菜,將它曬乾後上鍋熬7—8小時,再過濾、晾涼後切成條形便成海涼粉。拌海涼粉比北京人慣常吃的綠豆涼粉更爽嫩,如瓊脂一般,是夏季的一道清新的開胃涼菜。

蜆子面

大連的蜆子,被很多大連人認為是最鮮的一種海鮮,超過一切海鮮,名列榜首。用它做的面,真的是那個~那個~鮮鮮鮮。蜆子面是大連的特色麵食。在大連,蜆子面可是咱老百姓餐桌上最普通的一道主食麵條。蜆子面有兩種,家常一般做“小白菜蜆子面”,而飯店多是“芸豆蜆子面”,這兩種都很好吃。

煮波螺

海螺中被稱作“波螺”的都是體形小、肉少的代名詞,但肚臍波螺則不同,它們大多體形較大,肉肥鮮美,這也是它在波螺家族中最被大連人寵愛的重要原因。大海螺4、50一斤,現在吃不起,小的肚臍波螺十來塊錢還比較能夠接受,也是比較受大連老爺們兒的歡迎。

秋季開魚不久就可以見到這種小波螺,水煮和白灼肯定是大連人的首選,就圖一個原汁原味,這是老大連人吃海鮮的一大特色,去海邊趕海,可以整整拿回來一籠子波螺,有圓的叫肚臍波螺,尖的叫尖波螺,都是美味呀!

炸麵條魚

麵條魚味鮮美,營養豐富,具有特殊風味,特別是產卵前的麵條魚最豐美。到了丹東,如果您不來上一盤,真的是很遺憾的事兒。那透明的身軀!那肉質的細膩!那微妙的口感!那鮮味不斷的在唇齒間徘徊!別控制,趕緊敞亮的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