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去年中小城市房價為何出現報復性反彈?

2016年底一二線城市連續出臺嚴厲調控政策,使得大城市及其周邊環線熱點熱度下降。三四線城市樓市得益於“因城施策”的調控政策,沒有受到房產新政限制,於是出現了報復性的普漲。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去年“三四線城市樓面價也同比上漲近七成至2444元/平方米,溢價率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較上年提升13.1個百分點至49.7%。”

在持續低迷了幾年之後,2016年~2017年三四線樓市報復性上漲,具有補漲的性質;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2017年漲幅過大,已經出現了炒作以及泡沫的跡象。在“悟空問答”有關樓市話題的評論中,不少網友感歎“小縣城房價都八九千了”、“我們縣城2017年房價漲的厲害”。

由此表明,在一二線城市投資投機性需求被抑制之際,部分投資投機資金開始流入漲幅滯後的三四線城市樓市,大幅度推高了這些城市的房價,也出乎當地居民的預料。三四線城市數量以及城市之間的差異化和複雜性,遠遠超過一二線城市,由於城市發展或者省際區域新規劃,存在著大量的剛性需求。

從供求關係分析,三四線城市以及五線城市,

乃2016年國家樓市去庫存的重點。國家城鎮化建設雖然近年來很少提及,但依然客觀存在,農民進城需要解決住房問題,小城市同樣有“學區房”的需求。

中指院資料顯示,2017年1~11月,三四線城市住宅用地成交規劃建築面積3.1億平方米,同比增幅超三成,在300城中占比較上年同期提升4.2個百分點;土地出讓金也大幅上漲1.2倍至7660億元,較上年同期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

城市群帶熱三四線城市。通過交通規劃發揮城市群周邊三四線城市的優勢,

進而由產業吸附人口流入,為樓市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需求。2018年預計三四線銷量很難再創高峰,由於缺乏人口導入的先天優勢,三四線的銷量難以長期維持高位。

三四線城市去年房價已經到了較高位置。樓市上漲過快的中小城市未來上漲空間很小;如果外地炒房客退潮,未來房價上漲動力明顯不足。然而,因區域差異性很大,

2018年三四線城市房價將漲跌不一,勿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