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車主眼裡秒天秒地,媒體測試7秒破百的思域,為何官方加速接近9秒

最近“思域梗”已經火遍全球,下到秋明山神車五菱宏光,上到飛天遁地戰鬥機,都在滿世界找一輛思域發起加速挑戰。十代思域頓時成為秒天秒地秒空氣的炸裂網紅,按照某微信群的原始截圖的說法,

號稱“許多知名性能車如GTI、奧迪S5等都已被思域挑落馬下,50萬以下沒有對手”,結果遭到全網群嘲的慘痛結局。

但思域再牛也還是思域, 官方0-100公里/小時加速成績為8.8秒,在同級緊湊型轎車中的確比較優秀,但是相比一眾2.0T中級車的加速水準(7-8秒之間),

就已經自愧不如,更不要提AMG、R之流了,實在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

但是從這次的熱點事件中,不少媒體和思域車主實測百公里加速成績卻輕鬆跑進8秒之內,有的甚至只有7秒出頭,成為本次群嘲事件的導火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汽車媒體測的加速往往都比官方資料要快?

官方資料來源——汽車加速性能試驗國家標準

其實,目前各汽車廠商公佈的車型0-100公里/小時加速成績,其實都來自於工信部統一的汽車加速性能試驗結果,而這個正式的加速性能試驗則必須遵循國家標準(GB/T 12543-2009)中所規定的事項和要求。

在該試驗中規定:測試溫度應為0-40℃,無雨、霧、雹,風速不大於3米/秒;道路條件為清潔、乾燥、平直的混凝土或瀝青路面,縱向坡度不大於0.1%;車輛在測試前必須預熱;試驗應往返進行,每個方向至少3次;測試車輛必須經過磨合期,胎面應留有75%的花紋,所有的輪胎應至少經過100公里的磨合;低於2噸車重的車型,車輛試驗品質則為整車整備品質加上180公斤,

不小於2噸車重的車型,車輛試驗品質為整車整備品質的65%,載荷分佈均有有特殊要求;起步加速時,在車輪滑轉最小的情況下,使車輛達到最佳的加速性能;除了0-100公里/小時加速測試之外,還包括了0-400米加速測試和60公里/小時-100公里/小時測試內容等等。

從官方資料所得來的要求來看,測試環境、載荷、計算方法等都對最終結果造成了直接的影響,但好處在於可以在一個相對公平的尺度上,來比較不同的車型之間的加速性能差異。因此,媒體或車主在實際測試中,往往有意無意忽略了這些嚴苛的“限定”條件,從而得出與官方資料大相徑庭的結果,具體有哪些條件容易有出入呢?且看下文分析。

環境因素

對媒體和車主實測的成績造成影響的,首當其衝就是環境因素,這種客觀條件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比如測試當時的氣溫條件,過高或過低的氣溫都會導致發動機運行狀態不佳,動力性能大幅削弱,因此在更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有利於刷出更好的成績。

測試當時的雨、雪、霧等自然條件不用多說,風向、風速也是較為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因素,順風和逆風的加速成績差別會很大。此外還有測試道路條件,瀝青路面的摩擦力要大於混凝土路面,清潔和乾燥的路面也能夠防止抓地力不足、打滑的現象出現。最後,測試時肉眼所無法察覺的微小坡度,則需要通過多次測量和雙向行駛等方式來抹平,個別媒體會考慮環境因素,而許多車主的實測過程則基本沒有考慮過。

配不配重量,影響很大

從汽車加速性能試驗的國標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測試時的車輛載荷是有明確要求的,對於像思域這類的家用車型來說,不超過2噸的整車整備品質,在測試時必須加上180公斤的載重,相當於三個體重60公斤的男生坐在車上,且要求載荷分佈必須集中在中心或質心附近,這一點就給測試車輛帶來了更多的“負擔”。

而許多汽車媒體在實際測試時,並不會增加額外的載重,而許多車主為了凸顯優勢,在測試時甚至會刻意地減重,比如卸掉備胎、座椅等。不同的載重情況下,官方給出的加速性能成績弱一些,是容易理解的。

取不取雙向多次平均值?

在計算最終成績的資料計算環節,國標規定必須進行往返3次,共6次測試,並對測試結果進行算數平均值、標準差、變化係數的運算,變化係數大於3%,則全部推倒重新測試,以此來抹平坡度、風向、人為操作等因素所帶來的誤差,從而得到最真實的試驗結果。

但是,一些汽車媒體或車主所拿出來的資料,僅僅只是“某一次”偶然刷出的最快成績,與經過雙向多次試驗獲得的平均值相比,肯定會擁有不少優勢。

其它因素還有哪些?

其它影響加速性能測試成績的因素還有如輪胎因素、油品因素、駕駛員操作等。在測試時選用高性能、抓地力強的輪胎,或者是採用較低的胎壓,則會提高最終成績;測試時所加的油品質量,會影響發動機室的燃燒效率,加注不同標號的燃油也會有不同的動力表現。測試器材的誤差也很大,官方測試的器材都是價值百萬的光學五輪儀器,汽車媒體用得好點如Vbox、Dbox、Pbox等,許多車友自己測用的可能就只是APP了。

最後還有最重要的“彈射起步”操作,在不同的駕駛員條件下,哪怕同一款車型,對於離合、油門配合程度,換擋時機的選擇,對於汽車輪胎打滑極限的控制等等,都將影響到最終的測試成績,而不是簡單地踩下油門到底那麼簡單。

小 結

其實在國內頗為重視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測試成績有其弊端,這個指標並不能完全反映汽車的全部動力表現,比如60-90公里/小時、100公里/小時之後的加速成績,將分別影響到快速路、高速並線超車的加速表現。還有在城市擁堵路況下,車輛的低轉扭矩是不是足夠感覺輕快,地庫爬坡時是否輕鬆寫意等等,都是反映汽車動力特性的重要特徵。因此,思域車主光拿0-100公里/小時加速成績說事兒,也難免太偏激和片面了!而部分媒體和車主測出比官方還快的加速成績,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看看就好,大家也不要太過於當真……

首當其衝就是環境因素,這種客觀條件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比如測試當時的氣溫條件,過高或過低的氣溫都會導致發動機運行狀態不佳,動力性能大幅削弱,因此在更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有利於刷出更好的成績。

測試當時的雨、雪、霧等自然條件不用多說,風向、風速也是較為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因素,順風和逆風的加速成績差別會很大。此外還有測試道路條件,瀝青路面的摩擦力要大於混凝土路面,清潔和乾燥的路面也能夠防止抓地力不足、打滑的現象出現。最後,測試時肉眼所無法察覺的微小坡度,則需要通過多次測量和雙向行駛等方式來抹平,個別媒體會考慮環境因素,而許多車主的實測過程則基本沒有考慮過。

配不配重量,影響很大

從汽車加速性能試驗的國標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測試時的車輛載荷是有明確要求的,對於像思域這類的家用車型來說,不超過2噸的整車整備品質,在測試時必須加上180公斤的載重,相當於三個體重60公斤的男生坐在車上,且要求載荷分佈必須集中在中心或質心附近,這一點就給測試車輛帶來了更多的“負擔”。

而許多汽車媒體在實際測試時,並不會增加額外的載重,而許多車主為了凸顯優勢,在測試時甚至會刻意地減重,比如卸掉備胎、座椅等。不同的載重情況下,官方給出的加速性能成績弱一些,是容易理解的。

取不取雙向多次平均值?

在計算最終成績的資料計算環節,國標規定必須進行往返3次,共6次測試,並對測試結果進行算數平均值、標準差、變化係數的運算,變化係數大於3%,則全部推倒重新測試,以此來抹平坡度、風向、人為操作等因素所帶來的誤差,從而得到最真實的試驗結果。

但是,一些汽車媒體或車主所拿出來的資料,僅僅只是“某一次”偶然刷出的最快成績,與經過雙向多次試驗獲得的平均值相比,肯定會擁有不少優勢。

其它因素還有哪些?

其它影響加速性能測試成績的因素還有如輪胎因素、油品因素、駕駛員操作等。在測試時選用高性能、抓地力強的輪胎,或者是採用較低的胎壓,則會提高最終成績;測試時所加的油品質量,會影響發動機室的燃燒效率,加注不同標號的燃油也會有不同的動力表現。測試器材的誤差也很大,官方測試的器材都是價值百萬的光學五輪儀器,汽車媒體用得好點如Vbox、Dbox、Pbox等,許多車友自己測用的可能就只是APP了。

最後還有最重要的“彈射起步”操作,在不同的駕駛員條件下,哪怕同一款車型,對於離合、油門配合程度,換擋時機的選擇,對於汽車輪胎打滑極限的控制等等,都將影響到最終的測試成績,而不是簡單地踩下油門到底那麼簡單。

小 結

其實在國內頗為重視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測試成績有其弊端,這個指標並不能完全反映汽車的全部動力表現,比如60-90公里/小時、100公里/小時之後的加速成績,將分別影響到快速路、高速並線超車的加速表現。還有在城市擁堵路況下,車輛的低轉扭矩是不是足夠感覺輕快,地庫爬坡時是否輕鬆寫意等等,都是反映汽車動力特性的重要特徵。因此,思域車主光拿0-100公里/小時加速成績說事兒,也難免太偏激和片面了!而部分媒體和車主測出比官方還快的加速成績,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看看就好,大家也不要太過於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