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航系五家上市公司接連停牌 流動性存難題或成下個樂視?

據媒體消息,海航集團旗下連續第五家上市公司宣佈停牌,讓外界對海航的資金危機產生更大疑慮。1月19日早間,凱撒旅遊在深交所發佈臨時停牌公告,稱因公司發生對股價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沒有公開披露的重大事項,

申請從今日開市起開始停牌。

路透社中文網今日的報導指出,中國海航集團關聯的幾家航空公司,已經逾期未付飛機租賃款。

路透社援引中資租賃方高管採訪稱,“部分款項已經逾期兩個多月”,海航的關聯航空公司已經知會出租方,

一旦獲得銀行援助,他們將儘快付款,海航預期未來數月將獲得銀行援助。

海航旗下的海南航空、祥鵬航空和首都航空都沒有按期付款,天津航空正設法將今年到期的款項延期。

此前一天,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對路透社承認公司出現流動性難題,但他樂觀認為,海航能夠解決現金短缺問題,今年將繼續獲得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的支持。

早前,供銷大集、海航控股、天海投資、渤海金控先後發佈停牌公告,均稱正在籌畫重大事項。

2017年11月28日,供銷大集因籌畫重大事項最先停牌。一個月後供銷大集又公告稱,本次重組方案尚在磋商、論證中,交易對方涉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下屬的關聯方、其他協力廠商,目前尚未最終確定,公司股票繼續停牌。公告還披露,本次籌畫的重大資產重組將涉及關聯交易,預計繼續停牌時間不超過 1 個月。

1月10日,由海南航空更名的海航控股因擬籌畫重大事項,不確定該事項是否構成重大資產重組,股票於1月10日上午開市起停牌。

1月12日早間,天海投資發佈臨時停牌公告,因存在重要事項待核實,停牌一天。1月16日,天海投資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海航科技集團正在籌畫涉及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自當日開市起停牌,預計連續停牌時間不超過一個月。

1月17日,渤海金控發佈停牌公告,稱在1月16日接到控股股東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通知,正在籌畫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鑒於該事項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1月17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以上上市公司分屬海航旗下不同產業集團,幾乎涵蓋了海航大部分業務板塊:凱撒旅遊主要從事出境遊服務,隸屬於海航旅業集團;海航控股是中國第四大航空公司,

亦隸屬於海航旅業集團;供銷大集旗下包含民生百貨等零售業務,隸屬海航實業集團;渤海金控主要從事融資租賃和飛機、集裝箱經營租賃業務,不久前該公司耗資百億美元收購了CIT旗下的飛機租賃資產,隸屬於海航資本集團;天海投資是海航旗下航運物流產業鏈運營投資平臺,曾以60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美國IT分銷商英邁國際,隸屬於海航科技集團。

外媒多次報導海航資金鏈問題

早在路透和FT最近兩天報導之前,已經有多家媒體報導了海航集團的資金壓力問題。

2017年11月,有外媒報導稱,海航集團旗下一家子公司新發美元計價債券收益率達到8.875%,債券期限為363天,該收益率水準比其5月份發行的3年期債券高出近三個百分點。以成本較高、期限較短的債務置換部分即將到期的債務,被市場解讀為海航集團面臨流動性壓力的跡象。

因擔憂海航集團即將有大量債務到期且借貸成本上升,隨後評級公司標普下調了海航的信用狀況,雖然並非正式的信用評級,但它意味著海航信用水準深陷“垃圾”區間。

而這已經是聚寶匯平臺員工近期第二次收到這類郵件了。在2017年12月初,聚寶匯就發電郵表示,針對11月28日到期的短期投資產品,資金將推遲兌付。

根據聚寶匯官網,截至2017年11月,聚寶匯的累計成交額達928.39億元,累計用戶人數近1800萬。

 彭博社也在1月5日發佈消息,近幾周,海航集團旗下公司拖欠中資銀行貸款本金或利息,三家銀行因此凍結了尚未使用的授信。

然而,這些都還只是海航債務問題的冰山一角。按照海航方面提供的資料,目前海航總體債務規模為2500億元左右。而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的資料,截至2017年6月底,海航的長期債務達到3828億元,淨債務達到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6.5倍。

從路透社、金融時報、彭博社到華爾街日報....海航基本吸引了全球的財經媒體注意,面對廣泛質疑,海航駁斥了外界對於其流動性的擔憂,承認年底有一點緊張,因為中國的銀行在節省它們能放貸的額度。

海航方面表示:“美國在加息,中國政府在收緊流動性和去杠杆。總體環境正在影響流動性。今年12月,利率相對較高,不僅僅是針對海航。”

早在路透和FT最近兩天報導之前,已經有多家媒體報導了海航集團的資金壓力問題。

2017年11月,有外媒報導稱,海航集團旗下一家子公司新發美元計價債券收益率達到8.875%,債券期限為363天,該收益率水準比其5月份發行的3年期債券高出近三個百分點。以成本較高、期限較短的債務置換部分即將到期的債務,被市場解讀為海航集團面臨流動性壓力的跡象。

因擔憂海航集團即將有大量債務到期且借貸成本上升,隨後評級公司標普下調了海航的信用狀況,雖然並非正式的信用評級,但它意味著海航信用水準深陷“垃圾”區間。

而這已經是聚寶匯平臺員工近期第二次收到這類郵件了。在2017年12月初,聚寶匯就發電郵表示,針對11月28日到期的短期投資產品,資金將推遲兌付。

根據聚寶匯官網,截至2017年11月,聚寶匯的累計成交額達928.39億元,累計用戶人數近1800萬。

 彭博社也在1月5日發佈消息,近幾周,海航集團旗下公司拖欠中資銀行貸款本金或利息,三家銀行因此凍結了尚未使用的授信。

然而,這些都還只是海航債務問題的冰山一角。按照海航方面提供的資料,目前海航總體債務規模為2500億元左右。而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的資料,截至2017年6月底,海航的長期債務達到3828億元,淨債務達到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6.5倍。

從路透社、金融時報、彭博社到華爾街日報....海航基本吸引了全球的財經媒體注意,面對廣泛質疑,海航駁斥了外界對於其流動性的擔憂,承認年底有一點緊張,因為中國的銀行在節省它們能放貸的額度。

海航方面表示:“美國在加息,中國政府在收緊流動性和去杠杆。總體環境正在影響流動性。今年12月,利率相對較高,不僅僅是針對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