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開始普及的“擁堵費”能否是緩解擁堵的“靈丹妙藥”

堵車這個話題,已經是全國人民討論過無數次的話題了,截止到2017年全國機動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了"三億"之多。我們就拿北上廣這些一些城市來說,汽車的密度明顯要是面積的幾倍,

堵車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顯然這是相關部門急切需要著手的事情,各種花式的限號已經百試無果了,就拿小編所在的城市來說,為了限號全市的公車,都採取免費制度。可以看出力度還是蠻大的,可需要面臨的問題還是一個接一個。

這樣的制度公車的線路次序就要增多,而很多路線的公車都是加氣、或者是電動的,那麼,排隊加氣充電也是個不小的麻煩。即便如此然而堵車的現象還是存在。

那麼,各種限號的辦法屢試不應,近日小編就瞭解到一個"擁堵費"政策,擁堵費有沒有用呢?肯定有用,

個人感覺至少短期有用,理論上你有急事非要違反限號,以前一百塊錢罰款管一天,現在可能一來一回兩百塊錢罰款管一天,就這個意思,直白點說就是你真要是有錢,那你就隨便人性,要是高額的罰款制度是你自己不想或者不能承受的,那麼你就消停的別開車,去選擇其它的出行方式。

擁堵費有用歸有用,但是牽扯到的問題也不少,就拿北京來說,我花了3、5年搖到的牌照,甚至更長時間,你今天限制限這個,明天限那個的,本來大家買車的目的就是為了出行便捷,這可到好買了車天天開不出去,那我還買什麼車啊?一個兩個這樣的想法的人不可怕,千個萬個有這樣想法的人就有點可怕了,最後誰哭了?應該是車企吧?

如果一旦"擁堵費"事實並長期普及,個人感覺,這似乎意味著讓所有人放棄隱私和舒適度,都去坐公車和地鐵,當公車地鐵頻繁發生類似踩踏、意外、傷害的時候,我甚至開始覺得,要直接限制人口出行了…當然這只是句玩笑。

擁堵費確實可以緩解暫時的交通擁堵,個人提議收取的費用,應該用於改善道路、公共交通等公共便捷投入,才是最有效的靈丹妙藥不是嘛?顯然現在只是試水階段,坐等日後發展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