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秦始皇焚書坑儒真假各半,一個被無數人精心編織的謊言!

秦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陽宮的酒席宴上,博士們之間發生了爭論,爭論的主要分歧,在於秦政府是否應當以歷史傳統為師,修正全面實行郡縣的政策。秦始皇將這個問題下到朝廷會議繼續討論。

在廷議的討論中,一貫主張全面郡縣制的丞相李斯,大力強調薄古厚今,進而提出了焚書的建議。李斯的建議,被秦始皇採納,作為法令,頒佈執行。不過焚的書國家圖書館有備份,人家皇族貴族還要學習呢。

《史記》的記事中,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都有明確的交代,焚書詔令的產生和下達符合秦代政令的程式,史料來源也清楚,文本的信用度相當高。

所以焚書這件事是可以板上釘釘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關於焚書的記載,是可靠的信史。而坑儒實際上就是編造的故事,因為這件事最先坑的是方士,根本不是儒生。

而且坑方士也是杜撰的故事,根本沒有真實的史料支持。遍查《史記》以前的文獻,都沒有提到過秦始皇坑方士的事情。漢文帝時代的政論家賈誼撰寫《新書》,有專章討論秦始皇和秦政失敗的原因,他列舉秦始皇的種種敗政時,只提到焚書,對於坑方士,沒有隻言片語提及。坑方士這件事情,實際上本是一段流傳于西漢初年的歷史故事,純粹是道聼塗説的段子而已。

司馬遷是嚴謹的歷史學家,不假他口風緊,不亂編故事,但是真實的史料往往比較枯燥,缺少故事文采。為了使記事更加豐滿而有血有肉,司馬遷也在戰國以來流傳的歷史故事中選取了一部分材料添加進去,這些故事生動有趣,精彩動人。

但是,這些動人故事的可信性比較低,有些純屬超時空的天方夜譚,坑方士的記事,就是其中之一,屬於不可信的一個。

秦始皇坑儒,是一個比坑方士更荒唐的的二次八卦。這個八卦,是儒生們改編坑方士這個假故事加工製造出來的,改編的年代是東漢,加工的方法比較高明,將真焚書和假坑方士合為一體,混為一談,渾水中再將被焚的諸種書籍偷換成儒家的經書,將被坑的方士偷換成讀經書的儒生。

我們現在所讀的《史記·秦始皇本紀》,是東漢明帝以後的版本,經過東漢的儒生和正統史家們的添加和篡改,已經遠遠不是司馬遷當年寫的樣子。